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直面现实]以教育出名的穷村
作者:张雨生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06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对于农民来说,是好事,是佳音。我国是农业大国,大多数人口在农村,农民还是庞大的弱势群体。我们这些农民子弟,通过读书及其它途径,走进了城市,成为城里人,改变了自己及后代的命运。但是,父老乡亲还在农村,那里有忘不了的根。反哺与支持,实实在在做好了,并长期坚持下去,将使中国社会结构发生根本变革。
       这项工作刚刚开头。近来就听到有人欢呼:形势大为改观,局面已经扭转。欢呼者的依据是,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正在被免除,部分农产品及农业生产资料获得补贴,教育、卫生、文化向农村倾斜。依我看,这些工作只能表明,反哺与支持,得到了重视,开始启动,并为全社会关注。
       多的不说,仅说一点,即教育问题。知识人才的培养与流向,还鲜明地显示着,农村在极力支持城市。为此,一些农民家庭,倾其所有,负债累累。
       最近,我去了一个县,县领导人感到自豪的是教育办得好,上上下下重视教育。他们特别强调,农民多么穷,也要想办法送子女读书。全县办有六所高中,每年有一千多名学生考进大学。我问,分配回县的有多少?他们说,一年不足一百人。该县子弟在大学读书的,常年大致有五六千人,一年得有四五千万元经费支持他们。学成之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不能回来。其中,多数是农家子弟,上学费用来自农村,取自农民。县领导人说,这笔费用比农民交纳的农业税多得多。
       有一个小村,21户人家,出了28个大学生,远近闻名。一户农民依靠种地,供一个大学生上学,倾其所有还不够,供两个大学生上学,必然债台高筑。学成之后,反哺家庭,也仅是过年过节接济一点。一位做父亲的对我说:“我儿子读书进了城,我在乡下穷死也心甘。”以教育出名的小村,依旧是乡里最穷的村。周围的村子建起了许多小楼,这个小村的房子还都破破烂烂,农民辛苦挣来的血汗钱,心甘情愿,无怨无悔,全部投入了教育。
       农村为城市培养人才,如此竭尽全力,算不算是农村支援城市?这种状况,目前正在继续。还要持续多久,不得而知。相当长的时期改变不了吧。
       知识改变命运,这是农民都晓得的。从主观上看,农民重视子女教育,让后代获得知识,是要改变他们的命运,摆脱农村的贫困。他们这么想,这么做,无可指责。相反,这被看作是觉悟,受到政府赞誉,为乡邻羡慕。但从客观上看,却是农民倾其全力,在为城市培养人才,输送人才。以读书为重,形成了家风,形成了乡风,当然是好事情。重视的结果,却是从农民身上,从农村土地上,吸取大量财力,投入高等教育,农村农民因此更贫困。知识改变命运,仅是改变子女的命运,而还没有做到改变农民的命运,农村的命运。
       教育改革的得失,说法不一。至少把教育作为产业的做法,为有识之士所否定,为贫困群体所抱怨。受教育者负担愈重,投入成本愈大,对于农村,对于农民,则是从那里吸取的财力愈多。这无疑要加重农民负担,使农村更难脱贫。培养出来的人才,又难得返回,难得为农村和农民脱贫服务。这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是不是背道而驰?教育部门难道不应该思索这个问题吗?
       [杨松荐自《今晚报》2006年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