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世间感动]盘旋于绝境之上的不屈精神
作者:查一路

《意林》 2008年 第1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弗洛伊德·柯林斯这个名字,给予我的是深深的震撼。夜阑人静,思绪久久难平。我是从《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名篇》中读到这个人和他的故事的。
       时光回到1925年1月,一名叫弗洛伊德·柯林斯的洞穴探险者在探险时遭遇不幸,这位美国阿肯色州山地青年的遭遇,引起了全体美国人的关注。1月29日,当他在父亲的农场为寻找一个能够吸引游客的洞穴时,不幸陷入困境,不能自救。
       在那个名叫“沙洞”的大洞穴中,柯林斯被一块巨石卡住了左腿,动弹不得。人们想办法施以援手,还是不能把柯林斯从困境中解救出来。在人们难以想象的疼痛和折磨中,柯林斯整整坚持了十九天。他勇敢的心和顽强的意志,在同情者的心里,打下了无法泯灭的烙印。
       十九天的时间,一分一秒对柯林斯来说都是煎熬。在没有一线光亮的洞穴里,无边的黑暗浸满人的意识,柯林斯的腿上覆压着巨石,仅可容身的小穴如同绳索捆绑着他,他全身无法动弹,能动弹的只有他的思维。孤独、绝望、疼痛、无助,很容易将一个人的精神击垮。
       正当美国人想尽一切办法,营救这位不幸的落难者时,一名叫米勒的记者五次深入洞穴,并以细腻的笔触写出了自己亲眼目睹的一切,为人们记录下了这位落难者在生死面前如何保持着做人的尊严及其内心痛苦与顽强的挣扎。
       地面上每一寸地方都是水,每前行一步,都不得不像蛇一样地蠕动。当记者米勒试图挤进柯林斯受困的小洞,“疼——太疼了!”柯林斯恳求米勒放弃这样的努力,柯林斯躺着,向左侧斜着,以致他的左脸颊触到了地面,两只胳膊牢牢地卡在他身边石头的缝隙里,像一位钉在十字架上的受难者,这样的姿势,他不得不保持十九天。
       他的脸上盖着一块油布,记者米勒试图把它揭开。“放回去,”他说,“放回去——水!”米勒才注意到,水一滴滴地从顶部的岩面上滴下来,每一滴都打在柯林斯的脸上,最初的几个小时,柯林斯并不介意,可是,随后持续不断的水滴几乎让他疯狂起来。后来他的弟弟给他带来一块油布。此情此景,让人想起旧时的水牢,再坚强的人,也会不寒而栗。而柯林斯,坚持了十九天。
       一次次的营救失败,终于有一次,柯林斯面对着米勒——这位身高只有1.57米、体重仅54公斤的好心记者,真诚并非调侃地开起了玩笑:“喂,伙计,你最好出去暖和暖和。不要回来了,你这么瘦小,我相信你是不能把我弄出去的。”此刻,最需要帮助的人,依然乐观,一如既往地关心他人,关心眼前来帮助他的瘦小记者。
       柯林斯没有任何额外要求,但他郑重地要求在他的头顶放置一盏灯。灯光如豆,可是,微弱的光,在这位地下探险者的心里,成为永存希望的火种,成为挑战黑暗环境和冷酷陷阱的象征。无论身处怎样的绝境,勇敢的心,永不输给貌似强大的灾难。十九天后,柯林斯离去,这盏灯仍然亮着……
       柯林斯离去了,美国一位叫詹金斯的传教士为柯林斯作了一首缅怀的歌——《弗洛伊德·柯林斯之死》,歌词唱道:“我们都知道的一个家伙/有着白皙英俊的脸庞/真诚而勇敢的心肠/他的身躯正在沉睡/沉睡在那个荒凉的沙洞里。”听歌者无不落泪。
       置身绝地,是对精神强度与韧性最好的考验,在困厄面前,如何保持人的尊严?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个问题。当我们面对世界的劫难感到忧伤时,柯林斯的不屈灵魂来到我们身边,在生命的琴弦上弹奏他隐忍的悲歌,安慰那些哭泣的人们。
       (炎凉摘自《南方》 2008年第4期 图/贾雄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