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史料与文物]洛阳上清宫考略
作者:赵 荣

《中国道教》 2001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洛阳北邙上清宫,为中国道教史上首次命名"上清宫"的道教宫观(唐杜光庭《历代崇道记》),还是我国唐代东都第一座国家道教学院崇玄学所在地,是我国道教发展到鼎盛时期所创建的著名宫观之一。成为道观、宗庙和道教学府三位一体的宫殿园林式建筑群。
       

       
  一、圣迹仙踪翠云峰
       

       
  上清宫在东周王城东北十二里,隋唐东都,金中京,元、明、清河南府(今洛阳市老城)北八里邙山翠云峰上,"背邙山之原,面伊洛之流,枕大川,朝少室,挟太行,跨函谷……山川绚丽,云日宣明"(《重建上清宫古迹碑记》。相传春秋时陈国苦县人老聃,在东周任柱下史(又称征藏史)时,曾在此处栖息炼丹。上清宫南二里许的下清宫又名青牛观,是老子炼丹时饲青牛之处,其西侧的山谷叫"青牛峪"。后来,老子离开周朝,骑着青牛,过函谷西去传道。据说,青牛驮着老子离开洛阳时,大吼三声而去,后人管它叫青牛吼峪",指的是从上清宫到下清宫这一带岭峪,为洛阳小八景之一。
       
  自老子肇始,邙山翠云峰已成为圣迹仙踪、紫气笼罩的非凡胜境。
       
  据记载,汉仙人帛和,曾慕名前来翠云峰修真传道。帛和又名护,字仲理,东汉益州巴郡(今四川重庆市喜陵江北岸)人。曾到隆虑山(又名林虑山,今河南林县西)学道,又到五终山炼神丹。后慕名到邙山翠云峰老子炼丹处修道。
       
  帛和发展了老子学说,在洛阳创立了"帛家道",后从洛阳流传到南方。帛和最后在翠云峰辞世,其墓在翠云峰东北。墓碑上写着"真人帛君之表"。墓碑立于晋惠帝永宁二年(公元302年)。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对此曾作过考察,并记录在他的《水经注》中。
       
  帛和之后,张道陵也曾慕名来这里修真。
       
  东汉第一代天师张道陵,沛国丰人,永平二年(公元59年),二十五岁,以直言极谏科中之,拜江州令,谢官归洛阳北邙山,修炼三年"(《汉天师世家》)。张道陵在翠云峰修身养性,修炼大道。他会通老子《道德经》旨义,奠定了他的道教理论。后离邙山到蜀郡鹤鸣山传道,并创五斗米道,成为闻名于世的天师道的始祖。
       
  张道陵在鹤鸣山创五斗米道后,为了发展道众,特立天下"二十四治"("治"为五斗米道的传教点),将洛阳北邙山(翠云峰)列为"二十四治"之一的"邙山治"。说明张道陵对邙山的向往深慕之情。《云笈七签》列邙山为"天下第七十福地",为真人魏伯阳修真处,更显其钟灵神秀,泽惠人世。
       

       
  二、道观、宗庙和学府
       

       
  自李唐王朝与老聃联宗系祖以来,东都邙山翠云峰的地位骤然大增,特置"老子乡"以显示其他望之崇高。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唐高宗下诏洛州长史谯国公许力士,于邙山翠云峰建上清宫以镇鬼。这是东都洛阳敕建上清宫之始。在建庙时,发掘到一方古石案,当时人判断是汉仙人帛和的修真旧址,更引起唐宗的重视,庙建成后,下令设醮行祭。
       
  乾封元年(公元666年),高宗亲自到亳州老君庙(今河南鹿邑县东十里太清宫乡老子故里)向老子致祭,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回朝后,遂下令改洛阳上清宫为太微宫,奉祀太上玄元皇帝。
       
