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道教论坛]吕洞宾在教育基本理论上的主张
作者:李永贤

《中国道教》 2001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一)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就是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和规定。人们的教育活动不是无意义的、盲目的,而是自觉的、有目的的。道教教育也毫不例外,其理论核心是神仙崇拜,认为人人都可以通过修炼而成仙。道教徒汲汲追求的最高目标就是:延年益寿,长生不死,羽化成仙。吕洞宾以道为主,兼融儒、释,提出了学"道"、长生成仙的教育目的。
       
  1学"道"
       
  吕洞宾继承老庄之说,把"道"视为宇宙万物的总根源。他说:"道之一字,为天地之秘机,为阴阳之精萃,立极宇宙,开化古今,至微至隐,无形无名,肇造化之象,祖万物之根。""况夫道者,扩之包乎天地,收之摄于毫末;千言万语,万竟其端;篇章寸简,可通其微。"可见,"道"包罗万象,细大不捐,由它生出阴阳二气,然后由此二气演化衍生出世间种种万物。而且,作为万物之根的"道"无处不及,无时不在,天地日月,人物山川,无不体载,无不承受。既然如此,那么"道"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最高境界。
       
  吕洞宾还进一步论证了"道"与"言"的关系。老子曾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在老子那里,"道"是一个玄妙至奥的、贯穿于生活的实物中的至理,不可言状,只可意会。吕洞宾也继承了这一思想,认为"道之出口,淡乎无味。""大道无言,至言无文。言而文,文也,非天下之至言;道而言言,非天下之至道。道原无所庸于言,言原无所事于文,文以文其言,言以言其文。"既然至道无言,至道不可道,那么"道何与乎?言何为乎?文何用乎?"吕洞宾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言无文,不足以行远;道匪言,不能以传世。传道其必有事于言,言传其必有取于文。"也就是说,"道"要传之于后世,传之于芸芸众生,那就必须借助于"言"与"文",否则道隐无法传世。"昔儒家有语类,释氏有语录,皆学者录其师之答问,片言只字,不欲遗忘,以为学问之助。"吕洞宾认为,如同儒、释一样,道教要施以正确的教育,也要借助于一定的语言文字。所以,为了修"道"之士的学习,为了真"道"得以传于后世,"言"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所必要。这并不与老子最初的见解矛盾,而正反映了道教当时意欲扩张自己的势力,扩大自己教育范围的历史现实。吕洞宾进一步解释,之所以历来执"道"者都主张"不言"、"不道",这是因为有些"文靡蔓,其为文也失实道而言,而言虚浮。其为言也无物,以无物之言言道,道反以言而隐,……道未尝不可言,所恶乎言者,畔道之言;所恶乎文者,离经之文。文而离经,至言晦矣;言而畔道,至道隐矣。"以至于导致"天下大道不明"。在这里,吕洞宾清楚地指明,"道"并不是绝对不可言、不可文的,而是由于世人众生的言文虚浮不实,有违于"道",致使"圣言莫行,大道阏塞",同时,也使那些圣人、道人,至真之人都慎言、忌言,更加谨慎地用心去悟"道",从而获真实之"道",免于虚华浮躁。所以,他在自己以言作文的同时,也告诫众生"毋徒以予言为文,……亦毋徒以予言求道,而窥吾道于语言文字之中。"11
       
  "道"虽然如此玄妙至奥,但并不是不可求的。吕洞宾自言:"上古神仙诸佛,也是人修得。"12"莫道大道人难得,自是功夫不到头。"13可见,"道"并非虚无缥缈、无法悟得。他要求修行之士,"苦志苦为,既进复进;苦不辞苦,进不辞进。"14"领悟于心,身体之,力行之。"15只有如此勤学苦悟,躬体力行,才能了悟此"道"。吕洞宾又言:"道者,以诚而入"16,"行道无有难易之分,而一贯之曰诚。"17"学道者不诚,则虚妄不实,是以诚之为贵。"18这就要求学"道"者不仅要身体力行,吃苦耐劳,而且要清心寡欲,至真至诚,专心一致,持之有恒。这样,才有可能得"道"。
       
