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道教论坛]顺化与逆化
作者:王丽英

《中国道教》 2002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道教作为宗教,有它的宗教哲学,道教作为本土宗教,它的哲学就有明显的中国气派和特色,其影响深远。在道教哲学中,“化”是一个重要的范畴,它既是道教哲学得以成立的杆杠,也是道教思维的基点。“化”包括顺化与逆化两个文面,所谓顺化,即顺道生人(物),属正向思维;所谓逆化,即逆道成仙,属反向思维。顺化与逆化,作为矛盾运动存在的两种形式,是道教认识事物所表现出来的正向和反向两种思维方式,它贯穿于道教的教旨、教义和炼丹术之中,成为道教哲学特有的思维特征,也是道教哲学对中国哲学的重大贡献。
       

       
  “化”的概念与道教的摄用
       

       
  1、“化”的概念由来已久,是道教哲学“化”范畴形成的理论前提。
       
  “化”字,甲骨文、金文皆从人。《说文》:“化”,教行也。从匕,从人,匕亦声”。有人从化字原为人形,认为“化”之本意是对人进行教化,“凡以道业诲人谓之教,躬行于上风动于下谓之化”,“化民成俗”。由人推及自然,“化”便有化生和化成天地万物之意,“化,谓造化也”,“化,谓生化也”,“和,故百物皆化”。“化”又有变化的意思,“化,易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化”还有随顺的意思,“天下太平,万物安宁,皆化其上”。“化,犹随也”,可见“化的最主要含义是化生和化成,而恰恰这一点,为道教哲学所吸收和摄用,成为道教哲学“化”范畴形成的理论前提。
       
  2、神话和老庄关于“化”的诠释,是对道教哲学“化”范畴的形成直接影响。
       
  第一,神话。在中国古代,有许多神话传说,如盘古开天辟地说:“首生盘古,垂死化身,身之诸虫,因风所惑,化为黎氓”11讲的是盘古化身;又如女娲造人说:“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12,“传女娲人头蛇身,一日七十化”13,讲的是女娲化神。这些化都取化生和化成之义,这表明早在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就已经有了化的观念。
       
  第二,《老子》。在《老子》一书中,明显提到“化”,“我无为而民自化”14,这里的化取教化、顺化之义;又“道恒无名,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15,这里的化取化成之义。《老子》还明确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16,这是说由道化生一、一化生二、二化生三、三化生万物,这里的生就有化生之义,它已经包含了“化”的基本内涵和“化”的思维过程。
       
  第三,《庄子》。《庄子》对“化”的应用较多,如“天地薩媪,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17,这是说从天地到万物的生化,是化的运动过程;又如“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18,这里说的是具体的化生;再如“若化为物,以待其所不知之化已乎!且方将化,恶知不化哉?方将不化,恶知已化哉?吾特与汝,其梦未始觉者邪”19,它把将要化、未曾化或不化、已化情形,看作犹如作梦,听其自然,这里有顺化的观念。《庄子》还提出了“物化”的概念,“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20。物化就是没有物我的界限,我与万物一起变化,此化已与道教哲学中的“化”相当接近了。
       
  很显然,神话传说和老庄关于“化”概念的阐述和使用,成为道教“化”范畴的直接来源。道教把“化”作为“道”的运动特性,常以事物的变化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化”的观念无所不在,无处不有,如老枫能化为羽人,朽麦能化为蝴蝶,贤女能化为贞石,山蚯能化为百合等21,甚至连三洞尊神也认为是从混洞太无元、赤混太无元、冥寂玄通元“三元”化生而来22。更为重要的是,道教哲学对“化”做了进一步的发挥和运用,创造性地做了二分建构,即朝两种不同方向发展,一种循正向思维,顺宇宙生成而化,叫作顺化,在道教哲学中表现为顺道生人(物);另一种是循反向思维,逆宇宙演化而化,叫作逆化,在道教哲学中表现为逆道成仙,“何谓顺?顺其造化也。何谓逆?逆其造化也。顺造化则生人生物,生老病死,轮回不息;逆造化则成仙成佛,不生不灭;寿同天地”23。在道教整个哲学体系中,无论是顺道生人的理论,还是羽化成仙的教旨,抑或是“化合”与“化分”的丹术以及逆炼归元的方法,都包含了顺化与逆化的过程和作用,顺化与逆化成为道教哲学特有的思维特征,“举世之人,皆知顺行之道,而不知逆运之道”24;顺化与逆化也体现道教哲学的科学性,诚如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所言:“道家(道教)深刻地意识到变化和转化的普遍性,这是他们最深刻的科学洞见之一”25
       