  唐代道教学者韦渠牟,在他所作道教音乐歌曲《步虚词》中说:"那将人世恋,不去上清宫?""上清宫"之名在唐代的影响是很深远的。
       
  终玄宗一代,东都上清宫曾三次"敕建":第一次是在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五月,唐玄宗对大臣们说:"我当年作藩王(临淄王)时,在东都积善里东南隅有一所宅第,应该在这里建玄元庙。"第二次是在第二年(公元741年)正月,玄宗下诏在两京和各州均建一所玄元皇帝庙,并设置崇玄学。第三次,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正月,玄宗又下诏在东京积善里旧邸建玄元庙(《旧唐书》)。
       
  玄宗仿其父睿宗,洛阳修业坊的宅第舍为景云观的做法,也将自己在洛阳积善里的旧宅,一而再地下诏建玄元庙,可见玄宗对玄元庙的选址很重视。玄宗之所以把玄元庙建在他的旧邸,因为积善里在东都皇城端门之南、定鼎门街西第一街第一坊,他的旧邸,临着大街,庙设于此,同皇宫隔洛水相望,更显得声望威重,这是玄宗的本意。但东都洛阳玄元庙,既没有在玄宗旧邸创建,也没有在城内另建它处,而终究是在邙山上清宫原处重建。看来,玄宗的二道诏文,只是空诏一道,没有施行。
       
  玄宗时,重建后的上清宫仍坐北面南,正名曰玄元皇帝庙,简称玄元庙。天宝二年(公元743年)改名太微宫。其建筑规模与西京长安玄元庙(后改名太清宫)相同。为一座辉煌壮观的宫殿式园林建筑群,雄踞于邙山翠云峰之颠。
       
  玄元庙主体大殿,为大十二开间,中有四根绞龙柱顶天立地。殿基高敞,庄严肃穆。歇山斗拱,飞檐重迭,碧瓦覆顶,风筝檐挂。大殿前后门,各有两列石阶,均可登级而上,进入殿内。
       
  玄元庙山门上额书"琼华"二字,东门上额书"九灵",西门上额书"三清"。宫之东侧建有御斋院,西侧建有公卿斋院,供道士迎宾、住宿之用。"宫垣之内,松林连接,以象仙居。"大殿后洞府深邃,洞府之上建有高耸入云的斋坛。
       
  "琼华"门外,两边矗立着耸天铜柱,一气通天,华光四射,甚为雄壮。
       
  玄元庙落成之后,玄宗立即下诏享玄元皇帝于新庙,并命有关官署定玄元皇帝告享时所奏乐。玄宗审查批示了太常寺卿所奏降神用的《混成之乐》和送神用的《太乙之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九月,诏天下 两京玄元庙,改为"太上玄元皇帝宫",简称玄元宫。
       
  玄宗为使道教信仰制度化,为培养高级道教人材,把道教典籍列入大唐高等教育的教材。开元"二十九年春正月丁丑,制两京(玄元庙)各置崇玄学,置生徒,令习《老子》、《庄子》、《列子》、《文中子》,每年准明经例考试"。天宝元年二月丙申,"崇玄学置博士助教各一员,学生一百人"。二年正月丙辰,"两京崇玄学改为崇玄馆,博士为学士,助教为直学士"。还置大学士一人,以宰相为之,统领两京玄元宫及道院事。不久,又改崇玄学为通学,博士曰道德博士。通玄学师生的待遇与国子学(国立大学)相同。从天宝二年到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仅东都邙山玄元宫的崇玄学,为唐帝国培养了一千三百名高级人材。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奉诏缮写了大内所藏道藏《三洞琼纲》五千七百卷,分别藏东西京太清、太微宫及各州紫极宫,并令诵持《旧唐书》)。他们为保存和传播道教文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为了使大唐帝国皇帝的列祖列宗直接与"大圣祖"同受太微宫荐献之享,玄宗在天宝八年六月,对高祖、太宗、高宗、中宗和睿宗五个皇帝封为"大圣皇帝"。在"大圣皇帝"称号之前依次加谥号为"神尧"、"文武"、"天皇"、"孝和"和"玄贞"之名,时称为"五圣"。接着,命内供奉吴道子将"五圣"真容绘在太微宫大殿正壁上。这座道教宫观严然成为一所皇家宗庙了。
       
