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道教论坛]明代道士王一清的《道德经释辞》略析
作者:尹志华

《中国道教》 2001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王一清,号体物子,明万历间道士。生卒年不详。少习儒学,但科举失败。因素喜读道家书,遂有绝尘之志,乃戴黄冠,游历东南各省,最后隐居于武当山。他在武当山"阅《道德经》八十余家注释",认为那些注释"言多乖劣,罔合经旨,互有得失,罔见全书",于是"参详众论,以利其器,究极玄微,撮其精要,折衷诸家之说,参之未发,直而注之,目曰《道德(经)释辞》"。其注写成之后,久未刊行。万历丁酉(1597年)春,王一清于京师白云观中遇宦官段某,与之谈道,段某遂拜王一清为师,乃出资刊行其《道德经释辞》一书。该书后被收入《道藏辑要》心集之中。
       
  明代许多道士在注解《道德经》时,往往仅以修炼之道进行阐释。王一清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他说,"五千文之道,不只专言炼养,盖亦兼言治道。……若概以炼养之意释之,则隘矣,然非老子之旨也。"在他看来,"老子之道,极深研几圣人南面之术也。"因此,他非常注重《道德经》中的治国内容,表现出明显的救世情怀。这使他的《道德经释辞》在道教诸注中颇具特色。
       

       
  一、《道德经》的主旨:清静、无为、自然
       

       
  王一清在《叙道德经旨总论》中说,《道德经》"其旨本清虚,主无为,法自然","以清静为本,无为为体,自然为用"。这就开宗明义地揭示了《道德经》的中心意旨。
       
  清静,与清虚、虚静等词,其义相近,皆指事物的本来状态。老子认为,事物背离它的本来状态,则不能长久。只有复归其本来状态,才能长久。复归本来状态,老子称为"归根"。《道德经》第十六章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王一清解释说:"窃知老子以虚极静笃为归根复命之说者,盖其使人疑妄归真,以复其初,此复命之常也。"他进一步指出:"学者笃于静默为本,极于致虚为成,故可见自性之原,入真实之地。"这就是说,对于人而言,致虚守静是复归性命本原的唯一途径。故王一清说,"道从虚静中出",又说"虚静者,万法之宗,万善之源也"
       
  那么,人如何才能保持清静(虚静)的状态呢?老子提出的方法是"无为"。王一清解释说,所谓"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干,而是不妄为。他说:"窃尝思之:人岂无为哉,但无妄为耳。是故圣人所谓无为者,无心于为而为之谓也。"因此,无为决不是"块然不接人事,如土木偶人,召之不来,麾之不去,拱拳蹲踝为无为哉"。无为的实质是顺理而为:"顺理而为,虽有为犹无为也。"他指出,"观夫圣人之处世也,顺理而为,未尝不为",其所谓"无为",乃是指"顺理自然不妄改作"。王一清赞叹说:"圣人之德,顺理而为,无有一毫人欲私智增损于事物之上,一切出于自然,是故谓之玄德"11。圣人之无为,乃是指其心"如明镜止水,物至则照,物去则空,事物之来,一切循乎自然,顺其理而应之,以辅万物之自然,虽有为犹无为,故曰无为而无不为也。"12
       
  由于王一清认为"无为"并非不为,所以他在注释《绝学无忧章》时,也一反常注,认为"绝学者,非不学也,学至于无所学,斯绝学也。"他批评那些以不学为"绝学"的人说:"吾见今人块然一物,蠢尔无知,遽云绝学无忧,而言不必用心于学问,此辈正如盲人骑瞎马,欲之东而往西,欲往南而走北,不知所从,相应何日。《》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盖言学者始于穷理,次于尽性,终于复命也。故学务求理,未有理不明而能尽其性,亦未有性不尽而能致其命也。故知理者,穷之而后可知也。尽心以求理,然后得之。未有不学而能自得者也。学尽于心,则无所学而理明矣。"这就是说,"绝学"乃是指明理于心,无复所学,方称"绝学"。
       
  王一清解"无为",其特点是把理学家所宣扬的"理"的概念引入进来,强调"顺理而为"即无为。并认为,"顺理则为善,悖理则为恶"13。这是理学大行于天下的时代特征的反映。
       
  与"清静"、"无为"联系在一起的是"自然"。在三者之中,清静、无为都是外在表现,自然才是实质。"法其自然,则心虚性寂"14,"道法自然,故常无为"15。只要一切顺其自然,则清静在其中,无为亦在其中。王一清认为,"五千文以自然为道之极至"16。因此,"从事于道者,当混心于事物以顺其自然。"17那么,"自然"究竟是指什么意思?王一清说:"自然者,莫能使之然,莫能使之不然也。"18可见,所谓"自然",就是指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顺其自然,就是顺应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道德经》首章中"玄之又玄"一句,历来解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王一清认为,"玄"即是指"自然","玄之又玄"即"自然而然"。他说:"天地之所以阖辟,日月之所以往来,阴阳之所以消长,昼夜之所以循环,天地之间,飞潜动植,一切物性,皆自然而然也","故知自然而然者,众妙之门也"。
       
