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道教论坛]空山先生的太极观
作者:郑万耕

《中国道教》 2002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雷思齐,字齐贤,乃元初道教大师,因宋亡之后独居空山之中,学者称为空山先生。元世祖既定江南,曾招三十六代天师入朝,天师奉旨掌道教还山,于是礼请先生为玄学讲师。空山先生精通易学,深谙老庄,著有《易图通变》、《易筮通变》、《老子本义》、《庄子旨义》数十卷及诗文二十卷,颇受元代翰林学士吴澄和袁桷的称赞。认为其所著书“援据切至,感厉奋发,合神以穷变,尽变以翼道”;称其诗文“精深工致,豪健奇杰,有杜韩之风”(《空山先生易图通变序》)。其易学著述《易图通变》和《易筮通变》现存《道藏·太玄部》中。此书以道家学说解释《周易》原理,力图将道家道教的观点同易学结合起来,阐发宋易以来的象数之学,成为道教系统中象数学派尤其是数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道教十分推崇易学中的太极说,以至于发展到将后来的阴阳鱼太极图作为本教的徽标。空山先生作为道教大师,在其易学著作中,也毫不例外地对太极观念作了较为详细的阐发。
       
  在《周易》中,“太极”是作为筮法范畴出现的,指的是用来求卦的蓍草数目的最高极限。赋予“太极”以实体的含义,使之成为解释宇宙本原的哲学范畴,并将《系辞传》“易有太极”章阐发为宇宙发生论的,首推汉代的《易纬·乾凿度》。为了给当时的卦气说提供一种哲学的根据,《易纬》探讨了卦象起源和宇宙形成的问题。其认为,乾坤两卦是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基础,但乾坤卦画是有形的,“有形生于无形”,乾坤又是怎样从无形产生的呢?便提出了四阶段说,此即所谓: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也。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成而未相离。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乾凿度》)这是对《系辞传》“易有太极”一段话的解释,认为“易”就是“太易”,指气未产生的阶段;“太极”就是太初、太始、太素三者即气、形、质浑而未分的“浑沦”,指卦画和天地尚未形成的状态。从太易到太极,从无形到有形,是一个演变的过程。太易无形,变而为一,一又变为七,七又变为九,这是奇数和阳气变化的过程。有了阳气之数一、七、九,则成为乾卦象。太易既变出阳气之数,同时也变出阴气之数二、六、八,则为坤卦象。清轻的阳气上升形成天,重浊的阴气下降形成地。这既是讲卦画形成的过程,又是借筮法讲宇宙的形成过程,主张世界来源于浑沌未分的太极元气。但此种宇宙发生论,又以太易为无,并没有摆脱道家系统的影响。
       
  由于此种宇宙论与《老子》“有生于无”的观点相契合,历来受到道家和道教学者的尊重。《列子》首篇《天瑞》几乎一字不易地照抄了这段文字,以说明生死气化的道理,为泯灭生死之别、达到生死解脱,提供理论根据。《云笈七签》卷二则以此种世界观,说明太上老君开天经、教示下人的过程:“天地之间,太清之外,不可称计,虚无之里,寂寞无表,无天无地,无阴无阳……”,“百亿变化,浩浩荡荡,无形无象,自然空玄”。“八表之外,渐渐始分,下成微妙,以为世界,而有洪元”。“洪元既判,而有混元。混元一治万劫至于百成,百成亦八十一万年而有太初。太初之时,老君从虚空而下为太初之师,口吐开天经一部四十八万卷”,“以教太初。太初始分别天地,清浊剖判,溟鸿,置立形象……”。“太初既没有而太始。太始之时,老君下为师,口吐太始经一部,教其太始置立天下九十一劫……”。“太始既没有而太素。太素之时,老君下降为师,教示太素以法天下八十一劫……”。“太素既没而有混沌。混沌之时,始有山川,老君下为师,教示混沌以治天下七十二劫……”。“混沌既没而有九宫。九宫之时,老君下为师,口吐乾坤经一部……九宫没后而有元皇。元皇之时,老君下为师,口吐元皇经一部,教元皇治于天下,始有竽化通流,后代以渐成之”。以后渐渐而有伏羲、神农、黄帝……而太上老君作太微经、道戒经、玄藏经等等。
       
