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半真半幻]一位民工的感谢信
作者:李小磊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06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又快过年了,俺也卷起铺盖回家看娃们去了。前些天,见俺们经理的秘书小刘在忙着写感谢信,小妮子说一年到头了,得向一直关心咱工地建设的领导们表示下“谢意”。俺跟工发们一按计,咱这进城一年来,也受到过不少人“关心”,也应该写封感谢信啥的,工棚里数俺有文化,好歹念到了小学5年级,于是这写感谢信的活就落在了俺头上,咱从来也没写过这玩意,反正俺将就着写,大家伙将就着看吧!
       首先,感谢那些不发给俺们工资的老板们,那些小钱在老板们眼里不值一提,但却是俺们家所有的希望,爹娘指着它看病,媳妇指着它过活,娃们指着它上学。老板们一定是担心我们手里有了钱就乱花,所以替俺们“攒”起来,到了年底该发时也一拖再拖,充分让俺们认识到了赚这点钱有多不容易,这样拿到手里后就会非常珍惜,舍不得浪费,所以俺们要谢谢老板的良苦用心(俺学过这个成语,不知道用在这里对不对)。同时,欠薪也让俺们这些穷山沟里来的土包子懂得了社会舆论与新闻媒体的重要性,俺们讨薪的手段也开始“与时俱进”了,有的工友爬塔架,爬大楼,有的工友敲锣打鼓,有的工友聚众游行,总之要搞大了动静,引起社会舆论和媒体的关注。老板们教会了俺们大多,所以偶尔扣点工资当学费,俺们也没啥可说的!
       其次,感谢那些歧视(刘秘书说应该是“歧视”,可那个“歧”字俺不会写,是她代笔的,俺们农民实在,不是自己写的就承认,不学城里人找什么“枪手”。)俺们的城里人,正因为有了他们,俺们才意识到城市和农村是多么的不一样。比如说,有一个地方规定,汽车撞死城里人赔十几万,而撞死农民只赔几万块,俺想好了,等俺干不动的那一天,就去那个地方,买个假户口,然后让车撞死,就可以拿到十几万了,足够俺的几个娃读完大学了。俺跟娃们说了,你们以后一定要当上城里人,留在城里别回乡下,别管什么“建设家乡”的屁话,回来后让车撞死都要少拿钱,太吃亏!感谢城里人,如果没有你们的歧视,如果不是你们把城乡差距搞得这么大,俺们农民可能还会糊里糊涂地世代种地,兴不起进城当城里人的念头呢!谢谢!
       再次,感谢那些不见钞票不救人的医院,因为他们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绝不救那些没钱还敢乱生病的穷人,所以俺们从来都不敢乱生病,生病是有钱人的事。俺想好了,等俺几个娃上了大学,以后有钱了,俺和俺媳妇也呆着没事生病玩,过过当有钱人的癌。至于有些工友明明没钱还非得生病,俺得在这里批评他们几句了,你说你们装啥有钱人,早告诉你们穷人不许生病,咋就不听劝呢?有的还非得死在医院里头,你说说,这不是给人家大夫添麻烦吗?这不是给咱和谐社会添堵吗?你们对得起国家人民老婆孩子吗?对得起党对你们的教育吗?话有点扯远了,再次感谢医院,没他们认钱不认人的“规章制度”,俺们就不会不敢生病,俺们的身体就不会这么好!
       此外,俺还要代表工友们感谢那些把俺们“妖魔化”(这个词也是刘秘书教俺的,俺也不懂啥意思)的新闻报道,比如那些描写俺们农民工如何偷自行车,如何穷疯了去抢劫,如何强奸女大学生的报道,让城里人见到俺们就躲,听见俺们的声就烦,这就避免了俺们犯错误。俺们一年到头跟个和尚似的,有时候见了城里的漂亮姑娘是有点不好的想法,多亏人家现在都防着咱们,要不然真做出啥对不起老婆孩子的事,可就没脸回村里了!有些地方就更为我们着想了,城里的住宅小区、厕所、学校都不让俺们进,这就彻底断了俺们做错事的可能,而那些一见俺们就紧盯不放,大声驱赶的警察和保安人员也有很大的功劳,没有他们,也许俺们真会犯点啥错误。
       俺知道,社会上有一些好心人误会了以上俺提到的这些人对俺们的“好意”,以为他们是欺负俺们、虐待俺们,俺们感谢这些好心人的善意,但你们误会了,其实大家对俺们都挺好的,他们也“关心”俺们,就是采取的方法不一样而已。大家别再为了俺们几个农民工打嘴架了,俺们是贱命一条,实在不想因为俺们而影响了你们的安定团结啥的。
       刘秘书给那些领导发感谢信时,都附上了厚厚一沓钱,她说这是“风俗”,要孝敬那些关照俺们工地的人。俺们农村人虽然穷,但也守规矩,讲风俗,所以俺也在这封感谢信里装上一沓冥币,俺们穷,给不起人民币,只能拿冥币代替,就算烧给那些已经去世的“关心”俺们的人用吧!你们活着的时候,不忘“关心’,俺们这些穷人,你们死后,俺们也要让你们当个有钱的鬼,继续“关心”那些穷鬼!要不然你们“关心”他人成习惯了,冷不丁没啥可“关心”的,该水土不服了!
       俺们这辈子是穷命,可能没法报答大伙的“关心”了,但俺们都行善积德,等下辈子投胎成富人时,万一“关心”俺们的人们一不留神托生成了穷人,俺们一定会好好报答你们,像你们这辈子“关心”俺们一样去“关心”你们!
       [陈超荐自《幽默》2006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