  王一清归结《道德经》的主旨说:"圣人教人笃静法地,致虚法天,澹泊无为以法道,清静其心,纯粹其德,动止中度,左右逢源,法自然也。"19清静、无为、自然乃是贯通《道德经》的主线,修身、处世、治国,不过是此三原则的具体运用而已。
       

       
  二、世间之道与出世间之道
       

       
  王一清在注释《道德经》首句"道可道,非常道"时即提出:"有世间之道,有出世间之道。世间之道有形有名,有理有事,故可道可名也。出世之道,无形无名,视不见,听不闻,故不容言不能名也。"世间之道即政教之道,出世间之道即修炼之道。王一清认为,老子之道,二者皆有,不可偏执。他说:"圣人中心行道不遗世法,老子曷尝专以炼养而言哉?"20他对《道德经》一书的内容作了划分,认为"如谷神不死是谓玄牝、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致虚极守静笃、含德之厚比如赤子、治人事天莫若啬、反者道之动、道常无为等章,言炼养也;以正治国、以奇用兵、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天下、使我介然得位行志等章,言治道也"21
       
  王一清强调老子之道不遗世法,对于人们通常认为老子思想专讲虚静无为而不问世事,以及道教中人专以老子之道为修炼养生之术等看法,有着振聋发聩的作用。王一清所向往的理想人生,便是首先建功立业,在功成名遂之后,及时归隐,修炼长生之道。他说:"大丈夫功既成名既遂,须知生如梦幻,富贵浮云,当及时割爱,跳出樊笼,超然物外,散诞无拘,逍遥自在,以顺天之道,以全天之与我者,安乎自然,颐真保和,尽性至命,岂不伟哉!《》曰:不事王侯,高尚其志。范蠡扁舟于五湖,张子房从赤松子游是也。"22
       
  下面具体分析王一清所阐述的治国之道与修炼之道。
       
  (1)治国之道。
       
  王一清所谈论的治国之道,就是统治者如何清静其心,无为而治。
       
  他首先阐述了统治者必须清静无为的理由。他说:"天下之情好安静而恶烦乱,归仁义而叛残暴。无事则民安,天下归之。多事则民烦,天下叛之。"23又说:"其政宽裕,无事无为,则民淳而易治。其政烦琐,任智尽法,则民缺缺然无措矣。"24他告戒统治者说:"有心求治而国愈乱,有意安民而民弥贫。盖其不知政繁召乱之由故也。"25
       
  统治者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道德修养上,以德化民,不要任智尚权。他说:"民之难治,良由在上之人任智术,尚权力,民心怀疑,是以难治也。"26他告诫说,"治国者若以私智治民,则民亦以私智奉上,上下相窥,各求其利"27,这样就会天下大乱。因此,有道之君"不任智术,惟以道德抚民,则民亦感化而怀其德,上下攸安"28,国家太平。
       
  王一清概括《道德经》的治国之道说:"若以其道举之于政,内以修身,外以治国,以无私应世,以无为治心,以无心待物,以无事治民,以不战为策命诸将,以省刑息事为敕百司,则下民自然观感兴起,不数载间,其民淳淳,其俗朴仆,则羲轩之化复行,唐虞之治可觊,比隆禹、文,铢视汤、武,淳朴之风重见,圣人大体复明,上古圣王以道治天下,何有加于此哉!"29
       
  王一清认为这一套治国理论十分简便易行,他相信只要统治者采纳这套理论,天下太平就一定可以达到。故而,他像中国古代许多思想家一样,怀有强烈的"得位行志"的愿望。他说:"使我得位行志,则介然自守,躬行大道,南面无为,以治其国也。然治国教民,必自我始。我无为无事,而民自正自化也。施行之际,常存戒慎惕励之心而谨畏之,窃恐万民之失业,百司之不职,赏罚之不明,黜陟之不公也。政甚平易,岂是难行?"30然而,现实中的统治者,根本不懂得这套理论,即使知道这套理论,也不愿意实行这套理论。王一清对此也是十分清楚的。他知道,历来的统治者都是"溺欲自私,以台榭是务,声色是好,口体是重,好从邪径而弃大道也。营宫室而高台榭,则百姓服役,田地荒芜,仓廪所以虚矣。华其衣,佩其宝,嗜美味,蓄货财,厚敛于民,民财是以罄矣,此皆盗贼所为。而强夺其力,敛其财,是贾民之怨也。民力困而国不治,谓之非道也哉。"31
       