  作为一代道教大师,雷思齐也颇受道教此种学风的影响,其论太极也引述和阐发《易纬》或《列子》的“太极浑沦”说。他引述《乾凿度》以上一段话后评论说:由是而观,则易之有太极,而太极也者,特浑沦之寄称尔。太极而上,既有谓易,谓初,谓始,谓素,凡四其称,而至于浑沦而五,故以浑沦为太极,是之谓五太也。是则太极也者,既先含其五于中矣。故天地之数五十有五,而大衍之数五十者,既虚其太极已上之五,而取用于五十之妙也。(《易筮通变·衍数》)这是用《易纬》的说法解释天地之数和大衍之数是一致的。认为所谓太极不过是“浑沦”的一种称谓,但此“浑沦”又处于太易、太初、太始、太素之后的第五种状态,所以雷氏又称太极为“五太”。此太极既已包含“五”数,则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损去此五,即为大衍之数五十,此五十乃太极之五的妙用,所以说“虚其太极已上之五,而取用于五十之妙也”。也就是说,太极之五乃卦象和万事万物的根源,其生化万物的功用就表现在五十之数的变化之中。
       
  那么,卦象或天地万物又是如何形成的呢?雷思齐则引《乾凿度》“易变而为一,一者形变之始”,加以解释。他认为,太极乃阴阳变化的总根源,为生生之本,所谓:“太极者特阴阳变化之宗会焉尔”;“故大衍之五十,先尊其太极不用之一,以为生生之本”。因此,《易纬》说:“易变而为一,一者形变之始也。”此太极之一即形变的开始,其成为形象,则为乾卦阳爻之一画;此一画分而为二,即为坤卦阴爻之二画。有了乾坤二种爻象,便形成了四象与八卦。他进一步指出,此不用之一作为阴阳变易的开端,也是阳爻的开始,其分为二,则生阴爻两仪,此即《系辞》所谓“分而为二以象两”;此一乘以三,则为三才之道,即一卦三画,就是《系辞》所说“挂一以象三”;此一复与四相配合,则为阴阳老少四象。有此四象,则东西南北四方之分,春夏秋冬四时之序,水火木金四行之位(土虚有数而实无其位),河图四十之数,也莫不由此而显示出来,此即所谓“揲之以四,以象四时”。(以上均见《衍数》)可以看出,这是以太极不用之一为卦象的始基,认为两仪、三才、四象、河图八卦都出于此太极之一。雷氏进而以此种观点解释《系辞》文“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认为从太极到八卦的过程,即从不用之一到用以成体的过程:太极之一为画阳爻之始,其分而为二则为两仪,即阴爻之象;此阴阳二爻象,按一阴一阳相配合,各有老少之位,即为四象;阴阳二爻再依三才之道相组合,则成八卦之象(以上见《易筮通变·命蓍》)。
       
  在雷思齐看来,从太极到八卦,乃生数一二三四与天五之虚数相配合,而为成数六七八九的过程,它体现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四,四生五的数学演变法则。所以说:“且太极而两仪,所以四象而八卦,不过生数一二三四,成数六七八九而已。”那么,一二三四五又是怎样演变的呢?雷氏认为,天数始于一,此乃太极之全体,此“一析而二,则太极之分也”。一与二相参为三,即天三,一与三转而为四,即地四。一与四相交相合即为天五。此天地之生数一与五相合而为六,二与五相合而为七,三五为八,四五为九,五五为十。但天五与十在八卦形成的过程中,有其数无其位,所谓“至于五与十,虽有其数,特存虚用,未尝列于卦象之实体者也”,所以河图八卦之数仅为四十。(以上见《易图通变》)照此所说,河图八卦之数及其方位,说到底,不过是太极之一,依从天地之数生成的顺序而演变出来的,充分体现了数学派解《》的特色。
       
  空山先生的太极观,从数的角度寻找世界的普遍联系及其变化规律,丰富和发展了数学派的易学哲学,表现了道教易学深刻的理论思维。首先,他以一而二,二而三,三而四,四而五,及其相互配合而有六七八九十的生成系列,说明阴阳卦象以及四方、四时和天地万物的形成的过程,以数目递增的法则探讨宇宙生成的问题,认为世界的形成乃一后项因前项而有的因果联系的序列,是一由单一向复杂演变的过程。这在道教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其次,此种宇宙生成论,明显地受了《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影响,但他又以一自身的分裂及其“自参”解释“一生二,二生三”的过程,所谓:“由一自分其一以为二,起自为之对,则见其二不见其一矣。其一又自参,出于二之中,故三也。”(《易图通变》)这是对道家“道生一”说的新阐发,含有深刻的辩证思维。第三,空山先生继承了道教推崇《易纬》“太易”说的学风,但又将其从“太上老君开天经”中拉回到哲学上来,借助“太易说”直接论证卦象和宇宙形成的问题,为道教教义提供世界观的依据。这是空山先生对道教哲学的一个贡献。可以说,空山先生的太极说,不仅在道教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在易学哲学史上也占有不可忽视的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