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唇枪舌剑]不要误导孩子!
作者:小 涛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06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记得曾有人发帖质疑过红军是否真的在长征路上吃过皮鞋,可惜的是作者仅仅是从“皮鞋要在水中煮多久,放哪些调料才能吃下去”这一角度来分析,虽然得出来的结果是不可能,但忽视了人在饥饿的情况下果腹的勇气,并不能真正服众。
       但我想说的还是这样的观点:红军吃皮鞋是一种善意的夸张,反映的是中小学革命英雄主义教育上的苍白,短时期内可以激励学生的斗志,长此以往则全误人子弟。
       红军不可能吃皮鞋,并不是因为皮鞋不能吃,而是根本就没有皮鞋可吃。
       在物质生活极其贫乏的革命战争年代,红军穿的是草鞋,就是今天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所配发的皮鞋也不一定是真正的皮鞋,充其量是牛皮和人造革的合成品,在那种年代,想找一双真正的牛皮鞋,在红军脚上恐怕是找不到,有谁能站出来说说,红军能穿上皮鞋?既然连皮鞋都没有,又如何谈得上吃皮鞋?
       吃皮带的道理也一样,皮带如果能充饥的话,也必须是动物皮做成的皮带,而据我所知,红军时期,官兵系的并不是皮带,而是布腰带,就算有个别人能系上皮带,也不是动物皮制成的,既然不是动物皮所制,那它就没有任何营养可言,既然没有营养,吃皮带和吃泥土的效果就是一样的,这个道理红军不可能不懂吧?
       当然,红军吃过树皮,因为树随处可见,而那个年代并没有禁止剥树皮,但如果为了教育后代,硬要把皮鞋强加在红军的饭碗里,不单单是不尊重历史的问题,而是对教育的一种歪曲和误导,并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与此相雷同的是,黄继光堵枪眼。
       黄继光确确实实是用自己的身体勇敢地堵住敌人的机枪火力点,这点不假,但书本中的介绍是这样的:黄继光用身体堵住了敌人的机枪眼,为部队进攻争取了时间。
       这样的描述实在让人大跌眼镜,就是不懂军事的人也知道,机枪火力点的火力有多猛,机枪子弹的穿透力有多强!不要说区区一肉体,就是几毫米厚的钢板,也全在瞬间被机枪扫得千疮百孔,一个人面对机枪的扫射,常识结果是,不到几秒钟就会倒下,机枪火力对我军的威胁丝毫不会降低,既然如此,谈何为部队进攻争取时间?黄继光用身体堵敌人的枪眼,这种举动是壮烈的,精神是感人的,但此举本身对战争的态势并没有改观之效。
       所以现在的孩子听了黄继光的故事后,都会说“如果堵住枪眼能赢得战役的胜利,那就去堵!”,问题是:用身体堵住机枪眼根本就不可能赢得战争的胜利,对机枪火力作用的发挥不能制止分毫!
       我们可以试着设想一下当时的情形,敌人的火力点严重阻挡了我军的进攻,在这个时刻,黄继光挺身而出,迅速地冲到敌人的火力点前,在这个过程中,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还没有真正用胸口顶住机枪眼之前,黄继光就已经壮烈牺牲了,第二种是黄继光确确实实把身体挡在了机枪眼前,但也只是一颗子弹就已经使其丧失了阻挡火力的作用,并迅速倒下,敌人的机枪依旧喷着火焰,我军的攻击一样受阻。
       既然如此,黄继光的牺牲,和其他战死在战场上的战士并无本质上的区别,更谈不上对我军的进攻和胜利具有极大的作用可言。
       而在今天,我们可以称颂英雄之举的精神意义,但不可盲目夸大行为本身的作用,战争就是战争,不能因为树立榜样的需要而改变历史和扭曲战争科学。当然,如果因此而说黄继光的牺牲是无谓的,对英雄将全是一种亵渎,这种行为在今天看来,并不值得提倡,因为保存自己远比消灭敌人重要。如同大学生张华为了救一个农民而献身一样,有人说值得,有人说不值得,而我的看法则是:对国家,对集体有利就是值得的,对国家对集体无利就是不值得的,回到黄继光的问题上,对战争全局哪怕是局部确实有利的行为就是值得今天赞赏的行为,反之则不然。
       当然,如果从另一方面来分析,又或是另一种结果,我的观点就是这样。
       [选自《天涯》2006年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