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修真养性]老子养生思想新解
作者:杨玉辉

《中国道教》 2002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一、老子养生思想的宇宙观基础
       

       
  作为道家的创始人和道教的祖师,老子通过他的《道德经》提供了一种以“道”为核心的道家思想体系。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道”产生的,并且是按照“道”的规律运动变化的。那么什么是“道”呢?老子说: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德经一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道德经二十五章》)
       
  在老子看来,真正的“道”是不可以言说的,它在天地混沌之先,为万物之母,它“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为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为惚恍。”(《道德经十四章》)所以老子又说: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道德经二十一章》)可见,“道”实则是隐藏在事物表象背后的决定事物存在变化的本质特性。
       
  虽然“道”无形无象,但它却是天地万物之本,“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性,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太上老君常说清静妙经》)。所以老子说: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四十二章》)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四十章》)
       
  虚而无形的道不仅是万物赖以存在的根据,而且是派生万物的本原,宇宙世界首先是有了道,然后才有天地万物,由道化生混沌之气,由混沌之气产生天地阴阳,再由天地阴阳产生世间万物。在这过程中,人也随之产生。关于道化生人的过程,元陈致虚《金丹大要·上药篇》作了一个明确的解释,他说:
       
  精气神三物相感,顺则成人,……何谓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故虚化神,神化气,气化精,精化形,形乃成人。(《金丹大要·上药篇》)
       
  天地万物不仅产生于道,而且它们还是遵循“道”而运动变化的。老子说: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德经五十一章》)
  道使万物得以产生,德使万物得到蓄养,物使万物成形,环境之有利形势使万物能顺利成长,所以万物莫不遵从道。如果不遵循道的规律甚至逆道而行,事物就不可能产生存在下去。这一点庄子说得非常明确:
       
  道者,万物之所由也,庶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为事逆之则败,顺之则成。(《庄子·渔父》)
       
  既然天地万物正常的发生发展都是根据“道”的规律进行的,那么“道”的根本规律又是什么呢?老子指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二十五章》)
       
  可见“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即自然而然、本然。按照道的这种自然规律,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方能使其正常成长。所以老子说: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蓄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为玄德。(《道德经五十一章》)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道德经十七章》)
       

       
  二、老子的养生原则
       

       
  既然万事万物都是由道产生并遵循道而运动变化的,人亦是如此,而且“道法自然”,以自然为本,所以人之正常的生活过程就在于它的自然性。人道贵在自然,所以作为人道之一个重要方面的养生之道显然就应该以自然为本。既然养生贵在自然,所以探讨什么是人道之自然以及怎样做到人道之自然就成了老子所要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而老子所提出的养生思想和养生方法也正是围绕这一问题的解决提出来的。根据老子的认识,人道之自然主要表现为无为和虚静两个方面,这也是老子为养生所确立的两个基本原则。
       
  首先来看养生的无为原则。无为是道之自然的必然反映,因为要使事物处于自然状态,就不能对它横加干涉,不能以人之有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在这种情况下,事物也才能得到正常发展。这也是人们在处理社会和养生问题时所应坚持的原则。所以老子说: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群;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道德经二章》)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道德经三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矣。(《道德经四十八章》)
       
  在老子看来,无为,事物则能按照自身规律顺利发展,人身、社会更是如此。如果人为地干涉人的发育成长和生活,按照某种主观愿望来干扰和改变社会的自然状态,其结果只会是揠苗助长,自取其败;所以只有在无为的自然状况下,人才能健康地生活,社会才能正常地发展。因此,明智的人应该采取无为之道来养生、治世,也只有如此,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所谓“无为而无不为”也。
       
  从老子养生的无为原则进一步延伸,就必然可以得到其养生的第二个原则:虚静原则。因为人之有为皆因欲念而起,欲念一起则心动,心动则意动,意动则神动,神动则气动,气动则形动,形气神动则必然神驰于外,气散于中,精耗于内,健康为之受伤。要防止这种局面的发生惟有一法,这就是虚其心,静其神。心虚则欲望不起,神静则念头不生,心清神静,根本坚固,形神相亲,则能长生久视。在这一点上,庄子说得更明确:
       
  静则无为,无为也则任事者责矣。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庄子·天道》)
       
  由此,虚静自然也就成了老子养生的一个重要原则。所以老子说: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道德经十六章》)
       
  清静为天下正。(《道德经四十五章》)
       
  其实,老子养生的无为、虚静两个原则又都是以道法自然为基础的,无为是基于人之不作而保留人道之自然,虚静则是基于人之有作而恢复人道之自然,它们也是养生中消极与积极这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
       

       
  三、老子的养生方法
       

       
  关于养生的具体方法,老子提出的不多,不过在上述两个养生原则下他还是提出了一些。
       
  首先,他认为人的养生应该淡泊无为,少私寡欲,返朴归真。他说: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十九章》)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若晦,漂兮似无所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道德经二十章》)
       
  在老子看来,最好的生活应是一种淡泊无为、少私寡欲、纯朴自然的生活,人们应“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道德经八十章》),像初生婴儿那样,过一种无知、无为、无欲、无求的完全自然的生活,这样才能保其精神,全其性命,达到健康长寿。
       
  另一方面,老子认为人又应该“致虚极,守静笃”,以虚静之道来养生,关于虚静之道的具体方法,老子说: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道德经二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道德经十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道德经十六章》)
       
  可见在老子看来,养生应清除心中的各种欲念妄想,使心神安守于内,欲念妄起致心神不宁,人的健康就会受损。这正如老子所说: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道德经十二章》)
       
  所以如果人能够使神安守于内,调和精气,使精气不乱,则形体应之而柔顺,形顺神安,则能长生久视。这也就是老子所描述的: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为天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道德经六章》)
       

       
  四、老子养生思想对后世道教养生的影响
       

       
  作为道家思想的创始人,老子对后世道教养生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老子有关道的思想是后世道教养生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早期和后期许多道教养生学者都是根据老子的道的理论来讨论养生问题,或以其为指导,或在此基础上来加以发挥。尤其是宋元以后内丹炼养中的顺则成人、逆则成丹理论,更是直接导源于老子的道生万物理论。
       
  其次,老子确立了后世道教养生的一些重要的养生原则。如无为原则和虚静原则都在后世道教养生中得到了继承,特别是虚静原则更是成为了道教养生的一个基本原则,并得到了进一步的阐发,而虚静之道则成了养神的根本大法。
       
  再次,后世道教的一些养生方法就是直接从老子那里继承发展而来。如《太平经》提倡的守一之法,就与老子“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一也”(《道德经三十九章》)的论述及其他相关守神的论述有关。又如胎息方法的产生,很显然是与老子对婴儿状态的推崇和他的“专气致柔,能婴儿乎”的论述有关。此外,其他的存思、行气等养生方法亦都可以从老子那里找到根据。
       
  总之,老子对后世道教养生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理论到实践都可以找到老子的影子,所以要真正理解道教养生的理论和方法,全面认识老子尤其是他的养生思想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