  2长生成仙
       
  唐以后,道教十分昌盛,道教徒不仅为了消灾纳福,还希祈长生成仙。吕洞宾认为,所谓神仙,并不是虚无缥缈、高不可攀的,只要悉心修持,人人都可以长生成仙,超凡入圣。他说:"莫道神仙无学处,古今多少上升人。"19"人人会饮长生酒,个个能成不死夫。"20但是,"人死为鬼,道成为仙,……惟人可以为鬼,可以为仙。少年不修,恣情纵意,病死为鬼;知之修炼,超凡入圣,脱质为仙。"21在这里,吕洞宾认为人可以为鬼,也可以成仙,关键在于人的主观努力,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他要求修"道"之士专精勤久地悟"道",坚持不懈地修炼,这样才能长生成仙。吕洞宾也承认,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资质差异,但他认为这并不影响人们求"道"。是故"上士悟之以几神,中士修之以入道,下士得之以延年。"22可见,上士固然资质聪慧,专精求"道",苦志修行,自然能成为神仙;而中下之士,只要用心悟"道",并身体力行,也可以入道而延年益寿。
       
  吕洞宾还进一步告诉芸芸众生,道教之门,实无异闻异事,那些所谓异闻异事,只是凡人之见。神仙也与凡人一样,有五官四体,也讲忠孝仁义。他多次告诫修"道"之士:"欲修仙道,先修人道。人道不修,仙道远矣。"23这里所说的"人道"即言行合于天地,事事秉一诚意,必须"一言而弗合于天地,弗言也;一行弗合于天地,弗行也。"24想要长生成仙,先要修此"人道"。在此,吕洞宾把长生成仙与日常做人紧密联系起来,一方面给修"道"之士提出更大的希望,指明努力方向。另一方面也能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真诚相待,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然而,古今追求长生成仙者甚多,而芸芸众生却多数不得长生成仙,原因何在?吕洞宾认为,一方面,世人虽然意欲长生成仙,却又贪图名利钱财和人间欢娱,他们内心浮躁不清净,溺身于孽海之中而不自知,犹如大梦不醒。因为这些"愚徒死恋色和财,所以神仙不肯召。"25另一方面,有些学"道"之士,虽亦勤心苦志,行持已久,但他不去拜师求真,结果"法不合道,多闻强识,小法旁门"26,仍不免于疾病死亡。由此看来,欲长生成仙,必须清心寡欲,勤体苦志,而且要访求名师指点迷津。
       
  正是在这种长生成仙可学可致的理论基础之上,吕洞宾把教育所要培养的最高目标称为"至人"、"真人"。他多次论述"至人"、"真人"的特点:
       
  睹如不睹,闻而不闻,冲漠无朕,常清常静,不为时迁,不与物竞。B27
       
  若闻似不闻,即是成道时;若有似不有,大道成已久。28
       
  知而无知,而无不知。无所不知,而实无知,是谓得道。29可见,吕洞宾认为,"至人"、"真人"应该达到清净无为、不为物累、不为时迁、大智若愚的境界。一旦达到这一境界,则"天为之宰,地为之摄,人物幽明,咸会诸极,运化古今,而无辙迹,主持劫会,而无端倪,圣不可圣,神不可神。"30实际上,这"至人"、"真人"就是驾驶宇宙四方的神仙,他们具有无限的智慧和创造力。
       

       
  (二)教育作用
       

       
  吕洞宾对教育作用的认识,与他对人性的认识是不可分割的。他认为,人生之初,本来就禀赋有种种善根和孝悌、四端、五行、忠信、和逊等品质,"夫人之生,善性根焉,孝悌钟焉,四端正焉,五行范焉,忠信胚焉,和逊传焉。"31可见,此时大道全纯,固在人身。尽管如此,但人与人资禀不齐,如果接受正确的教育,则"愚可以智,浊可以清。"32如果接受不正确的教育,那么,人们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只知竞竞相趋,追名逐利,陷溺于苦海之中却不知修行大道。他们驰骛于有为之境,如久处于昏梦之中,沉迷不醒,是因为"世间无物可开怀"33,也就是说,世间的荣华富贵不能使众生脱离苦海,所以不得开怀。在这种环境之中,人所固有的那些善端逐渐被身外的浮华之物蒙蔽起来,久而久之,人们就忘其根本之性,误入旁门邪道,丧死败乱。一方面,吕洞宾主张能过那些朗然独觉的体"道"圣人,扫除那些令人沉迷的虚浮之物;另一方面,他认为,自古及今,没有人不接受教育却能顺利成才的,所以要求人们必须接受正确的教育,勤心苦志地修行大"道"。他打了一个比喻说,人接受教育的过程,"譬如磨镜,尘垢既去,透体光莹。"34也就是说,接受教育,勤心苦志地修炼,可以逐渐把那些蒙蔽善性的浮华之物除去,人性也便"透体光莹",复归于初真了。
       
