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人物]王选的清醒
作者:陆勇强

《意林》 2006年 第10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王选生前讲过两个关于他“技不如人”的故事。这也是我所见的大家中,自曝不足的第一人。
        1993年春节,王选待在家里搞设计,两个星期后,王选的设计完成了。此时,王选的学生刘志红过完春节回来。他看了老师的设计后,直言快语地说:“王老师,您设计的这些都没有用,IBM的PC机总线上有一条线,您可以检测这个信号。”
        王选一听,再思考自己的设计,果然如此。
        另一件事发生在1991年初,方正芯片即将上市。王选忽然发现自己设计的芯片在处理图形时有漏洞。一时又想不出解决办法,便把这一问题告诉了RIP组的三个年轻人。当时王选并没有指望他们能想出对策,因为他们都没有参加这一芯片的设计工作。不料几天后,刘志红想出了一个办法,回避了这一失误。
        这两次经历让王选反思,自己的创造力正在减退。已赶不上年轻人了。
        这两起事件,促成王选“退位”,他让年轻人充实到科技研发一线,而自己最大的作用是帮助、支持这些年轻人搞研发。
        王选之“让”,是让人感慨的。一个发明了激光照排,盛名在身,在业界内绝对权威的人,不仅没有被权威蒙蔽双眼,而且清醒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真的难能可贵。反而有一些学术权威,一旦盛名在身,就难以再放下架子,难以用客观的视角看待自己,动辄以权威压人,少有自知之明。
        其实,人的创造力与年龄有着极大的关系。特别是在科技一线的人员,一旦年龄偏大,创造高峰就过去了。如果不让年轻人上来,而是占据研发的岗位,势必让年轻人无法实现自己的价值。
        从这个意义上说,王选是一个有着宽广胸怀的人。他说在科技研发业界内,应该有打兔子、捡兔子的人,他把年轻人喻为打兔子的人,而自己则是捡兔子的人,所谓捡兔子,就是把年轻人的发明转化为看得见的生产力。
        王选的打兔子、捡兔子理论,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高广平摘自《商界》2006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