  天宝九年(公元750年),玄宗下诏"自今后,每亲告献,太清、太微宫改为朝献,有司行事为荐献"。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又下诏(太清、太微两宫)"每岁四时及腊修庙献之礼"。两京道宫,由于皇帝的重视,在国家生活中占据有一定的地位。东都太微宫虽位在北邙,山路坎坷崎岖,但由于它的地位隆崇,所以依照常规,斋醮祭献,奉祀不衰。
       
  玄宗之后,这座道观,宗庙二位一体的太微宫(上清宫),仍然起着支配唐王朝宗教、宗庙活动的作用。尽管在穆宗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分司东都官库部员外郎李渤上奏说:"太微宫神主,请附于太庙"(《旧唐书》)。但没有付出实施,主要原因是国家经济不支,无力修复已被安史之乱破坏的中宗(公元705-710年)创建的宗庙,只好暂时置于太微宫。所以,到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中书、门下省上奏:"太微宫新造小屋藏神主"。到会昌六年(公元846年)太常寺博士郑路大胆上奏:"东都太微宫神主二十座,奏请瘗(埋藏)于宫空闲之地"。从此,东都太微宫成为名副其实的道教宫观。老子这位被奉为唐王朝福祚神明的权威性哲人,在唐王朝两个多世纪的宗教崇祀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几乎成了皇帝唯一的精神支柱。武宗会昌末年,尽管宦官可以左右着皇帝,朝臣可以请奏埋神主,而老子的偶像崇拜仍一如既往,朝祭不衰。所以,东都太微宫不论国家形势怎么样变化,无论道佛二教因朝廷的好否时升时沉,也无论安史叛乱、伪燕都洛,即或是黄巢率起义军取道东都、西攻长安,这座道教宫观都被安安全全地保存了下来。
       
  由于东都太微宫,在唐王朝的政治生活和宗教文化传播中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对后代朝廷的政治有着密不可分的作用。所以到唐末,太微宫成为至高无上的荣誉官衔:"太微宫使"。虽为虚名桂冠,但还只有宰相配兼呢。哀帝时(公元905-907年),同平章事(宰相)柳粲和裴枢,曾先后弃兼太微宫使。这个做法,始自宰相柳粲。
       
  自农民起义军的叛徒朱全忠投降唐朝以后,他拥兵自重,后来尾大不掉,挟唐昭帝迁都洛阳。朝廷对洛阳大兴土木修建宫殿之时,还把太微宫列入特殊拟建项目。下列四则奏章均录自《旧唐书·哀帝纪》:
       
  "天二年(公元905年)四月癸卯,太清宫使柳粲奏:修上清宫毕,请改为太清宫。从之。"
       
  "五月己巳,太清宫使柳粲奏:近敕改易宫殿门名,窃以玄元皇帝庙,西京曰太清宫,东京曰太微宫。其太清宫请复为太微宫,臣便给入官阶。从之。"
       
  "六月辛卯,太微宫使柳粲奏:前使裴枢充宫使日,权奏请玄元观为太清宫,又别奏东京弘道宫为太清宫,至今未有制置。伏以今年十月九日陛下亲事南*;,先谒圣祖庙,弘道观既未修葺,玄元观又在北山,若车驾出城,礼非便稳。今欲只留北邙山老君庙(今下清宫)一所,其玄元观请拆入都城,于清化坊内建置太微宫,以备车驾行事。从之。"
       
  "(六月)丙午,全忠奏:得宰相柳粲记事,欲拆北邙山玄元观移入都内,于清化坊取旧昭明寺基,建置太微宫,准备十月九日南郊行事。缘延资库盐铁并无物力,令臣商量者。臣己牒判六军诸卫张全义指挥工作讫。优诏嘉之。"
       