  吕洞宾认为,教育对于个体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师承钟离权,认为"纯阴而 无阳者,鬼也;纯阳而无阴者,仙也;阴阳相杂者,人也。"35人处于天地之间,承负阴阳二气,可以为鬼,可以成仙。如果接受教育,修心养性,持之以恒,则可以成仙,而那些放荡无节、恣行遂欲之人,则不能摆脱疾病死亡,只能做鬼。我们认为,通过修炼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而要成为神仙则是一种愿望。但他告诉芸芸众生,只有接受正确的教育,才能走上正确的道路,并最终有所建树,这是应该肯定的。在这里,吕洞宾一方面承认人具有可塑性,另一方面更强调教育对个性发展的重要作用。这两点均符合现代教育理论。
       

       
  (三)教育对象
       

       
  教育对象问题,也就是什么人可以和应该接受教育的问题。这是许多教育家都关注的问题。
       
  与原始道教以劳动群众和中小地主为教育对象相比,南北朝、隋唐时期的道教受统治阶级的几度扶植,更接近上层社会。为了扩大教育范围,吕洞宾践履其"愿度尽世之众人"的宏愿,主张教育要深入到下层社会,"务使愚夫愚妇,皆知修省,归依正道,了脱生死,出离苦趣。"36他认为:
       
  真至道,不择人,岂论高低富与贵。37
       
  不亲富贵,不疏贫,只要心坚。38
       
  人人有分,个个有缘,亦无择人而授之理。然虽不问高低贫富,亦必要辨一片诚心来求。即如帝子王孙之富贵,若学道,必须屏去繁华世态,出去万缘杂念,虚衷苦心以相求,方可语于至道。苟非其人,决不轻传。39显然,吕洞宾对待一切教育对象都是平等的,不仅那些有悟性、通"道"旨或富贵者可以接受教育,即使是那些"根钝智浅"的"浊世"众生也完全可以接受教育。世上所有的人,不论贫富贵贱,只要心诚志坚,便可以成为吕洞宾的教育对象。
       
  不仅如此,吕洞宾还进一步主张男女可以平等地接受教育,这与儒家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等级思想形成强烈的对比。吕洞宾认为,女子同男子一样,可以修真得"道",证明高果。他列举了一系列早已"得真飞升"的事例:
       
  自辟乾阖坤以来,有圣母,有后土,有天姆,有女娲,有斗姆,有佛姆,有元君,有王母,有仙姑,有玉女,至于麻姑天妃、天女玄妃、无极女仙、女菩萨、比丘尼、那延溪女、紫姑湘妃、洛神巫女、雷母青娥、素女织女,皆以坤元柔顺,修真得道,证明高果,是与天元同气不二。今善人,各其坤元,咸能入道,俱以修力,可证极乐妙果。40在此,吕洞宾以这些得"道"成真的女性,来鼓励世间善女人修性养命,脱离尘世苦海,从而,扩大了他的教育范围。这里姑且不去论其成仙成佛思想的信仰与追求,就其反映在教育上,可以这么说,在修养成仙、神仙可学的教育思想中,吕洞宾对待善男信女是一视同仁的。比之于儒家历来主张"女子无才便是德"、"女不主外"等禁锢女子的教育思想来说,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
       
  但是,吕洞宾并没有完全抹煞男女之间的差异,他说:〖KH*3〗〖GK1!〗乾道成男,坤道成女。41
       
  夫乾道动,坤道静,欲修性命,务须从静。42
       
  坤道浊,乾道清,欲修性命,务须从清,惟能以浊修清,是以入道证果。43
       
  男女本一NFDA2,清浊动静异。女人欲修真,切使真元聚。阴中有元阳,存清弗以弃。明此色与欲,本来无所累。屏除贪嗔痴,割断忧思虑。去浊修清性,不堕诸恶趣,竟寂守无为。B44〖KH*3D〗由此可见,一方面,吕洞宾确实肯定了男女都可以接受教育,并同样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也承认了男女之间的差异性的存在,从而提出了不同的修炼方式方法。他的这些思想运用在教育上,却有其合理的方面。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男女之间存在着生理、心理上的差异,故应对男女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所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吕洞宾对待善男信女的教育态度和方式方法有其合理性和科学性。
       
