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灯下翻书]也许历史都是片面的
作者:向继东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06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在一个饭局上,朱正先生曾随意说出一句很经典的话:“历史是写历史的人写的。”细一想,不禁莞尔,又很无奈。
       绝对真实的历史是永远无法获得的。《联共(布)党史》曾被我们奉为圣典,当斯大林走下神坛之后,才知道那并非历史的真实。有人说“那是用血写成的谎言”,这话确否暂且不论,但它确实只能算是布尔什维克“斯大林派”的历史。要是站在托洛茨基的立场上看,那当然全是颠倒黑白的。
       几年前,我曾读过高默波先生发在《读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标题叫《书写历史:〈高家村〉》,谈的是自己写《高家村》一书的一些体会和感想。高先生说:“历史是由胜利者写成的是人所共知的,但真正理会这一点的人并不一定多。马克思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思想以及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的说法,都与不同的人写不同的历史的理论有关。”这一点,也符合过去流行的一种论断:什么阶级说什么话。高先生说他是农村出生长大的,父母一辈子是贫困农民,所以他的《高家村》就是站在贫困农民立场上写的。从高先生文章中得知,海外已有不少有关中国的人物传记和回忆录,如有从知识分子立场写的《一滴泪》和《失去的一代》,有从农村地主阶级立场写的《阁楼》,有从受过打击的“当权派”立场写的《鸿》,等等。也许可以说:任何历史都是片面的……
       历史就是一面多棱镜,或是一座重峦叠嶂的大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要识得其真面貌,惟有远近高低看。尽管,结果难免片面,但正是这些“片面”的组合,才能窥其“全面”。
       我选编的这本《2005中国文史精华年选》,也决不是什么历史,只是一些历史的碎片——这些碎片拼凑起来也只是历史的某一维度;或者充其量是一点史料的积累,为20世纪史的研究者提供或可参阅的文本。当然还想提醒人们,不要轻易相信那些“写历史的人写的历史”,还是多加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不人云亦云为好。
       本书分为五辑,有口述实录,有亲历往事,有知识分子心史等,相信细心的读者自会找出这样分的理由。文章取舍的标准:要么有新的材料,要么有新的见识,当然还要考虑有更多的人喜欢看——买了这本书,看了不丢,长置于案头,间或拿出来翻翻,引发自己想想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
       还想说明一点,如今做“年选类”读物的出版社至少有十几家吧,且年选品种越出越多,小说、散文、诗歌、杂文、随笔、甚至“美文”之类的年选都有了,惟独没有“文史年选”。我编这个选本,只是想让读者知道,每年除了那些文字之外,还有这样一些充满智性的文字。
       编辑过程中,割爱是痛苦的。初选40多万字,后来压成30多万、分七辑,最后就是大家见到的这个样子了。虽然还适当收了些往年发表的文史作品,但肯定难免有遗珠之憾。
       是为序。
       [选自《2005中国文史精华年选》花城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