  这四则奏章,已清楚地说明太微宫的政治地位何等重要!在当时国家形势极不安定的情况下,可以说权臣们无暇顾及这件事,表面文章竟然大作特作,就连朱全忠都很重视迁建太微宫,可以想见这座道观成了国家政治安定的标志,无怪乎宰臣接连上奏,要求拆迁重建。事实上,在短短的四个月中,要想完竣上下浩大的拆建工程,是不可能的。再加上一个重要因素是"延资库盐铁并无物力"。尽管权臣朱全忠"牒判六军诸卫张全义指挥工作",终于是两奏空文,付于纸上,而太微宫依然矗立在北邙翠云峰上。
       
  哀帝天四年(公元907年)四月,朱全忠篡唐称帝,国号梁,建都东京汴梁,称洛阳为西都。因朱全忠崇佛抑道,五月下诏"废雍州(长安)太清宫,改西都(洛阳)太微宫、亳州(今南鹿邑县)太清宫皆为观,诸州紫极宫皆为老君庙",并"诏废道录司,存僧录司"(《旧五代史·梁书》)。
       
  后唐庄宗同光元年(公元923年),庄宗移都洛阳,即恢复太微宫之名。后曾一度改太微宫为太清宫,并恢复晚唐"太清宫使"之荣衔。本年,行台左丞相豆卢革,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太清宫使。不久,又改太清宫为太微宫。明宗长兴元年(公元930年),宰相冯道充太微宫使。末帝应顺元年(公元934年),左仆射、门下侍郎平章事、监修国史的李愚,加特进、充太微宫使。末帝清泰二年(公元935年),宰相卢文纪兼太微宫使(《旧五代史·唐书》)。
       
  后唐的四位宰相,充任太微宫使荣衔,足见洛阳太微宫,在后唐一代政治地位之高了。拟定太微宫每年五荐献的崇礼。从礼仪上讲,高出太庙、郊坛之上,就连朝廷皇帝、皇后去世上谥号,也要首先派朝官到邙山告太微宫,其次才是太庙。后唐用太微宫的宗教、宗庙的仪礼,来安全社会、稳定民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宋太祖、太宗兄弟,生于洛阳夹马营,早年对太微宫的情况,是十分了解的。太祖时又改称上清宫。有一次,宋太祖驾幸西京洛阳,遇到了阴雨天,特派随驾官冒雨到上清宫告庙祈晴。宋太宗十分仰慕上清宫,于至道元年(公元995年)正月,特下诏于东京汴梁城宋门里仿建洛阳上清宫。天下名山建有"上清宫"的道观就是从此时开始的。
       
  宋真宗和唐玄宗一样极力崇拜道教,把道教推到国教地位,使我国道教又一次发展到鼎盛期。他于景德元年(公元1004-1008年)曾三次驾幸上清宫,是因为诚羡哲人老子的至道大德和上清宫的建筑、绘画及雕刻等艺术。宋徽宗也十分崇信道教,这位历史上有名的道君皇帝,曾下诏在太学设《道德经》、《庄子》博士的同时,又将洛阳上清宫收归中央秘书省领辖(《宋史》)。宋钦宗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人发动了大规模的宋金中原大战,洛阳上清宫受到了相当严重的影响。经历了四个半世纪的道教宫观,因唐宋两代推崇道教,中原的道教文化,通过洛阳上清宫发挥了辐射作用。在中国道教史上,有如此多功能的道教宫观,恐怕是绝无仅有的。
       
  金代,定洛阳为中京。由于战争的破坏,洛阳城已龟缩到隋唐东都皇城、宫城和东外郭城的一角,估计城池的面积不足隋唐时洛阳城的二十五分之一。但昔日的政治风韵、经济流势、文化遗音似乎仍回荡在小小的洛阳城上空。凡赴任官吏,来往商人,传道名士,路经洛阳的,无不驻足凭吊,感慨系之。
       
  洛阳在金代统治中原后,流传的是河南汲县人萧抱珍创立的"太乙数"。
       
  金世宗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四月,在陕西户县刘蒋村传道的王重阳,启行到山东传道。五月,过洛阳时,曾北上邙山上清宫瞻仰圣迹,兴致昂然,特作《题上清宫壁》诗一首:
       