       
  顺化———顺道生人(物)
       

       
  顺道生人(物)是道教的理论基础,指的是宇宙万物之源起,也就是宇宙生成论。道教认为“道”是宇宙一切的本原与主宰者,“道者,万物之宗元”26,“夫道者,统生天、生地、生人、生万物27,“夫道何等也?万物之元首,不可得名者。六极之中……无不由道而生者也”28,“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29,这也就是说,只有有了道,才能生成宇宙、天地、阴阳、四时、五行乃至万物和人,而且,天地的变化,日月的运行,万物的生长,都是“道”在其中起作用,这就是道教顺道生人(物)的理论。对此,陈鼓应先生曾有精辟的论述:“老子的‘道’是自然界中最初的发动者,它具有无穷的潜在力和创造力。万物蓬勃的生长,都是‘道’的潜在力之不断创发的一种表现。从万物生生不息、欣欣向荣的成长中,可以看出‘道’有种无穷的活力”30。“道”又如何顺道生人(物)呢?
       
  首先,顺道生人(物)是一个顺化过程:“道之委也,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生而万物所以塞也”31,这是由道转化为万物的过程。道教发挥《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观点,并进一步将其具体化:“一,元气也;二,阴阳也;三,天地人也;万物,一切有识无情也”32,道生元气,“又从元气变生阴阳,于是阳气清浮,升而为天;阴天沉浊,降而为地;二气升降,和气为人;有三才,次生万物”33,这是由道化生万物的自然过程,是一个顺道而化生的过程。道教又认为:“道”生天地万物,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运动变化过程,是“道”的顺行演化,“造化之道,生生不息之道。推其道源,盖自虚无中而生一气,自一气而生天地、产阴阳,阴阳再合其中,又含一气而成三体,三体既成,一气运动,阴而阳,阳而阴,于是万物生矣”34。“天地媾精,阴阳布化,万物以生。承其宿业,分灵道,父母和合,人受其生”35。总之,无论是宇宙万物抑或人,都是“道”顺化而成的产物,如张伯端所言:“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昌”36,道教的这一理论,可以说是对《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宇宙生成论的深化和发挥。
       
  道教还把“顺道生人(物)”思想引入人的生命哲学。既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37,那么,构成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精、气、神也是自然的产物,同样是“道”之顺化结果,“神者受之于天,精者受之于地,气者受之于中和,相与共为一道”38;又“夫人本生混沌之气,气生精,精生神,神生明”39,还有“今是委气神人,乃与元气合形并力,与四时五行共生。凡事人神者,皆受之于天气,天气者受之于元气。神者乘气而行,故人有气则神,有神则有气,神去则气绝,气绝则神去。故无神亦死,无气亦死”40,人只要能“保身中之道,使精气不劳,五神不若,则可以长久”41。五代道教学者谭峭更明确指出:“虚”(道)是世界本原,万物由虚(道)化生,人亦如是,“虚化神,神化气,气化精,精化形”42,顺而行之生人,这显然是道教“顺道生人”思想的体现。
       
