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专栏]酸涩少年的收获季节
作者:陈 坤

《意林》 2007年 第08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最大梦想是“全家住一所大房子”
       我从小在外婆家长大,外婆很宠我和弟弟,纵容我们在她膝下撒娇嬉闹。她总是跟在我们屁股后面,像老母鸡护着小鸡崽儿一样为我们挡住朝来雨晚来风。
       11岁那年,我回到妈妈身边,可是刚刚开始享受到母爱,我却在学校遭遇了极大的心灵创伤。那时同学都不愿意和我一起玩,因为班上所有的同学只有我来自单亲家庭。
       正是因为这样,我对母亲的热爱超过一般人家的孩子。早熟的我早早就把自己定位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甚至尝试用自己羸弱的肩膀去呵护妈妈。有一年妈妈过生日,我拿攒了一年的压岁钱去菜市场买了个大面包,回家后把面包切开,放进整片的西红柿,送给妈妈当生日礼物。妈妈吃着这个特殊的蛋糕,转过身悄悄擦着眼泪。
       从小我就没什么远大的抱负,总在为一个实实在在的目标而努力。初中时老师让每个人写理想,我一个字都写不出来。当时我最宏伟的目标就是:有一所很大的房子,爸妈和我都住在里面,爸妈不离婚,我不喜欢的人也不出现。职高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市委机关当打字员,单位在市中心。还记得第一天上班时,我特别满足的不是这份工作,而是我第一次真正地住在市中心。我甚至发出“天啊,市中心原来这么好”的感慨。
       难忘歌厅的动荡岁月
       从高二开始,我就一直利用课余时间在一家歌厅当服务生。或许是注定要经受漂泊,我终于决心舍弃可以转为国家编制职工的机会,完全做了歌厅的职业服务生。倒酒端盘子,这个工作虽然不体面,但是工资挺高。
       因为尽职尽责,我很快升为了大堂领班,有时每月可以挣到两千块。对于一个刚高中毕业的孩子来说,这真是很大一笔收入了。天天泡在灯红酒绿的歌厅,在厌倦与麻木中我慢慢学会用唱歌温暖自己的心灵,同时更羡慕歌手:唱歌那么轻松,挣的钱比我还多。终于有一天,趁着老板高兴我提出了酝酿已久的请求:“老板,可不可以让我唱歌?我不收钱。”向老板申请了好几次后,老板终于发话了:“只要不收钱,就让你练练吧。”第一次上台我唱的是《新鸳鸯蝴蝶梦》,还没唱完,旁边就有歌手喝倒彩:“真难听,嗓子都快扯破了!”可我一点儿都不气馁,在客人较少时照唱不误。最后,一个歌手被我的劲头打动了,就建议我跟着重庆歌剧院的王梅言老师好好学唱歌。
       和王老师见面改写了我一生的轨迹。跟着王老师学唱了一两年,我终于不用再端盘子,而是加入到唱唱歌就能拿到高工资的行列。至今还记得拿到第一笔大钱时,我的第一个念头是给妈妈买些东西,然后自己到饭馆去吃一顿辣子鸡。我真的那么做了,这是我第一次毫无顾忌地买东西孝敬妈妈,也是我第一次请自己吃那么奢侈的饭。
       看着我在歌厅唱歌知足常乐的样子,王老师终于着急上火了:“陈坤,你一定要有自信心,该放远眼光,做一番事业出来。”妈妈也经常鼓励我:“不要为了养家误了自己的前程,要活得有理想。”当王老师再度提起“你可不可以到东方歌舞团试一试,考一次,哪怕不行,你也算见过世面了”时,我终于决定北上。
       人穷志坚的“北漂客”
       带着一种很现实的悲壮感,18岁的我独自远行,加入“北漂”一族。也许是上苍眷顾,没有专业学历、没有任何背景的我,报考东方歌舞团,竟一考即中,成了一名独唱演员。
       1996年3月,我可谓被幸运撞了一下腰。我们团里有个跳舞的同事要考电影学院,我当时非常闲散,就答应陪他去壮胆,顺便去看看电影学院究竟是什么样。我陪他去了,结果一个老师问我:“你怎么不报名?”手头拮据的我表示,几十块钱的报名费太贵了。其实我心中的目标就是做歌手,没想过转行当演员,尽管在做歌手的道路上,每扇门都不曾顺利地为我开启。“我借给你。”同事一再鼓动我,“考上了还给我,没考上就别还我了。”结果我是那一届最后一个报名的,却以三试第一的佳绩脱颖而出。
       电影学院每年近万元的学费是我最大的负担,家境贫寒的我只能半工半读,白天认认真真做学生,晚上跑到歌厅唱歌赚钱交学费,还要给家里寄些钱。这种生活持续了一年半。由于我每天凌晨两点钟回学校,长期睡眠不足,加上省吃俭用营养跟不上,我经常在上课时打瞌睡,学业成绩非常不理想。面对这种情况,我明白自己必须做出选择:安心读书,或者放弃。这时,过去艰难的一幕幕电影般在脑海里浮现,我猛然明白,完成学业才是改变命运的最好机会,这么宝贵的机会不会重来,我必须将它抓住。
       仿佛是上天对我做出正确选择的褒奖,正处困境的我忽然时来运转。那以后的几个月时间,我陆续接了近10个广告,那时拍一条广告能收入一两千元,顶我在歌厅半个月的收入。我感觉自己实在是太幸福了,越发坚信只要自己不认输,生命中就总会充满柳暗花明的契机。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我的第一部作品是吴子牛执导的《国歌》,随后是《金粉世家》《巴尔扎克和小裁缝》,一直到《粉红女郎》。庆幸的是,这些戏都获得了观众的极大认可。
       演《金粉世家》完全是我的经纪人李小婉和李少红导演促成的。其实很早之前,我就看过这部小说,我很不接受男主角金燕西的懦弱与浮躁,再加上我根本没类似的经历,所以一开始根本没想过要去演他。李小婉一句话点醒了我,她说可不可以试一试,去演一个感觉有隔阂的角色。我一下子被激发了,接下戏来,全力投入到饰演金燕西的挑战中。
       我清楚地记得最后一个镜头是金燕西坐在火车上,睁着眼沉浸在往事中,一滴泪无声地滑落。我相信大家能够在它折射出的柔光中,理解一个年轻人努力想被生活认可的内心。当时,我感觉自己突然长大了。
       从被动演戏到享受过程
       现在的我,可以说已经远离了昔日的艰难困苦,这都是靠我自己努力工作得来的。如今,我们全家一起住在一所大房子里,生活平淡而幸福。为了使事业更加扎实,我一直都在做准备,每一天都在学习。
       (一滴水摘自《百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