  丘谭王风捉马刘,昆嵛顶上打玉球。
       
  你还般在寰海内,赢得三千八百筹。
       
  这是一首预言诗。预示他到山东要"捉"到弟子"丘谭马刘"。题诗后,王重阳即离开上清宫,以乞讨的方式前赴山东。
       
  二年后,王重阳在山东度了七个弟子,即带领其中四个弟子,在返回关中途中,于大定十年(公元1170年)正月,在开封去世,享年五十八岁。
       
  王重阳弟子刘长生与谭长真一同到洛阳,各住一庙,修真传道。谭长真住洛阳南朝元宫(即今西霞宫),大定二十五年(公元1185年)羽化于此,享年六十二岁。创全真道南无派。
       
  刘长生住洛阳北土地庙,四年后,又迁住洛阳城东北的云溪洞。创全真道随山派。
       
  金大定十五年(公元1175年)夏,王重阳唯一的女弟子,原马丹阳妻、清净散人孙不二,西入函谷关,祭奠祖师王重阳后,东返洛阳,住城东北二里的凤仙姑洞。金大定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羽化于此,享年六十三岁。创全真道清净派。
       
  王重阳的另一弟子邱长春,据考也因慕名洛阳上清宫,到过洛阳,并在洛阳嵩山传过道。又据元代梁宜的《嵩阳崇福宫修建碑》(今存)所载,邱长春的大弟子乔静虚于公元1242年住持崇福宫,乔传弟子周志谨,周传弟子罗道全。还有邱长春的另一弟子宋德方的弟子秦志安也曾在嵩山少室传道。
       

       
  三、上清宫的"四绝"艺术
       

       
  洛阳北邙上清宫,历太微宫、玄元皇帝庙(简称玄元庙》、太上玄元皇帝宫(简称玄元宫)、玄元观等名称。北宋以来,又称"上清宫",是一座宫殿式园林建筑群,具有道观、学府、宗庙特点。在我国建筑史上,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而尤为可观的是名传千古的"四绝"艺术了。
       
  1"塑圣"杨惠之的石雕
       
  玄元庙于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建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玄宗下诏享玄元皇帝老子于新庙。所谓新庙,实是在上清宫原址的重建。玄元皇帝不是木牌位,而一尊太白山石雕像,头戴冕旒,身著衮袍,壮严肃穆。这尊雕像是雕塑大师杨惠之雕刻的。左边配雕的石像有文宣王孔子,还有道教四位真人:庄子、文子、列子和庚桑子;右边配雕的石像有玄宗自己和宰相李林甫,这些配像都是朱衣朝服,形如真人,栩栩如生。
       
  杨惠之是开元时期著名的雕塑家,在我国雕塑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就雕刻技术而论,仅次于东晋雕塑家、画家戴逵,曾著有《塑诀》一书传世。
       
  2"画圣"吴道子的绘画
       
  玄元庙竣工后,玄宗即诏内供奉吴道子在宫壁上绘出《老子化胡经》故事。这是一组幻想连环画,吴道子运用《老子化胡经》文字资料,发挥想象,濡染笔墨,生动逼真地把道教教主老子,教化佛徒的经历跃然壁上,起到了道教为道佛之祖的宣传作用。
       
  玄宗于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六月,对高祖及其以下五个帝王,封为"大圣皇帝"之后,即下诏内供奉吴道子,将"五圣"真容画在玄元庙大殿正壁上,将文武千官仪列左右,更以锦秀河山作为背衬,这就是名垂画史的《五圣千官图》。玄元庙吴道子之两幅大型壁画,当时就有人评价说"丹青绝妙,古今无比"(唐·康骈《剧谈录》)。
       
  3"诗圣"杜甫的诗
       
  玄元庙吴道子的《五圣千官图》绘成之后,一时轰动洛阳城,来观赏的人络绎不绝。大诗人杜甫于天宝八年冬至这一天,也慕名登临游赏,一时诗兴大发,写了一首长诗《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
       
  配极玄都,凭高禁长。
       
  守祧严具礼,掌节镇非常。
       
  碧瓦初寒外,金茎一气旁。
       
  山河扶绣户,日月近雕梁。
       
  仙李蟠根大,猗兰奕叶光。
       
  世家遗旧史,道德付今王。
       
  画手看前辈,吴生远擅场。
       
  森罗移地轴,妙绝动宫墙。
       
  五圣联龙衮,千官列雁行。
       
  冕旒俱秀发,旌旆尽飞扬。
       
  翠柏深留景,红梨回得霜。
       
  风筝吹玉柱,露井冻银床。
       
  身退卑周室,经传拱汉皇。
       
  谷神如不死,养拙更何方?
       
