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社会]青红的痛与芙蓉的病
作者:冬枫泺

《意林》 2005年 第18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一位朋友近日喜得千金,欣喜之余调侃了那位老兄一句:“起名儿了吗?叫什么都好,就是别叫芙蓉。”其实心里还有一份没说出口的感慨:当爸爸的,千万别学青红的父亲。
        青红是同名电影的女主人公。王小帅导演的这部电影不久前获得了法国康城影展的评委会特别奖。虽然国内对这部影片褒贬不一,但从我的角度来看,《青红》的确延续了王小帅导演的一贯风格:关注人性本身被压抑的东西。比起王小帅此前的几部没能公映的影片,《青红》倒显得有些不够锐利,但事实上,如果你看懂了,就一定能感受到一种令人心痛的力量———无能的力量,像一把钝刀子,一下下割着观者的心灵。在这部令人压抑的影片中,青红和他父亲的矛盾成为故事的一个主线,父亲对青红的爱异化成一种近乎偏执的表达:跟踪、剥夺自由等等,而青红的心情沉重得像影片背景中贵州的大山。但悲剧依然没有避免,在压抑中生活的青红还是没有躲过悲剧,她失去了许多,但最宝贵的,也许还是19岁的青春。据说,这部电影最初叫《我19》,这让人联想起王小帅的名片《17岁的单车》,比起《青红》来,也许《我19》是个更符合影片内核的名字。青红的悲剧来源于影片所表现的那个年代压抑的生活,青红的父亲看似是悲剧的制造者,其实却是受伤最深的那个人,青红失去的,只是19岁的青春,而他失去的,则是一生的赌注。
        时光荏苒,当社会已经飞速进步到今天的网络时代,当初贵州小山城的生活也就只能成为留在过去记忆中的一个永远压抑的痛了。青红的痛是具有时代特征的,也许,是不可能避免的。今天看青红的悲剧,却依然有一种搅拌着凄凉的唯美。 芙蓉却是一个以喜剧开场的故事。几乎一夜之间,这个叫“芙蓉姐姐”的女子就成为网络世界当中最有名的人物。捧也好,骂也罢,芙蓉就这么奇迹般地一夜蹿红了,顷刻,“芙蓉”成了最时髦的词汇,芙蓉在互联网上的点击率一时无二。如果按照大多数正常人的思维,芙蓉是肯定无法与“美”联系在一起的,相反,她那些自恋式的照片和文字却能让人产生“喷饭”的效果。于是,大量的谩骂和攻击充斥在芙蓉的头上,而芙蓉则“任由别人笑骂”,继续在互联网上张贴那些“贻笑大方”的图片和文字。在互联网这个不提倡压抑个性的地方,芙蓉的举动其实也无可厚非,不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干了那么一把吗?个人自由,也没想伤害谁。但芙蓉的所作所为显然又的确伤害了不少人,否则也就无法解释为什么如此之多的网络中人在“芙蓉国”里破口大骂。我身边的许多人都是大笑着在网上看完了芙蓉的“精彩表演”,但看完后,一会儿面露鄙夷之色:她不是有病吧。一番激烈讨论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她的确是有病!
        那么,芙蓉的病是一种什么病呢?与青红相比,芙蓉是幸运的。压抑的青红永远没有办法找到释放的出口,而压抑的芙蓉则轻而易举地找到了。如果说青红的压抑是时代的压抑,那么芙蓉的压抑则是自身的压抑。自身条件不理想的芙蓉似乎对自己充满了不切实际的期望,可以想像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期望,芙蓉的内心必定经受了无数的煎熬,于是在这种近乎于幻觉的思想支配下,芙蓉在网上颇有些“惊天地、泣鬼神”地折腾开来。从受人关注的角度上来说,芙蓉充满搞笑精神的赌博成功了,有人形容她为“互联网新偶像”,确实,芙蓉之后,一批行为更加诡谲怪异的人物纷纷在网络上粉墨登场,有些甚至充满了病态和色情。芙蓉的病是一种现代病,她之所以能够引领一股潮流,真切地体现了现代人在网络生存下的诸多不健康心态。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芙蓉的一举一动竟也成了“狗仔队”的目标,关于她的消息则似乎正在演变为一出悲剧:芙蓉在与同事发生打斗后,从原来的单位离职了。不知道芙蓉的故事要发展到何方,芙蓉又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收场,是戏,就总要演下去的。
        青红的故事是悲剧,但并没给人以丑陋的感觉。震撼人们心灵的,更多是时代赋予在那一代人身上的烙印。在青红的故事里,表演者和欣赏者都是压抑的,心情沉重却并不空虚,人们更多关注的,是那一代人颠沛曲折的命运。芙蓉的故事算喜剧吗?我不知道,但起码没有人看见芙蓉的表演会不哑然失笑的。不管如何宽容地看待芙蓉的表演,这个故事都不会给人以丝毫美感。也许,芙蓉式的闹剧将会如雨后春笋一般地在时下蔓延开来,甚至你并不知道芙蓉们下一步还要弄出点什么新花样。但毫无疑问,芙蓉们的搔首弄姿下面,是他们那颗压抑和空虚的心灵,这一点,芙蓉那些“无厘头”的文字也可以作证。
        青红的父亲是个悲剧人物,他终其一生的目标就是让自己的女儿能够有尊严地活着,他想保护青红,最终却害了青红。不知道芙蓉的父亲看见自己的女儿在网上的那些表演会有什么样的想法,但如果换成青红的父亲,也许会被气得一命呜呼了。其实在今天,青红父亲的思想早已经过时了,但问题的关键是:像芙蓉这样的表演,可以叫有尊严的活着吗?
       (韩非摘自《中华工商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