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直面现实]关于中国学术的“假如”
作者:毛志成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06年 第0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我说的这个“假如”,听来有点残酷。但我却铁定地认为:倘若中国的学术果真尊重这样的“假如”,并想出积极的应对办法,我看受益的首先是学术,而且不只限于学术。
       我要说的这些“假如”是:
       假如有什么权威部门发起,要求所有写“学术论文”、“学术专著”的人都停笔三年,不追求任何发表,将精力和兴趣都用于广读、细读、精读古代和前代的中外名著,你觉得会有什么结果?
       假如读的时候只是读,只是想,只是悟,而不发挥,不讨论,不卖弄,不贩卖,你觉得会有什么结果?
       易言之就是:假如中国只有广大的、专心的、品位很高的“大读者”,几年中都没有人当“作者”,尤其是没有人争当学术上的“作家”、“大作家”,你觉得会怎样?
       所有的这些问题,我的回答都是:中国的学术质量和学术水平一定会呈现出实实在在的大提高、大飞跃,而且是质的飞跃!
       我的这种看法,当然首先指高社会科学类的人。至于搞自然科学的,暂时不在此列。假如中国的文科教授、专家,在首先读多、读懂、读通的基础上,将主要精力用之于教,用之于授,而不急于出书,不忙于争职称,我看学术就更像学术、学者就更像学者了。道理很简单,学术连“学”都不达标,哪里会有像样的“术”?学者连“学”都稀松,那是什么样的“者”?
       假如中国的高级职称评审机构,不看重申报者写了多少“论文”,出版了多少“专著”,只看重他是否有实实在在的发现,而且那发现是否对社会现状的改善有实效、实益。如果有,哪怕只有一点点,哪怕写文章时只用了三句话,出版的专著只有十几页,我看就不妨授予他学者、专家称号。反过来,专门靠写了长文、出了厚书去捞高级职称的人,卖弄出的“学问”又属于九分多余而一分无用的那一类,这样的人就应当将“教授”、“专家”、“名人”之类的名词视为贬义词,视为一种带有嘲笑意味的绰号。
       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话:中国学术首先需要的是去读,辅之以沉默式的思考,而不是允许滥写、滥发表、滥出版。
       只需有三两年的沉默期,中国学术就注定会越来越趋于货真价实。
       人类文明史几千年,世世代代的中外思想家及其发现的“理”,弄出的“学”,推出的“文”,堆出的“书”,已经太多太多了,足可以把地球覆盖数十层!这里头无疑有奢物、赘物、伪物、废物,但经过数千年的过滤、淘汰之后,存留下来的真正的精品也不少。难道古代或前代的人,用了几千年,弄出的真见识、真发现、真提炼的总和,还不如今天由几个书生、几十年、一代人弄出的“真理”、“悟性”更高明吗?笑话。反倒是今天的人在学术上常犯三种致命性的错误:一是对前代的精神食品虽然囤积了一些但倦于咀嚼和反刍;二是吸取一点之后急于排泄;三是为吞吃而吞吃,为吸收而吸收,“知而不行”,致使自己在实际的身高体重和健康度上没有多大的提高,甚而走向病态的臃肿化、肥硕化。
       沉默下来!闭闭嘴和停停笔!用上三年五年专门读前代名著,只读不写,或“述而不作”,大有益也。莫说去读百家之书,即使钻进去只读一家书(如中国的孔孟之学、老庄之学,外国的希腊文化、罗马文化、基督文化,近现代的马、恩、列、毛、邓之书),只要做到真读深读,读通读透,悟而不语,且知且行,就算是扒到了真学术的边儿。
       读少写多,知一卖十,辞肥意瘦,以伪高深掩饰真浅薄,任何贴了金的“学术”都会殃及社会,包括文化本身。假如反其道而行之,我敢说,一个默然静坐的寡语之人未必不具备很高的学术品位。
       [陈文涛荐自《工人日报》2006年7月7B/唐少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