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半真半幻]魏延的人生悲剧
作者:陈 仓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07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魏延以谋反的罪名被诸葛亮设计,借杨仪马岱之手除掉,事实上,魏延谋反案证据不足,魏延死得不明不白,历代史家均存疑惑。《三国演义》里说的最多,流传最广的一句话就是“魏延脑后有反骨,日后必反”。这句话的原创人就是半人半神、半仙半妖的诸葛亮。试想,“总经理”诸葛亮妖言诽谤部下于前,密谋策划于后,“部门经理”魏延自然难得好活,不得好死。
       高鸟栖良木,英雄事明主;就业要找好单位,工作要跟好领导。
       魏延不会找单位,不会挑领导,他先后应聘的三个“单位”都是三国时期不景气的“公司”。他“参加革命工作”遇到的第一个领导刘表把公事和家事弄得一团糟,被曹操骂作猪狗。第二个领导韩玄是个没文化的粗人,水平和能力比魏延低得多,不出人才、效益的单位有什么奔头?第三个领导刘备是个面善心恶的枭雄,刘“董事长”用其勇猛,但基本政策是“限制、利用、改造、防范”,所以,魏延进不了“桃园三结义”的“常委会”,也进不了“五虎上将”的“全体委员会”。原因很简单,魏延爱跳槽,不安心工作。蜀汉大将军们的资历与能力差不多,赵云为什么以“委员”身份享受“常委”待遇呢?赵云历史清白、业绩突出,人缘好,上下左右关系和谐,魏延恰恰相反。刘董事长能容他这个“犯过错误的好同志”,诸葛亮从魏延“参加革命”那天起就反感他,连模样都讨厌,到处诽谤“魏延脑后有反骨,日后必反”。“神仙军师”诸葛亮看相算卦,装神弄鬼的杀伤力是致命的,流言所及,妇孺皆信。诸葛亮以看相诽谤部下,给魏延的悲剧埋下致命的祸根。
       性格决定命运。魏延面恶心善,脾气粗暴,虽然有“善养士卒”的美名,有一定“群众基础”,但他艺高胆大,心高气傲,目中无人,遇事比较情绪化,动不动就翻脸,人际关系十分紧张。他不善于与领导班子成员沟通,不善于与同僚协作,经常对抗上级,顶撞同僚,多次拔剑威胁杨仪,杨仪和大家都没有安全感。诸葛亮死前对他爱跳槽,爱翻脸的毛病非常忧虑,姜维几次借故要杀魏延,杨仪主持工作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收拾魏延,而这一切尽在诸葛亮的借刀杀人的周密部署之中。
       识时务者为俊杰,知趣者不受辱。明白人与人相处必先读懂众人对你的心态和态度,做人要旁观自己,弄清自己的角色,做事要明白自己的处境。魏延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但他工作热情很高,积极谋求立功晋阶,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多年不减退。作为非嫡系“侯”级干部,魏延不懂得高层政治生活中的“含蓄、稳健、严谨、平和、避嫌、客气、客观、自留余地”等基本原则,经常给不信任他的上级领导提合理化建议,不注意方式地批驳与自己关系不和睦的同僚发表的意见,不顾场合地伤同僚的面子,犯下了高级干部不应该犯的错误。魏延做事粗疏,把“直来直去”(实为简单急躁)当优点,不注意细节,在上级面前没大没小,又如随意擅自闯入中军大帐,不小心踏灭老总“命灯”之类犯领导忌讳的事。他的言行经常造成不必要的误会,让人家怀疑他“居心叵测”、“图谋不轨”。
       人贵有自知之明,人有多种活法,立功做官仅为出路之一。魏延如果不实施第四次跳槽,论智慧谋略,他应申请在前线做个不带长的高级参谋,像徐庶一样混日子;论个性,应主动申请转业到非军事机关,到地方工作可以善始善终;论政治背景、历史渊源和人际关系,应以退求安,以年纪大为由申请回后方享受已有的“侯”级待遇,写诗填词,练字绘画,钓鱼登山,养鸟遛狗,自由自在地享受生活,自得其乐。“总经理”诸葛亮一直怀疑并防备他跳槽,魏延既不趁早走人,也不低调自保,悲剧便毫无悬念地发生了!
       [闲话荐自《华商报》2006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