  这是诗圣杜甫在洛阳的一篇佳作。由于本诗的传诵。画圣吴道子的《五圣千官图》得以流传,玄元皇帝庙的建筑风貌有了珍贵的文字记述。就连这个偌大的宫庙,也暗含了诗人的讽刺观点。诗的前八句记述了庙的规制尊严壮丽;次四句叙庙祀老子之由;次八句描写吴道子画的精工。其中"移地轴"写山水逼真;"动宫墙"使殿宇生色;千官、旌旆说扈从仪仗,威风森严。次四句写庙的冬色;末四句,追论老子,含讽刺唐王朝渎祀之不经。全首"诗句清丽奇伟,势欲飞动,可与吴生画手,并绝古今"(汪道昆语)。诗圣、画圣、塑圣、作品并世,辉耀古都,真可谓大唐玄元庙艺术三绝了。
       
  4"天下第一画手"武宗元的壁画
       
  这座中原著名的大道观,历经七朝(唐、五代、宋)三十五个帝王之后,到了北宋,宋太宗因慕上清宫之建筑艺术,特下诏拟建上清宫于都城宋门内。真宗(公元998-1022年)时,由于皇帝极崇道教,朝野上下,道风大盛,使这座西京历史名观,重新展示了它的道教丰姿约容,奇伟壮观的建筑,流光溢彩的壁画,赢得了这位道士皇帝数次驾幸,流连忘返。
       
  就在宋真宗对洛阳上清宫钦慕已极之时,洛阳青年宗教画名手武宗元,在上清宫另一宫壁画了一幅大型神仙群像《三十六天帝》。其中一天帝叫《赤明和阳天帝》,就暗中画了宋太宗(真宗之父》的肖像。按照封建王朝顺应五行次序,宋朝是以火命得天下的,所以,用"赤火"来映射宋朝。有一次,宋真宗率朝官到山西祭河神,回朝时,经过洛阳,特驾幸上清宫,在观瞻时,忽然见到太宗肖像,十分惊奇地说:"此真先帝也!"于是,命朝臣焚香,亲自跪拜。在画像前,凝视了很长时间。随驾宰相张士逊曾写诗记其事,其中有一句说"曾此焚香动圣容"。
       
  武宗元,字总之,河南白波《今洛阳孟津县白波》人。官至虞曹外郎。家世读书,而宗元特别喜欢绘画,尤其擅长于道、释宗教画。青少年时,经常到洛阳浏览道观佛寺保存下来的唐、五代名家壁画,潜心学习,所以他的笔法兼备曹仲达和吴道子两家的特长(世传"曹衣出水"、"吴带当风")。自武宗元北邙上清宫《赤明和阳天帝》得到真宗皇帝赞誉的事一传出,几乎誉满天下。
       
  大中祥符初年(公元1008年),真宗下诏在东京汴梁修建了玉清昭应宫,召募天下名流来图画殿庑各壁。参加应召的有三千人之多,而能中选的有一百多人,测试结果,武宗元为第一。即任宗元为左部之长,负责玉清昭应宫左部宫壁的绘画。从此,武宗元的名声更大。
       