  王一清"得位行志"的理想无法在现实中施行,只好托诸于古代圣王,以明其救世之心。他描绘说:"古之圣王,道治天下,静以修身,动必顺理,无欲无求,无为无执,顺理自然不妄改作,所以不言而民信,不怒而民畏,无为而民治,其为道也,如斯而已。观夫五千文之道,诚不外乎是矣。"32
       
  儒家治国之道在于行仁政,讲礼义,而《道德经》则说"绝仁弃义,民复孝慈",并认为"大道废,有仁义","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那么,老子的治国之道,与儒家的治国之道,是否是对立的呢?王一清认为,《道德经》中的上述言辞,只是老子的"伤世之语",老子并不主张弃绝仁义礼智。他说,仁义礼智本来均包含在大道之中,若大道行于世上,则自然不须用仁义礼智。但现实情况是,世人已离淳去朴,大道不行,故圣人用仁义礼智以救之。王一清解释《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中"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诸句说:"上古之世,其民淳,其俗朴,浑然忠信,虽不主于仁义,而仁义潜于其中。当是时也,民无相悖,安有仁也。民无相弃,安有义也。民无相犯,安有礼也。及其后也,离淳丧朴,忠信日薄,礼之所由生矣。是以圣人因民之忠信日薄,上下无序,无序则乱,故制礼以救之,故曰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盖其因时制宜,此作礼之由也。老子曷尝弃绝仁义礼法哉。"
       
  王一清认为,老子非但不主张弃绝仁义礼智,而且《道德经》还包含仁义礼智等内容于其中,只是没有明显说出来而已。他在解释《道德经》第六十七章时说,"此经虽不主于仁义礼智,而仁义礼智潜于其中。如此章言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者,盖慈者仁之目也,俭者义之目也,不敢为天下先,礼之目也,不敢为主而为客,智之目也。老子曷尝弃绝仁义礼智哉!盖其善藏诸用耳。"
       
  王一清又指出,圣人虽然为救世而用仁义礼智,但并不把心思放在仁义礼智上,而是清静无为,顺其自然。他说:"圣人虽然用仁义刑政,皆出于无心,顺事理之当然,无为而无不为。"33这反映他在不失道教清静无为本色的情况下,适应理学大兴的时代特点,调和道家在治国之道上与儒家的差异。
       
  (2)修炼之道
       
  王一清认为,修炼之道就在于清静无欲,复归于人的纯朴本性。他在解释《道德经》第三章中"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这一段话时,概括修炼之道说:"是以至人教人治其身心也,恬淡无思而心虚矣,心虚则意定,意定则神凝,神凝则气聚,气聚而腹实矣。退怯无欲而志弱矣,志弱则无为,无为则精全,精全则髓满,髓满而骨强矣。是以至人常使民无知无欲者,盖以养其本然之至灵而反于虚也。"反虚则合道,与道合一,也就达到了修炼的最终目标。
       
  王一清认为,修炼的关键在于炼心。他说:"心清意静,生之门也。心荒意乱,死之户也。"34心静则能复其本性,故为生之门;心动则背离其本性,故为死之户。王一清说:"人之性本寂,感物而动,以生其心,心生性遂昧矣。"35若能"冥然一念不萌,则此心不生,吾之性复矣。"36而人心中本无思虑,与外物接触,方有各种思虑。王一清说:"心本无心,感物而有,元神化为识神矣。然人有此识神,生出那许多七情六欲而烦恼忧苦,所以流浪生死也。"37道教把人之意识分为元神与识神,元神是指意识本体,识神则指与事物接触而产生的意识活动。识神乃触物而生,故有喜怒哀乐等七情六欲,使人心不宁。王一清解释《道德经》第五十章"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说,"十有三"就是指七情六欲,认为"人之所以有生有死者,皆七情六欲,十有三也"。因此,炼心的关键就在于遣情去欲。情欲不挠于心,自然心清意静,复其本来之性矣。
       
