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智慧札记]不被监控的生活
作者:杨晓光

《意林》 2007年 第1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我们中国记者一行4人,受飞利浦公司邀请,去美国参加北关放射年会会展。
       展览馆里,从X光机、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到超声诊断,从骨头、血管、神经到血流、脑组织的二维、三维图形,人体的各种细微影像在彩色大屏幕上演绎着,琳琅满目。
       正当我们感叹科技的昌明时,一位中国记者的问题把正在讲解的飞利浦大中华产品部经理问住了。“这些设备的确无微不至,但它们的存在会不会给医生带来道德风险?如果我肚子疼,去医院,医生会尽量让我去做各种检查,用你们这些机器,查血,查CT,查造影……然后再确诊,而我只能听医生的。结果,我花了一大笔不应该花的钱。”
       经理像听天方夜谭一样,“怎么会?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各种诊断设备都是要出诊断报告的,不必要的检查保险公司是不会支付费用的!而且,医院设备收费和医生收入没有关系啊!不会,在美国绝没有医生会做这样的事情。医生是很看重自己的声誉的。”
       那个经理一个劲地摇头,“按照你的这个问题,假定人都是坏的,这样大家就没办法打交道啦!”
       我们几个中国记者乘车去芝加哥的奥特莱斯,开车的是在美国工作的中国朋友。这期间经过几个收费道口。有些是无人看守的。收费标准标得很大,60分,老远就能看见,司机往道口收费亭的一个窗户的兜子里扔一把硬币,哗啦,道杆抬起放行。那个兜子下边有个秤,能量出60分还是50分。
       一个中国记者说话了:“那我要是扔相同分量的游戏币,能不能过去啊?”
       司机回答:“理论上,也可以。我没试过。”
       “那这个设计可不好,有漏洞啊!”
       “可惜,老美比咱傻,没人这么干。要不,规矩早破了。”司机说道。
       回来后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中国记者总是替坏人提问?我们大家都不喜欢被人监控着生活,可是不被监控的生活又让我们感觉有漏洞,有漏洞的地方不去钻好像吃亏了一样,到头来。我们只配生活在探头下。
       陌生人之间互相信任的生活非常简单,像空气一样,不属于哪一个人,但失去它却非常容易。要它失而复得,非要费上几代人的努力不可。
       (寿平摘自《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