  与孔子"有教无类"、"欲来者不拒,欲去者不止"45的思想相似,吕洞宾也主张"有教无类"、"尊吾教者,吾不之拒。背吾教者,吾不之追。"46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吕洞宾的主张实行得更彻底。孔子尚认为"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47,把女子排斥在教育之外,而吕洞宾却明确指出,女子可以同男子一样接受教育,并有所成就。吕洞宾本人也正是这样做的,为了帮助天下人脱离尘世苦海,他纵游天下,无处不去,甚至"淫房酒肆,花街柳房"48也不放弃,不择贵贱贫富,只要心诚意专,有所悟性,便施以教育。他的教育对象可谓形形色色,有太守、有道人、有太常博士、有茶女、有老媪、有妓女、有跛者、有牧童、有村姑、有禅智等等。可以这么说,吕洞宾在更大的范围内实行了"有教无类"。
       
  与此同时,吕洞宾又认为"走者不能强之使飞,蠢者不能必之使灵。"49教育不是万能的,教育效果的好坏与教育对象的资质有一定关系。吕洞宾认为,虽然人生之初皆禀善根,但资质不齐,智愚不同。据此,他把人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他认为,学"道"者首先要排除魔道,"上智不用除,而魔自远;中智除之而退;惟下愚与尔相始终。"50尽管如此,吕洞宾仍然主张"上智"、"中智"、"下愚"这三类人都要接受教育。他认为,"上智"者虽不必除魔,但通过教育可以日趋向上,希祈成圣成仙;"中智"者通过教育可以除却魔道,并接近正道,精益求精;而"下愚"者,虽然魔道始终相随,但通过教育,也可习得一些正道,与魔抗衡。所以他说:"吾今所说,……上士可行,即中下之资,亦无难为之事。"51由此可见,吕洞宾认为人与人禀赋不齐,资质相异,并据此把人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但他仍主张世间一切生民都可以接受教育,都应该接受教育,只是教育效果不尽相同而已。
       
  吕洞宾主张,对教育对象要进行长期的考验。他认为,学"道"者要淡泊名利和钱财,而世间生民却"贪名逐利者多,证圣修真者少。"52吕洞宾悲心切切地告诫世人:"天地有终穷,桑田几迁变,身固非我有,财也何足恋?"53只有放弃名利,了却尘事,才可期望功满"道"成,直驾云车入洞天。所以,他游于四方,引人得"道",都要经过长期的考察,确实无视名利钱财者可使之得"道",否则,则不免生死疾病,不脱生死轮回。其实,钟离权引度吕洞宾的时候,就曾对他十试,经过严峻的考验之后,才决定授其真至"道"。吕洞宾也曾对汴京的茶女进行长期考验之后,叹息"吾能从尔愿"54,使其长寿,却不得引其得"道"。他还隐名埋姓,乔扮成村野之夫,与陈公长期共处,"始意公可授道,徐察则不然。"55由此可见,吕洞宾主张只有经过长期考验之后,才能够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或确定不同的培养目标。
       

       
  注:
       
  ①17、《吕祖全书》,乾隆七年壬戌(1742年)刻本,卷28,第10页。
       
  ②同上书,卷22,第2页。
       
  ③《老子》,第一章。
       
  ④⑤⑥⑦⑨⑩11、《吕祖全书》,卷13,第1页。
       
  ⑧同上书,卷28,《吕祖全书涵三语录小序》。
       
  12、39、同上书,卷31,第7页。
       
  13、53、同上书,卷4,第26页、第18页。
       
  14、同上书,卷25,第7页。
       
  15、同上书,卷7,《重刻忠孝诰序》。
       
  16、同上书,卷24,《吕祖全书玉枢宝经赞小序》。
       
  18、19、同上书,卷24,第6页、第29页。
       
  20、33、同上书,卷6,第4页、第29页。
       
  21、35、同上书,卷29,第1页。
       
  22、52、同上书,卷9,第9页、第11页。
       
  23、46、同上书,卷28,第9页、第6页。
       
  24、36、同上书,卷16,第2页、第1页。
       
  25、37、同上书,卷3,第7页。
       
  26、同上书,卷29,第2页。
       
  27、同上书,卷11,第4页。
       
  28、31、同上书,卷20,第2页、第1页。
       
  29、同上书,卷13,第8页。
       
  30、同上书,卷14,第9页。
       
  32、同上书,卷24,第2页。
       
  34、同上书,卷28,第14页。
       
  38、同上书,卷5,第5页。
       
  40、41、42、43、44、同上书,卷20,第8页。
       
  45、《荀子·法行》
       
  47、《论语·阳货》
       
  48、《吕祖全书》卷31,第2页。
       
  49、51、同上书,卷18,第3页。
       
  50、同上书,卷25,第4页。
       
  54、55、同上书,卷9,第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