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洞天胜境]文昌帝君的发祥地——梓潼七曲山大庙
作者:李豫川

《中国道教》 2002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雄奇的剑门山脉由广元逶迤南来,进入梓潼县境后,山势由险峻转为平缓;从西北方向流来的潼江,恰似一条绿绸般的飘带。山水在这里相亲相偎,山连水,水绕山,形成了“九曲潼江七曲山”的幽美的自然景观。七曲山上古柏森森,群峰凝翠。绿涛翠浪之中,隐现出一丛飞檐翘角,红墙碧瓦的巍峨宫殿,这便是遐迩闻名的七曲山大庙,文昌帝君的发祥地。
       
  七曲山位于梓潼县城北10公里处,南距成都180公里,北距广元130公里。它背倚剑门群峰,面向川西平原,是蜀道由陕入川的最后一座险峰。山下,有清咸丰三年(1853)梓潼县令张香海重修之“送险亭”,亭前有一石牌坊,上刻张书“陂去平来”,即言蜀道险峻至此而终。
       
  文昌帝君在道教神系中地位甚高,相传为中国古代学问、文章、科举士子的守护神。《历代神仙通鉴》称其“上主三十三天仙籍,中主人间寿夭祸福,下主十八地狱轮回。”追本溯源,文昌帝君应是“文昌星神”与四川地方“梓潼神”相结合的产物。在天象中,北斗魁星附近有文昌六星,其中,“司禄”星主贵贱爵赏,“司命”星主人年寿,民间信仰十分流行。纬书《孝经授神契》云:“文者精所聚,昌者扬天纪,辅拂并居以成天象,故曰文昌宫。”
  梓潼神原是四川地方的保护神,名张亚子(或张恶子),传说他祖居越西,“因报母仇而徙居剑州七曲山”(见明·王圻《续文献通考·杂祠》),仕东晋而战殁,蜀人为之立祠祭祀。唐玄宗入蜀,梓潼神迎于成都万里桥,被封为左丞相。晚唐黄巢军破长安,僖宗李儇西奔成都,梓潼神亦有冥助,被封为“济顺王”(见曾巩《隆平集·卷三》)。宋代重视科举取士,各地读书人祀祷神灵保佑功名利禄,蔚然成风,其中尤以梓潼张亚子祠灵应昭著。蔡京的儿子蔡绦为迎合宋徽宗崇尚“神霄大教”,神化相权的心理,演义出了“梓潼神风雨送宰相”的故事,《铁围山丛谈·卷四》云:
       
  “长安西去蜀道有梓潼神祠者,素号异甚。士大夫过之,得风雨送必至宰相;进士过之,得风雨送必至殿魁。自古无一失者。有王提刑者过焉,适大风雨,王心因自负,然独不验。时介甫(王安石)丞相年八、九岁矣,待其父行,后乃知风雨送介甫也。鲁公(蔡京)帅成都,一日召还,遇大风雨,平地水几二十寸,遂位极人臣。何文缜丞相(何,1089-1126年,四川省仁寿县人,宋徽宗赵佶政和五年状元)政和初与计偕,亦得风雨送,仍见梦曰:‘汝实殿魁,圣策所问,道也。’文缜抵阙下,适得太上注《道德经》,因日夜穷治。及试策目,果问道,而何为殿魁。”
       
  宋元道士假托梓潼神降笔作《清河内传》,谓其生于周初,迄今七十三化,西晋末降生蜀地而为张亚子,玉皇大帝命他掌文昌星神之府并主人间禄籍,司文人之命。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加封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自此以后,文昌星神遂与梓潼神合二为一,成为宫观中香火最盛,影响最大的神癨之一。明代,“天下学宫皆立文昌祠”。清代,每年农历二月三日文昌帝君诞辰,朝廷都要派官员前往祭祀。
       
  南宋道士假称文昌帝君的“天启”,作《文昌帝君阴骘文》,这是一本托名文昌帝君劝说世人行善积德的书。“阴骘”一词源于《尚书·洪范》之句“惟天阴骘下民”,意谓冥冥之天地暗中保佑人们。该文结合道教人生哲学和伦理学,以通俗的形式劝人行善积阴德,久之必得神灵赐福,即所谓“近报则在自己,远报则在儿孙”,是典型的天人感应的报应论。此文在明清时期影响很大,几乎达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对我们认识中华传统伦理思想、国民心理及民俗等都有很大的裨益。收入《道藏辑要》星集第九,与《太上感应篇》和托名关羽所撰《关帝觉世真经》同为道教三大劝善书。
       