  道教修炼之道讲究"性命双修"。性,指心性。命,指生命。在炼心修性的同时,还要修命,即炼内丹。王一清对如何修炼内丹着墨不多,其论述主要集中在《道德经》第六章的注文里。他认为炼内丹的关键,就是要在自己的身心之中找到"玄关一窍"。这个玄关一窍,乃是本体的道在人身上的具体表现,它是人的生化之本、性命之源。王一清说:"这个虚灵玄窍,阖辟元气,体性圆通,为生化之本,在人身天地之正中,是造化根宗、性命渊源,实天地交界之所,阴阳混合之处,水火交媾之乡,凝结圣胎之地,精神魂魄皆聚于此,自古神仙修炼内丹,皆在此处,所谓玄关一窍是也。"修炼内丹的原则在于虚心无为。王一清说:"虚心而神自返也,无为而气自复也。神返气复,吾身之玄牝立矣。由是知之,谷神不死者,虚心养神之喻,言其体也。玄牝之门者,阴阳阖辟之喻,言其化也。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志意不分之喻,言其用也。此言虚心养神,神得其所而返于心,心不外驰,而气自还于身。身心妙合,神气归根,结成大药,谓之还丹,乃不死之道也。故必用志不分,冲和抱一,绵绵续续以用之,优游以养之,不可著之于有,不可失之于无,不可以有心守,不可以无心求。以有心念之则非妙有,以无心忘之亦非真无,惟相见于混沌杳冥之中,相接于恍惚虚无之内,无中不无,乃见真吾,亦不知其所以为吾。噫!惟无心者则能见其真吾,尽性者则能知其真吾。此章玄奥,为金丹鼻祖,岂易言哉!"在这一段文字中,王一清既揭示了"玄关一窍"的体、用、化,又概括了修炼内丹的基本途径,即由"养神"、"还气"到"结药"、"还丹"而至于"不死",还指出修炼的目标就是见其"真吾",即本来真性,可谓言简意赅。
       
  修道之士所追求的是"出世间之道",但其人并不一定要离世而独处,以高尚其行。衡量出世与否的关键是心,而不是身。修道者完全可以做到身在尘世而心出尘世,所谓"大隐隐于世"是也。王一清说:"有道之士,潜修密行,非人所知。或有混浊世以炼其心,或有凝神气以筑其基;或求侣择地,傲游湖海;或韬光晦迹,藏器待时;或纵酒放旷,俄而冲举;或禄世济世,倏而飞仙;或积功累行,施符货药;或潜藏岩穴,辟谷炼形。"38这种种处世方式,均只是外在表现,古人称之为"迹"。有道之士,"其迹虽与人同,其心则与人异。韬光隐曜,返情于空,人所难测。"39所以,"践其迹者,则知圣人之道不离日用而作真修也"40。圣人始终与世人生活在一起,而世人总也不能认识到他们的高明之处。"列子居郑圃四十年无人识者"41,就是出世之人隐于世俗社会的绝好例子。
       
  有道之士,混迹于世俗之中,默默地为社会作贡献,而不求人知。王一清说:"有道之士,苦己以利人,曲己以全物,舍生以取义,博施以济众,用天下之利而不私其利,安天下之民而不恃其能,成天下之事而不处其功,不求人以知,其贤德与天通,圣人之道也。"42圣人不恃其能,不处其功,故世人与圣人同处,而不知其为圣人。《道德经》称之为"被褐怀玉"。王一清注释说:"圣人内怀至美,容貌若愚,全诸内而忘诸外,如蚌内藏珠,石中隐玉,而人莫能见其美,故云披褐怀玉也。"43有道之士,对于外在世界完全遗忘,只求自己内心本性与事物本体之道的同一。世人不能真正认识他们,他们的价值只有他们自己认得最清。他们不与世俗社会争夺利益,所以能保持一种无人可以比拟与剥夺的尊贵。他们不求世俗之人的赏识和知遇,所以他们能够拥有无人可以褒贬的价值。44有道之士"唯道是从",故能与道为一,获得永恒。
       
  综上所述,王一清将老子之道概括为清静、无为、自然三原则,并将其应用于治国与修身两个方面,作了详细的阐释。他的《道德经释辞》,在道教诸注中,是比较全面而深刻的。
       

       
  注:
       
  ①②③《叙道德经旨总论》。
       
  ④《致虚极章第十六》。
       
  ⑤《道冲而用之章第四》。
       
  ⑥《为学日益章第四十八》。
       
  ⑦《道常无为章第三十七》。
       
  ⑧《不尚贤章第三》。
       
  ⑨《天下皆知章第二》。
       
  ⑩《叙道德经旨总论》。
       
  11、《载营魄章第十》。
       
  12、《道常无为章第三十七》。
       
  13、《绝学无忧章第二十》。
       
  14、《道可道章第十一》。
       
  15、《道常无为章第三十七》。
       
  16、17、18、《希言自然章第二十三》。
       
  19、《有物混成章第二十五》。
       
  20、21、《叙道德经旨总论》。
       
  22、《持而盈之章第九》。
       
  23、《为学日益章第四十八》。
       
  24、《其政闷闷章第五十八》。
       
  25、《以正治国章第五十七》。
       
  26、27、28、《古之善为士章第六十五》。
       
  29、《叙道德经旨总论》。
       
  30、31、32、《使我介然章第五十三》。
       
  33、《知其雄章第二十八》。
       
  34、《出生入死章第五十》。
       
  35、36、《绝学无忧章第二十》。
       
  37、《出生入死章第五十》。
       
  38、39、40、41、《古之善为士章第十五》。
       
  42、《天之道章第七十七》。
       
  43、《吾言甚易知章第七十》。
       
  44、参见熊铁基等著《中国老学史》第483-484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