  其次,道教哲学主张从先天的“无”演化为后天的“有”,亦当属顺化过程。“有无”是道教哲学关于宇宙本原和本体问题的一对重要范畴,最早见于《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43,“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44,这里有和无都成为对“道”的指称,“道”本身就包含着有与无两个方面,“道”是有与无的辩证统一。道教发挥了老子的“有无”思想,提出“夫有因无而生焉”45,认为宇宙是从先天的“无”演化为后天的“有”的,“太极之分,有先天,有后天。何谓先天?形而上者谓之道,以有入无也。何谓后天?形而下者谓之器,以无入有也。老子曰: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海澹云:从无入有皆如是,从有入无能几人?……世人惟行后天之道,故一生一世而轮转不息”46,这个“无”,“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47,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48,它先天地万物而生,是天地万物之根源,它就是“道”,而从上面引文所提及到“从无入有”和“从有入无”的互相对应来看,其中即包含了“顺”和“逆”两种不同的转化;从无入有,就是从道到器,从无形到有形,从宇宙本原到天地万物,很显然,这也是一个顺宇宙生成之化的过程。
       
  可见,道教的“顺道生人(物)”理论阐述了宇宙万物及人体生命的形成过程,它的“道生阴阳,阴阳生五行,五行生万物”的宇宙生成模式和“虚生神,神生气,气生精,精生形”的人体生成模式,就其哲学思想而言,当属“顺化”的范畴,就其思维而论,则属正向思维,它是道教主体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理论根据,它体现道教哲学的自然与生命的统一。
       

       
  逆化———逆道成仙
       

       
  修道成仙,是道教的教旨,也是道教的核心。道教作为一门重生哲学,讲求修道成仙,安乐延年。在道教看来,人与仙之间,就是凭借“化”来沟通,这个“化”,是逆化。
       
  道教的逆化,是物质归于“道”的过程:“道之用也,形化气,气化神,神化虚,虚明而万物所以通也”49,这是逆宇宙演化次序而化,是一个逆道成仙的过程。它的理论来源有三:其一是依托《老子》的“反者道之动”50和“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51的理论。道教认为:“道”有本体“道”,天下万事之本”52和运动“夫道,覆载万物者也”53两方面的含义,决定着万物的运动和变化规律,必须“唯道是从”。但《老子》也有“反者道之动”的宇宙法则,它要求回复到初始状态,返回到它的本身,这说明向相反方向运动也是道的运动规律,同样不能违背,万物遵循“道”的这一规律运行,便可返回到虚静的本根,即“复归其根”,这个“根”是根本、根源和根基,是一切事物的起点,可见,“道”化生万物是一种反向运动。其二是遵从《老子》的“有生于无”命题。道教认为《老子》在探讨宇宙起源时明确指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54,这就是说,宇宙的起源是“无”,“无”是对具体“有”的否定,是“有”的对立物,“有”又称为“物”,“无”则称为无物,但无又不是绝对空无,这种从现今的感性物质世界推知遥远的宇宙起源的思维过程,显然是一种逆反式的思维方式。其三是根据《老子》“正言若反”的原则,以“正”的负辞为语言符号,采用“反”的否定判断方式进行推论。道教认为“正言若反”是老子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它在《老子》中随处可见,如“大成若缺、大盈若盅、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55,这里的成与缺、盈与盅、直与屈、巧与拙、辩与讷都是相互对立的概念,老子把成、盈、直、巧、辩等肯定的概念采取相反的、否定的语言形式加以表述,正是为了避免概念的绝对性,从而使肯定的命题获得更大的灵活性,它体现了老子运用语言的高超艺术,老子的“道”也正是这种正反和合的结果,在道体的建构过程中,老子运用了通过否定达到肯定的思维方式,用正反两方面的结合形成一个更高的肯定,最终完成了对“道”的演绎。道教沿袭和发展《老子》这一逆推法式,认为:“本去故当绳之以真道,反其末极还就本,反其华还就实,反其伪还就真。夫末穷者宜反本,行极者当还归,天之道也”56,又“极上者当反下,极外者当反内;故阳极当反阴,极于下者当反上;故阴极反阳,极于末者当反本”57,就是说,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顺向的一面,也有反向的一面,道教运用这一逆反思维方式,认为仙与人隔着广垠的宇宙,而人体本身即是一个小宇宙,只要把这个宇宙演化的法则运用起来,逆着宇宙的演化过程而修炼,从后天返回先天,从有入无,就可得“道”,也可成仙,由此可见,修炼者成仙的过程就是一个与道冥合的过程。很显然,顺化过程模式,由“道”之顺行所产生的万物,终有死期,“道乃主生,道绝万物不生,万物不生则无世类,无可相传,万物不相生相传则败矣”58,人亦如此,“壹死,终古不得复见天地日月也,脉骨成涂土”59。作为“道”支配下的宇宙一系列变化的产物———人,欲求不死,就必须经过一系列的逆变化,才能回复到“道”。这个逆化过程就是:由三而二,由二而一,守一而归元,终于归于万物之初的“大道”,归于“大道”,便获得了与“道”长存的永恒。元朝全真道士李道纯在《中和集》中就明确指出,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法则,万物皆禀因道而有精气神三宝,即“万物含三”,但更重要的是逆其顺化程序而炼化归元,即炼精化气(三归二),炼气化神(二归一),炼神还虚(一归无),这事实上是对“道”的寻求过程,也就是说,要顺其来路逆寻道,从而得“道”。基于上述理论法则,道教提出了具体的逆道成仙方法。
       
