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专栏]优雅的科学独行者
作者:何妙福

《意林》 2007年 第1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难以想象,如此优雅的美感。竟能在一个物理学家身上得到完美地演绎。
       他总是无瑕疵地穿着做工考究的西装,其颜色在秋冬季变化于深黑和深灰之间,而在春夏季则变化于浅灰和棕黄色之间。他爱好文学和音乐。他是世界上惟一在方程式中使用哥特体字符的科学家。据说在所有用英语写作的科学论文和书籍中,他的语言是最优美的。
       他叫钱德拉塞卡,原本是个有点羞涩的印度青年。19岁那年,他因成绩优异获得政府奖学金,只身乘船前往英国剑桥求学。在长达十几天的漫长航行中,他奇迹般地初步计算出一个结果——在当时,恒星的白矮星阶段被认为是一切恒星演化过程的最终阶段,但是钱德拉塞卡的计算表明,当恒星质量超过某一上限时,它的最终归宿将不会是白矮星。
       经过在剑桥的学习,钱德拉逐步完善了自己的发现。在1935年皇家天文学会的会议上,这个24岁的青年终于得到宣读自己论文的机会。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他年纪轻轻就将功成名就。然而,事情的发生是如此突然。
       当钱德拉在会上读完自己的论文,当时天体物理学界的权威爱丁顿走上讲台。他当众把钱德拉的讲稿撕成两半,宣称其理论全盘皆错,原因是它得出了一个“非常古怪的结论”。听众顿时爆发出笑声。会议主席甚至没有给这位年轻人答辩的机会。
       会议结束后,几乎所有人都走到钱德拉跟前,说:“这太糟糕了,太糟糕了……”
       “世界就是这样终结的,不是伴着一声巨响,而是伴着一声呜咽。”多年后,钱德拉仍然记得自己当时的自言自语。
       与爱丁顿的争论持续了几年,没有一个权威科学家愿意站出来支持钱德拉。最后。他终于明白应该完全放弃这个研究课题。在1937年到了芝加哥大学以后不久,他把自己的理论写进了一本书里,然后不再去理会它。
       差不多30年后,这个后来被称为“钱德拉塞卡极限”的发现得到了天体物理学界的公认。然后又过了20年,钱德拉获得了诺贝尔奖。1983年,当他从瑞典国王手中接过诺贝尔奖章时,已是两鬓斑白的垂垂老者。
       此时,回顾年轻时的挫折,钱德拉却已有了不同的看法。“假定当时爱丁顿同意自然界有黑洞……这种结局对天文学是有益处的,”他说,“但我不认为对我个人有益。爱丁顿的赞美之词将使我那时在科学界的地位有根本的改变……但我的确不知道,在那种诱惑的魔力面前我会怎么样。”
       的确,有多少年轻人在功成名就之后,还能长久保持青春活力呢?为何即使是麦克斯韦和爱因斯坦,也同样未能始终如一?
       (王永生摘自《孤独的科学之路——钱德拉塞卡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