  洛阳上清宫自从唐代那"三圣"的"三绝"传世之后,再加上宋代武宗元的举世杰作,堪称"四绝"了。于是,天下丹青名手、道士僧众,前来拜慕观光的不计其数。
       
  宋真宗是洛阳上清宫最虔诚的顶礼膜拜者。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真宗幸华山,回驾西京洛阳,又幸上清宫。真宗认真地欣赏了上清宫各殿壁画。尤其吴道子在主殿和两廓的壁画保存完好,真宗爱其笔迹,命随驾画工遍览临摩,有负艺者,耻以为不及。不久,皇帝下诏修葺上清宫,前"负艺者"借此机会请求尽漫壁更画。于是上清宫唐吴、宋武等的举世名作遂全部被毁掉。据说,当拆毁时,有人把那完整的部分收藏收来,作为国家珍宝。到南宋孝宗年间(公元1163-1189年),学者胡仔曾见到这些被铲下来的珍贵艺术品,感叹异常,并在《苕溪渔隐丛话》一书中,记载了这件事。
       
  在我国道教史上,甚至文化史上,像洛阳上清宫这样有价值的艺术丛汇,也是不多见的。
       

       
  四、上清宫的重建、现状与开发
       

       
  金代,洛阳虽定为中京,但事实上地位已降为一般的"路"、"府"。更为明显的是,洛阳的道教已转为民间信仰。洛阳先流传的是河南汲县人萧抱珍创立的"太乙教",后被王重阳所传的"全真道"代替。上清宫是经这两教的教徒作了规模不大的修整,才得以保存下来,但远非旧貌可比。
       
  延至元代,元世祖和元武宗对全真道"的"五祖"、"七真"都先后一一加封,但因上清宫不属于开创教派的祖庭,所以,仅为一般的道徒传教场所。
       
  明朝嘉靖(公元1522-1567年)前的四百年间,上清宫屡颓屡修,从未间断。后来嘉靖皇帝大倡道教,上清宫获得了大规模重建,于是,一座宫殿式园林建筑群,再一次雄踞于邙山翠云峰之巅。
       
  明嘉靖皇帝崇信道教,上行下效。洛阳的伊王仰体圣上之意,表现出他在洛阳弘扬道教的政绩,先行修建道观,上清宫就是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四月落成的,恢宏壮丽,煊赫堂皇。
       
  重建后的上清宫,从南面戏楼到后殿长150米,东西宫垣相距100米。中轴主建筑有四重大殿,依次是初进院为"四帅殿"(祀马、赵、温、岳四帅)四楹,其两侧配殿东西相对为"灵官殿"、"玄坛殿"(祀财神赵公元帅)各三楹;二进院为"老君殿"三楹,梁柱及瓦皆铁范所为,人称"铁瓦殿"。是洛阳伊王妃方氏捐资为之。"老君殿"前东西侧为钟、鼓楼各一座,重檐八角、雕梁画柱;三进院为"三清殿"五楹,为斗拱飞檐、金碧琉璃瓦覆顶,人称"琉璃殿"。三清殿东西配殿为"王母殿"(祀王母娘娘)、"火神殿"(祀祝融)各三楹。老君殿和三清殿前两侧各建有塔形焚香炉一座;四进院为翠云洞,又名救苦洞,为青砖箍成三窟,进10米,宽3米,一明两窗。洞窟中门上额为一块青石镶嵌,中刻三个一尺见方的大字"翠云洞"。
       
  中窟主祀"太阳真君孝道明王",号灵宝真人,又名"灵宝救苦天尊"。其两旁配祀十殿阎君。从中窟内左右对开两个侧门,进西侧门为西窟,为道房,由中窟东侧门进入东窟,再由东窟东北角角门拾级而上,经东耳房可达翠云洞之顶,上建玉帝大殿(俗称玉皇阁)三楹,高耸壮观。殿西侧有西耳房与东耳房相对,为道房。殿前为青砖铺成的平地,边缘为女墙围护。南墙为南天门,可登上远眺,洛城景色尽收眼底,嵩山、龙门也如在眼前。翠云洞前东西两侧为寮房各三楹。寮房之后,各有道房十余间。宫垣之内,有柏树近400株,其它果木杂树千余株。葱茏蓊郁,俨然有唐代"洞府香林处,斋坛云汉边"的风貌。山门外五十米处还修有一个高大的舞楼。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老君圣诞和"三元节"都有大型庙会,会期三天,非常热闹。
       