  首先,逆天修道。即通过后天修炼,主宰人的自然生命,使生命长存。道教这种逆天思想,既源自《周易》的“反复其道”60,也源自《老子》的“反者道之动”61的辩证思想。道教认为“先天乾坤错综倒置成为后天坎离,人们修炼就要从后天返回先天,因此,人修炼的关键,就是一个“反”字,即要逆天修道。《淮南子》中曾说:“羐行喙息,莫贵于人。孔窍肢体,皆通于天。天有九重,人亦有九窍。天有四时,以制十二月,人亦有四肢,以使十二节。天有十二月,以制三百六十日,人亦有十二肢,以使三百六十节。故举事而不顺天者,逆其生者也”62。“不顺天”即“逆天”,在道教理论中,充分发挥了这种“举事”而“不顺天”、“逆其生”的思想,讲究“逆天修道”。道教认为:“道”是阴阳五行之至精的凝聚体,按照天人一体的原则,人身中也有阴阳五行的至精,如能效法自然,以己身为小天地,循阴阳五行变化而逆转运动,则可以凝至精而得“道”,归真返朴,与“道”同一,从而长生。为此,道教主张修人身之阴阳,以合天地之阴阳;修后天之阴阳,以合先天之阴阳;炼丹砂之阴阳,以合造化之阴阳,阴阳就是“道”,就是“丹”,即,“逆用阴阳,必成金丹”63,“逆而生丹者,圣也”64,“圣人善逆用先天之道,故致知格物正心修道,乃长存而不泯”65,“大丹妙用法乾坤,乾坤运兮五行分。五行顺兮常道有生有灭,五行逆兮丹体常灵常存66,道教这种逆天修道的逆转运动,无疑是一种逆化的思辨过程和方法。
       
  道教的逆天修炼,还体现在“我命在我不在天”的口号上。道教认为:人的生命并不由天决定,“我命在我,不在天地尔”67,就是说,人的生命的存亡,年寿的长短,决定于自身,并非决定于天地。葛洪明确指出:“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68,也是说,人只要修炼得道,便可扭转乾坤,去死还生,甚至长生不死。明代程以甯也曾精辟地指出:“天定胜人,此凡夫也。人定亦能胜天,则仙佛也”69,在道教看来,每一粒金丹药丸都含有“后天合先天”之理,“一粒灵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70,这些都充分发挥了人对自然尤其是对天的主观能动性,也体现道教哲学的主体意识。
       
