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学习园地]道教的变革与发展
作者:崔理明

《中国道教》 2002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变革与发展,是历史上的一个永恒的话题。道教的产生发展过程中有变有不变。所谓“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这是不变的;所谓“随方设教,历劫度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这是变的。不变的是常道,变的是可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变革的原因是“可道、可名”,为了适应变化了的天地人———也就是适应变化了的社会,革其弊,兴其利,也就是所谓发展。而常道又在变革与发展中永恒。
       
  西周时土地层层分封,实行井田制,农具绝大部分是石材、兽骨、蚌壳制作的,手工业主要是自给自足的,只有少数用于交换,商贾百工多半隶属于贵族,学校主要是教育贵族的官学。西周时“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春秋战国时“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春秋战国时铁工具开始广泛使用,使用牛耕,农业技术发展了,出现了大量私田,手工业、商业都发展了,出现了大量的自由民。经济、政治的变化改变了人们的社会地位和等级,意识形态的一体化格局随之崩溃;加之诸侯争霸,产生诸多社会问题,诸子百家因之而生,各家都抱着“以其学易天下的宗旨”,私学也产生了。道家学派提出自然无为,不去人为地破坏干扰社会,社会就健康地发展;同时对天、对人、对宇宙本源做了分析。这个时候的社会状态,决定了道家学派还不能十分广泛地传播到民间。
       
  东汉,社会又一次陷入了混乱,黄老之学与民间问题相结合,就产生了《太平经》;自耕农民和大量自由民使教团的产生成为可能;祖天师根据巴蜀之民多信巫术的特点,在尊奉《老子五千言》的同时,在天师道内加入了符咒等法术。这就形成了早期的道教。
       
  曹操占据汉中以后,迫使张鲁和教民北迁,拆散天师道的组织结构,并加以限制。而后南北朝的诸多祖师如葛洪、寇谦之、陆修静、陶弘景等,儒道兼通,在阐述道家思想同时引入儒家礼仪及思想,形成道教的斋醮科仪,渐为官方所接受,形成南、北天师道。
       
  隋唐时期,因为外丹派的困惑,内丹派光大,一直影响至今。为了进一步解释南北朝时形成的玄学,到唐则演为重玄学。
       
  宋元之际,官府腐败,不能抵御外侵,邱祖古稀而赴大雪山,一言止杀,广收门徒,解民于倒悬。鉴于良莠混杂,故提倡先性后命,七分性学,三分命功,开坛传戒,整肃身心。
       
  由此可见,一部道教史中充满了变,因为时间是变化的;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社会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变化了;随着变化、思想的发展,人也有相应的变化。然而道教始终还是道教,没有变成佛、儒,或是别的什么,那么它不变的是什么呢?一是一个根本原则———面对现实,解决问题。不论是一种哲学思想,还是宗教信仰;不论是斋醮,还是符咒;不论是存想,还是炼丹;不论是苦行,还是持戒,它们都是为了要解除当时人们的困惑与社会的苦难。二是认识和解决一切问题的依据———清静自然的大道。
       
  那么我们现在面对的问题是什么呢?要变革的弊是什么呢?要继承下来的优良传统又是什么呢?它们是怎么体现的呢?
       
  首先要认识我们这个社会的具体情况:它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进化到社会化的社会———也就是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个零件,大家共同协作完成各自的社会功能;科技和人文的高速发展,使人们对神的情感上的依赖越来越少,而对造化的理性上的探知越来越多。
       
  我们必须面对这个具体的社会状况,譬如:医药学的发展,改变了“十道九医”的传统;武器技术的进步,改变了道教武功发展的状况。但社会的发展也不可能取代道教所有的功能,物质和文化再丰富,也总有相当多的人感到自身的脆弱,他们需要一种精神的慰藉;医学再先进,也总有治不了的病,加之医疗费用的昂贵,人们需要一种更好的保健方法,而我们道教经过长时间的不断研究、实践、总结,在这方面已有丰富的资料。
       
  任何个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的影响。譬如我,从积极的一面说,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使我很自然地接受了宗教理想;数学、几何、物理、化学的周密论证和检验,使我在求真的过程中能有一种老实的态度和方法;而中国文学、诗词等艺术中的朦胧的禅意,则有助于我接受超现实的东西。
       
  人类有许多自然科学方面的成果与道教理论是相通的;还有许多问题可能弄不太明白,我们都应该以一种老实的态度去探索,譬如:过去所说的鬼邪致病,用今天的医学、化学、心理学怎么分析呢?符咒作用的机理是什么呢?再如:从生物学的角度,我们知道一个生命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至于它的灵魂是怎么进入这个躯体的呢?这个灵魂原来自带了哪些特性呢?怎样结合道教的经文做些解释呢?等等,如果这些问题能够解释得好,无疑会增加人们的信心。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可道、可名的不是常道,常道蕴含于万事万物,但不是万事万物,常道也叫大道,它弥漫于整个宇宙,也叫不二法门,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常道是超然于现实的,但如果在现实世界的外面寻找相对于现实世界而存在的常道,那找到的就不是“不二法门”了。学道时,指导思想至关重要,因而我们对《老》、《庄》、《文》、《列》中最根本的东西要下苦功夫去体悟。佛教的“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这句话说来易,知来难,行来更难。没有生命的时候,宇宙间就有大道的运行,但自从有了人,大道才有了它对人的意义。脱离人而言大道的感觉,真不知道是一种什么感觉?但若把“道不离万物”、“和光混尘”理解为越庸俗就越自然,越下流就越洒脱,就未免有点滑稽了。
       
  发现问题———进行学习———解答问题,这是一个学习、进步的过程。作为学生,我的确没有能力解答问题,但我想,提出一些问题,肯定有助于别人的思考与学习。我真的希望教内能形成一种自由的、开明的、老实的学术探讨和修炼风气。下面我想再针对道教的现状与发展提几个问题:能否将经济运作与教务活动分开,引进先进的经济管理模式?修道、阐道需要一批先进分子,道教如何引进人才?如何看待和解决教徒对念功课经与有益修持的问题?如何在斋醮活动中,增加信徒对道教徒的理解。
       
  右图:中国道教学院学员在上电脑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