  七曲山大庙始建于东晋末年(约390年),至今已有1600余年的历史了,川陕公路横贯其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阴历七月,赵恒封张亚子为“英显王”。南宋高宗绍兴十六年(1146)扩建大庙,仿王府格局营造,全部建筑由23处殿宇楼阁组成,占地12000多平方米,外有宫墙拱卫,内有殿堂和宫苑。其后,伴随着历史烟云,岁月沧桑,从南宋末至清初的600年间,屡毁屡建。迨至今日,尚存元、明、清所建殿宇楼阁二十余处。这些宏伟壮观的建筑,沿七曲山主峰依山就势而立,布局谨严合理,主次分明,殿宇高低错落,起伏有致,一反传统宫观中依中轴线排列的通例,筒瓦鎏金,富丽典雅,既像人间王府,又似天上宫阙。
       
  进入大庙正门,便是明代被誉为“西蜀名楼”的百尺楼,又名忠孝楼,据说此楼堪与荆楚名楼岳阳楼和黄鹤楼相媲美。明末,该楼毁于火。清代雍正十年(1732)重修,楼共三层,高一百尺,由46根擎天大柱凌空支撑,四周翠柏簇拥,宛如云中楼阁,十分宏伟壮观!楼后为全庙的核心部位———文昌正殿,殿前左右为钟楼、鼓楼,殿中文昌帝君驾白骡坐像系铁铸,雍容慧颜,该像高约1.4丈,重约300吨,左右有天聋、地哑二位神童陪侍,铸于明末崇祯元年(1628)。文昌帝君两侧的八尊陪侍像,高约2米,总重量约500吨。这些神像面部丰满,体态匀称,彩绘金身,工艺精湛!
       
  文昌帝君左右为何要安排天聋、地哑两位神童陪侍?《历代神仙通鉴·卷十一》对此解释道:“(梓潼真君)道号六阳,每出驾白骡,随二童,曰天聋、地哑。真君为文章之司命,贵贱所系,故用聋、哑于侧,使其知者不能言,言者不能知,天机弗泄也。”
       
  文昌殿后为桂香殿,系元代建筑。殿外丹桂飘香,其中四株老桂植于明代,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十分珍贵!文昌殿南侧为“白特殿”,建于明太祖洪武年间(1368-1398)。白特者,梓潼帝君之坐骑也。出桂香殿,左为关帝庙,右为幽静古朴的风洞楼。邑中故老相传,言此洞极深远,出洞后即是陕西省地界。
       
  风洞楼后为时雨亭,翘角飞檐,亭后右侧为家庆堂,有陡峭石级可上,直至天尊殿,为全庙最高处。我国著名的古建筑学家梁思成(1901.4-1972.1,中国科学院院士),抗日战争时期曾来此地考察。他在其大作《中国建筑史》中论述天尊殿,说它“结构较为宏丽,其斗拱如鹫峰寺兜率殿之制。梁袱上施蜀柱及十字斗拱,与元代宣平延福寺大殿颇有相同之处。该殿营造年代当为明初或明中叶所构也。”
       
  民国二十四年(1935)修建川陕公路时,将七曲山大庙分为两半。上面所述的一大半为大庙的主体部分,穿过公路,便进入了大庙的另一小半。沿石级而上,即盘陀殿,为元代建筑。殿内有一块大而不平的巨石,传为仙迹。殿后石阶上,有一石门枋,匾额上书“应梦仙台”,枋联云:
       
  仙去多时,大梦至今犹未醒;
       
  神游何处,青山不老可重来。
       
  过此拾级而上,进入一间四方形脊顶的石砌小屋,屋内有一石床,长约2米,宽约1米。传说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起,唐明皇西奔成都途中,曾借宿于此。并在此床睡过觉,梦见梓潼神告诉他:安史之乱不久将平定,长安即将克复。唐明皇醒后半信半疑,但不久就收到了捷报,果然应了梦中之言。应梦台石隙内有古柏一株,传为东晋穆帝永和年间(345-356)张亚子亲手所植,蟠踞如龙,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了。
  近年来,不少台、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人陆续到七曲山大庙寻根。每年农历二月三日文昌帝君诞辰,这里更是热闹非凡,远近乡民络绎不绝地来到大庙朝拜。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农历二月举行的庙会,参加者就达百万之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