  可见,道教的修道过程,恰好与道体外化天地万物的过程相反,是一个逆化过程,它为道教生命哲学的顺死逆生、得道成仙模式提供了重要启示。
       
  其次,逆炼成仙。长生成仙是道教哲学的核心命题,也是道教追求的最高目标。“仙,长生迁去也”71,“老而不死曰仙”72,道教认为,人要长生成仙,就要逆炼归元,即逆宇宙演化次序而修炼,因为在道教看来,“虚化神,神化气,气化精,精化形”73,即顺而行之则生人,“形化精,精化气,气化神,神化虚”,即逆而行之则成仙,其修炼的步骤是:养形积精,练精化气,练气合神,练神还虚,最后复还太极混沌之初而与道合真,陈抟老祖的《无极图》就是以图形阐发“顺以生人,逆以成仙”的内丹修炼方法。所谓“逆以成仙”,就是说丹功对人体自身精气,必须加以导引逆转,以人力逆向自然演生的来路回溯上去,直至本根,实现人与“道”的一体化。即可得道成仙,这就是说成仙的秘诀在于逆化,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第一,食反自然之气。道教认为:道者,气也”74,气是道的形象化,气又是铸造神仙的重要材料,“食气者神明达寿”75,得气则生,无气则死。为此,道教教人食气,食如腹中胎儿所吸取的“自然之气”,又叫先天真一之气”,这种气孕育胎儿,“别无加杂”76,又此气至善至纯,“天地万物、水火刀兵俱不能伤,七情六欲、五贼四相俱不能近,究道实处,只一虚空而已”77,这种气,显然不是人所呼吸的阴阳之气,而是反自然之气,“反自然之气,心若婴儿,即生矣”78,能修成这种气,也就成仙了。第二,修自下而上之丹术,主要指内丹术。道教传统理论认为,人体五脏之气向后天方向运行就是人生的历程,就是顺行,也即顺化,而修炼则向先天方向运行,也就是超越人生,得道成仙的历程,这便是逆行,也即逆行,这便是内丹的理论依据,它取法天人合一的原理,把人体既比作宇宙,又比作炼丹之鼎炉,认为在以五脏为本的人体鼎炉中,象征水的脏为肾,象征火的脏为心,心位于人体的上焦,肾处于下焦,根据这两脏所处位置,火在上,水在下,怎样以火烹水呢?它从和气以成精的观点出发,提出以神运精气结而成丹之方法,即以意调运阴阳相交合,具体做到气下沉,即阳下奔,引火下行,气满而升,引水上升,使“阴在上”,做到水升火降,以火温水,火热水而成丹,成丹便能得道,得道便能成仙,这就是内丹的逆化成丹法,也即生命逆行,归根复命之学。第三,先修命,后修性。性命双修是道教的基本主张,道教认为:“命无性不存,性无命不立79,可见性命双修之重要,但在具体修炼过程中,道教尤其是南宗道教依照逆反成丹原则,提出先修命,后修性,如张伯端认为:“虚心实腹义俱深,只为虚心要识心,不若炼铅先实腹,且教守取满堂金”80。清人董元真解释道:“虚心者,谓修性也,实腹者,谓修命也……但此二者之义,俱为幽深,然虚心须要识心见性,此如水中捞月,一时难以捉持,而不若实腹之道,先采炼其真铅,有可下手之处,且教守取吾之精气,乃用神火烹煅,以成遍体真金,犹如满堂金玉之象,岂非易得之乎”81。可见,张伯端讲性命双修,是先修命,再由命达性。本来,性与命相反,性是本,命是末,先修命,后修性,最终返朴复元,与道合一,这正是道教的“五行颠倒术”和逆化的运用。最后,道教的外丹术也同样引用这一逆化思想和方法,道教认为,外丹之炼制,也要逆自然之易,夺造化之功,模拟天地人生成之理,“冶炼外丹,虽属有作,得而服之,全无所为。不须修习,即形返太无,神归大定,复还太极混沌之初,而与道合真矣”82。很显然,道教所追求的“与道合真”长生成仙,是逆化的作用,也是逆化的结果,它体现道教哲学强调生命的逆向演化思想。
       
