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有智斯有成]人·鸟·笼
作者:李 祥

《意林》 2008年 第1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人是万物之灵,一旦打定某种动物的主意,这种动物就难以逃脱。
        在我们这里,每到秋冬时节,就有一种菽鸟,成帮结伙地出现于村边田野中。菽鸟体形似麻雀,长得白净好看,头顶呈艳红色,叫声很好听。特别是雄鸟儿,俗称“大红公子”,胸脯为紫红色,鸣叫时发出一长串的嘟噜。正是菽鸟的这种魅力,引起了人的兴趣。
        上世纪80年代,我们这儿有许多菽鸟,一群达几百只。它们时而在空中盘旋,时而降落到地面,此起彼伏,颇为壮观。遗憾的是,人类的无知和贪婪,损毁了这种风景。
        捕捉菽鸟的器具叫“滚笼子”,一般用高粱秸和苕条制作。凸起的部分为一单间,专门装鸟游子。每到秋末冬初时节,一些男孩子便背着滚笼去野外捉鸟。也有一些老年人,把笼子挂在房前屋后的树上,等待鸟儿自投罗网。捕获到的鸟儿大都成了人的美食。
        为了吸引更多的鸟儿,捕鸟者都选用“大红公子”做游子,因为它很有感召力。只要它听见同类的声音,就在笼中声嘶力竭地呼叫,直到把空中的鸟儿唤向地面。在整个捕鸟行动中,人是策划者、旁观者、坐收渔利者。最可悲可恨的则是鸟游子,本来它身陷牢笼,是一个受害者,却要招来同类落难,成了人的傀儡和“帮凶”。而那些本可以自由生活的鸟儿,却因不明真相,上当受骗,成了牺牲品。
        如今,菽鸟在我们这儿已很少见,想来是由于它们太傻、太贪、太无知,抵不住诱惑,才被人捉拿得所剩无几。随着菽鸟的衰亡,曾经大显身手的滚笼子也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在菽鸟由盛转衰的变迁中,人是始作俑者和导演者,而最终又是悲剧的承受着。因为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受到破坏,人类也必然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人类在给鸟雀设计时,自己往往也在上同样的当,忘记了“见利而不见害,见食而不见钩”的教训。
       (马树强摘自《老年日报》
       2008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