  重建后的上清宫,布局严整,格致规范。主体大殿,仍为道教教主老君所设,体现了这座道观奉祀道教尊神的传统。各大殿所塑神像和殿壁绘画,均出自洛阳名手,继承了传统的道教塑画技艺,具有明代风格。
       
  此后,上清宫官修民葺,均陆续载之于碑。明清以来,凡是宦洛名人,经洛墨客,游洛道士,甚至名商大贾、落魄文人,都要慕名登临上清宫,写诗属文来发抒自己的感慨,并铭石刻碑,或碣镶于宫壁,或碑树于宫院,墨宝流芳,永作纪念。还有达官贵显捐资修葺,甚至一次就捐置香火地八百亩。上清宫仅香火地就有一千五百亩左右。这些地为修这座庙观和维持道士的生活而长期租给农民耕种。自清末及民国中叶,住持道士将大部分土地卖掉,仅余120亩;庙内的古柏,也被不法道士砍伐变卖殆尽。直到本世纪四十年代,住持道士将余下的120亩地捐给三个地方小学办教育,这些土地真正起到了作用。
       
  上清宫的碑碣,不仅是道观的历史见证,而且保存了珍贵的自然变异(地震、水旱等)和社会重大事件(农民起义、土匪扰乱等)的史实记录,它对研究洛阳地方史有重要的档案价值。
       
  上清宫自明代重建,又经历了四百年,到本世纪四十年代中期,日寇侵犯洛阳,因其地处洛阳邙山制高点,为战略要地,故遭到日寇飞机的狂轰滥炸和炮击,致使全部建筑受损,部分大殿被毁。残存的上清宫,成为日寇侵华的罪证之一。四十年代末期,国内战争继起,上清宫更遭到国民党军队修筑工事的破坏,前三个院落的主殿、配殿至此全部拆除(只有民国年间,当地群众积资在老君殿前增修的诸葛殿三楹,未拆),后院的东西寮房、翠云洞和玉皇殿已是千洞万眼,处于风雨飘摇中,庙院的杂树也遭到趁火打劫的奸民砍伐盗卖。整个宫院,础石裸露,碑仆壁圮,瓦砾成堆,蓬蒿丛生,沟壕纵横,尽管如此,幸赖住持道士的募化修整,精心爱护,这座古道观终于没有遭到彻底泯灭完全废毁、荡然无存的厄运。
       
  建国后,根据党的宗教政策,上清宫受到洛阳市人民政府的重视,列为省重点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并拨出专款修缮了东西寮房和玉皇阁。"文革"中,神龛神像全毁掉,宫院中的石碑部分遭到破坏。
       
  改革开放后,住持道士师维新在生活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恢复了玉皇阁和救苦洞的全部神像。师道长羽化后,十年来,上清宫一直维持着狭小的旧貌,虽为开放庙观,而与开放的气氛很不协调,很多游人和信众,面对残余的后殿和空旷荒芜的庙院,十分感慨。
       
  洛阳,作为中国历史上无与伦比的十三朝古都,已对外开放。历届牡丹花会的举办,已显示出这座古城新貌的综合性效能,发挥出相当可观的作用,但十三朝古都洛阳的潜在文化优势,还远远没有发掘出来。洛阳北邙旅游线的开发相当重要。以上清宫为重心,西有博物馆,东有吕祖庙,南有下清宫,再向西有新安的函谷关。可以说,围绕古都洛阳的东、南线为佛教文化,西、北线为道教文化,而老城周公庙、府县文庙、孔子入周问礼碑、西关社稷坛等是儒家文化的标志。这三方面构成我国历史文明的全部内容。开始,它们都以各自的形态先后出现在古都洛阳,继而又互相渗透,最后融泄成难以析离的河洛文化,成为人类文明的策源地之一。
       
  有志之士已酝酿斥巨资无私修复上清宫,在不久的将来,一座金碧辉煌五进院落的大道观,将落成在北邙山翠云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