  可见,道教的宇宙生成论,由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和人皆有精气神,气绝神亡而死,这是一个由生入死的过程,是顺宇宙生成之化。但是,作为精气神合一的过程,即由万物回归于“道”的过程,才是真正由死入生的过程。由于“道”的特征是不生不死,万古长存,所以“道”既是顺化的起点,也是逆化的终点,起点与终点虽是同一东西,但通过逆化后,它们在内容上却有本质的区别。从个体的修炼来说,即明确由三归二(炼精化气),由二归一(炼气化神),由一归于道(炼神还虚),最后得道成仙。这一过程,就其哲学思想而言,当属逆化的范畴,就其思维而论,则属逆向思维,这是道教哲学思维的显著特征,它体现道教哲学辩证思维的逻辑性和超逻辑性的统一。换言之,道教的这种“逆向”思维,就其运动的法则来看,实质上就是超前的“顺向”思维,道教哲学打破常规,创造性地运用“反向”思维,抓住宇宙和生命发展的本质特征,预测出宇宙和生命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了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更为重要的是,道教的这种“逆反”思维,最终还发展为一种科学思维,促成了一系列的发明和创造。道教依照“逆天”思想,认为人有一种回天之力,天所不能为者,人可以为之,自然界所没有的,人可以创造,道教的许多科学技术,就是在这种逆反思维方式之下创发的,如炼丹术中的化学性能、化学反应、化学过程,就是道教徒在长期炼制丹砂实践中,使用“还丹炼制法”、“金液丹法”、点丹阳法”观察发现出来的,“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83,概述了从丹砂中分离水银和将水银还原为丹砂的化学过程,又“言还丹者,朱砂生汞,汞返成砂,砂返出汞,又曰白金黄石,合而成金,金成赤色,还如真金,故名还丹”84,描述了朱砂的化学反应过程,再在探索点铜成银的方法时又发现以砒霜点铜可以生成砷白铜的化学现象85。又如内丹学中的气功,也是道教徒在漫长的修炼中,运用“内视反听”86法,体会到气功的特殊功用而提出的,“内景隧道,唯反观者能照察之,其言必不谬也”87,这里的“反观”指的就是道教内丹修炼的“内观”。再如中医学的养生和诊治,就是道教徒在长期的医学生涯中运用“颠倒术”,提出以养为主,以治为副,以内为主,以外为副,一切都是为了回到主体自身,强调内在的生命因素,靠机体自身的内在功能,以达到健康与长寿的目的,为此,研制出七星丹、紫金霜、红升丹等堪称世界神奇的中成药。还有人的性命问题,也是道教徒在长期修炼过程中,运用“逆返归魂”的修行原则提出的,道教中人认为性命是生命的本原,或叫“精气”,或叫“真气”,或叫“太极”,只有超越感性存在和情欲、思虑,达到一种对于生命的真切体会,才能反本归真,即所谓“归根复命”、“知命曰常”,最后“逆返”升仙,为此,道教主张身———心———性———命的自我提升、自我超越,以回到生命的真正本原,这既解决了形体生命问题,又解决了精神修养和精神境界问题,足见“逆反”思维对中国科技发展的重大作用,它对古代科学的发展,无论在理论上或是在实践上都有启蒙和指导意义,对此,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给予高度评价:道教“发展了科学态度的许多最重要的特点,因而,对中国科学史是有着头等重要性”。
       
  88综上所述,“化”在道教哲学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顺化”和“逆化”作为道教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贯穿于道教的整个思辨过程,这两者,使整个道教哲学的理论更全面和系统化,同时,也体现了道教哲学辨证思维的丰富内涵,因此说,“化”是道教思维的起点,“顺化”与“逆化”是道教哲学的思维特征,它为人们探讨宇宙之本原,生命之奥秘,人生之真谛和探索科学之堡垒,提供了博大精深的思辨方法,培养了中华民族的智者风范,在中国哲学史上独具特色。
       
