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生活之友]提问
作者:莫小米

《意林》 2007年 第2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一个14岁的少年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并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
       了不起的事是这样的:他被三个与他年龄相仿的少年绑架,他们要向他父母勒索,还声称如搞不到一定数额的钱便要弄死他。三人中有两个比较凶残。某晚那两个外出“活动”,让男一个看守他。他趁机对较为善良的那一个展开心理攻势,正面的反面的例子说了一大堆,终于将那一个说动。哭着弃他而去。他也趁机逃脱,并报了警。
       这恐怕是当时他可能争取到的最好的结局了。他在保住了自己生命的同时中止了那三个少年的罪恶,事实上他拯救了四个来成年人。但这里我想说的是他受到媒体关注之后的事。当地电视台想通过这一事例做一档有关素质教育的节目,组织了大大小小一批学生来和他对话。
       一个不足十岁的小学生说:你真勇敢,但那时你害怕吗?
       他立即回答:怕呀,我怕自己这么小就要死了。我怕自己再也见不到父母同学了。因为很害怕所以要想个办法逃出去呀。
       一个十五六岁的中学生问:老师平时对你的教育在那时起到作用吗?
       他想一想说:没有。
       一个二十多岁的大学生问:经过宣传,你也许将成为小英雄。你将怎样面对角色的变化?
       他想了好久说:不知道。
       该电视节目的制作人事后备感困惑。他说为什么年龄越小提出的问题反而越接近事情的本质?他说为什么年龄越长受教育越多,所想的反倒离生命的本质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