  注:①《说文·匕部》
       
  ②《增韵》。
       
  ③《礼·乐记》
       
  ④《素问·天元纪大论》王冰注。
       
  ⑤《素问·天元纪大论》王冰注。
       
  ⑥《礼·乐记》。
       
  ⑦《玉篇·匕部》。
       
  ⑧《周易·恒》。
       
  ⑨《吕氏春秋·大乐》。
       
  ⑩《吕氏春秋·大乐》高诱注。
       
  11《绎史》卷引《王运历年纪》。
       
  12《山海经·大荒西经》。
       
  13《楚辞·天问》王逸注。
       
  14《老子道德经》第57章。
       
  15《老子道德经》第37章。
       
  16《老子道德经》第42章。
       
  17《周易·系辞下传》。
       
  18《庄子·大宗师》。
       
  19《庄子·逍遥游》。
       
  20《庄子·齐物论》。
       
  21参见《化书·道化·老枫》。
       
  22参见《云笈七签》卷3。
       
  23刘一明:《象言破疑·顺逆说》。
       
  24刘一明:《象言破疑·顺逆说》。
       
  25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中译版第176页。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26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卷2。
       
  27周固朴:《大道论》上篇。
       
  28王明:《太平经合校》第16页,中华书局,1960年版。
       
  29《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30陈鼓应:《老庄新论》第1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31谭峭:《化书》卷1。
       
  32《老子义疏》。
       
  33《老子义疏》。
       
  34刘一明:《悟真篇》卷2。
       
  35《太上老君内观经》。
       
  36张伯端:《悟真篇》。
       
  37《老子道德经》第25章。
       
  38王明:《太平经合校》第728页。
       
  39王明:《太平经合校》第739页。
       
  40王明:《太平经合校》第96页。
       
  41《老子河上公章句·守道》。
       
  42谭峭:《化书》卷1。
       
  43《老子道德经》第40章。
       
  44《老子道德经》第1章。
       
  45葛洪:《抱朴子·至理》。
       
  46陈致虚:《参同契分章注》。
       
  47《老子道德经》第21章。
       
  48《老子道德经》第14章。
       
  49《道化紫极宫碑》。
       
  50《老子道德经》第40章。
       
  51《老子道德经》第28章。
       
  52《老子想尔注》。
       
  53《庄子·天地》。
       
  54《老子道德经》第40章。
       
  55《老子道德经》第45章。
       
  56王明:《太平经合校》第95页。
       
  57王明:《太平经合校》第95页。
       
  58王明:《太平经合校》第701页。
       
  59王明:《太平经合校》第298页。
       
  60《周易·复》。
       
  61《老子道德经》第40章。
       
  62《淮南子·天文训》。
       
  63陈致虚:《参同契分章注》。
       
  64陈致虚:《参同契分章注》。
       
  65陈致虚:《参同契分章注》。
       
  66张伯端:《读周易参同契》。
       
  67许旌阳:《灵剑子》。
       
  68葛洪:《抱朴子·黄白》。
       
  69《南华真经注疏》。
       
  70张伯端:《悟真篇》。
       
  71许慎:《说文解字》。
       
  72《释名·释长幼》。
       
  73《太上养生胎息气经》。
       
  74《太上养生胎息气经》。
       
  75王明:《太平经合校》第700页。
       
  76刘一明:《象言破疑·火候说》。
       
  77刘一明:《象言破疑·火候说》。
       
  78王明:《太平经合校》第699页。
       
  79李道纯:《中和集》卷4。
       
  80张伯端:《悟真篇》。
       
  81董元真:《悟真篇正义》。
       
  82赵宜真:《原阳子法语》。
       
  83葛洪:《抱朴子·金丹》。
       
  84《金石灵砂论·朱砂篇》。
       
  85参见郭正谊《从<龙虎还丹诀>看我国炼丹家对化学的贡献》(《自然科学史研究》二卷二期1983年)。
       
  86葛洪:《抱朴子·论仙》。
       
  87《金石灵砂论·朱砂篇》。
       
  88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中译版第162页。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