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激浊扬清]“卖官”四问
作者:汪金友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06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几乎每个贪官的“出事”,都与卖官有关。大官卖大官,小官卖小官,买官得做官,做官再卖官。查处不谓不严,惩罚不谓不重,打击不谓不狠,可官场交易仍是层出不穷,屡禁不绝。在某些地方,甚至异常地火爆。前边的栽倒了,后边的又站出来。难道卖官,就真的这么有利可图?真值得这么铤而走险?
       一问:“利润”几许?有可能卖官是天底下“利润率”最高的买卖。有个现成的例子,最近受审的四川省犍为县原县委书记田玉飞,仅在1999年至2004年5年时间内,卖官的收入中除了人民币1500多万元和美元9万元外,还有轿车2辆、住房3套及其装修、家电等折合人民币1859万余元。
       您瞧还有比这更赚钱的买卖吗?而且既不用掏一分钱的本钱,也不用服务和吆喝。只须坐在家里,就会有人赔着笑脸,源源不断地送钱。
       二问:“货源”何来?每一个卖官者,手里都举着一摞官帽子。在他的周围,则聚集着一群心急火燎的买主。他们每个人的手中,都捏着一沓钞票。这个说:“给我一顶吧,我到啥时候也忘不了您的恩德。”那个说:“给我一顶吧,这点意思,算我对您的孝敬。”卖帽子的则不停地用眼睛扫视着人群,看谁拿的钱多,就接过钞票,然后扔过去一顶帽子。
       那些“官帽子”是从哪里进的“货”呢?其实,大家都明白,“帽子”就是“权力”,“卖帽子”就是“卖权力”。这些权力,本来是属于组织和集体的,但却被个别人垄断了、霸占了、独享了。所以凡是有卖官的地方,什么群众推荐、组织考察、集体讨论、纪律监督等,全都走了过场。
       三问:“买主”是谁?这还用问吗?凡是去买官的人,肯定都是想做官的人。但买官既要花本钱,又要伤自尊,哪有靠努力工作升官光荣和体面?当然,谁也不傻,买官者自有买官的苦衷,也自有买官的艰难。
       一种人是因“无能”而买官。凭他的人品和能耐,再干80年,也升不了官。但他自己心理不平衡,“和尚动得,我为什么就动不得?”别人能升官,我为什么就不能升官?常言道,有钱能使鬼推磨。只要咱舍得花钱,还愁捞不到一个官衔?
       一种人是因“无奈”而买官。一个县里,有100个官,如果其中50个人的官都是花钱买来的,那么另外的50人就会坐卧不安。乃至每天晚上躺在床上,都会翻来覆去地琢磨:“现在就兴这个,别人都在送,要不我也送点?送了才踏实、才安全、才有希望再升官。”
       四问:“风险”多大?卖官的风险有多大,这得看卖官者的“暴露率”和“查处率”。如果100个人卖官,100个都被抓住了,不仅卖官所得钱财被没收,而且还丢了公职和党籍,甚至被送到大牢里去,那可能就没有人再敢卖官了。相反,如果100个人卖官,只有20个人被抓住,其余的80人仍然平安无事,仍然坐在领导岗位上,享不尽的荣华,受不完的富贵,那么就会有更多的人跟着去卖。
       现在还有多少卖官者逍遥法外?是“20%”还是“80%”?即便还有一个,我们也要穷追不舍。因为这种“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卖官者“无官可卖”,让买官者“无官可买”,让卖官和买官者都及时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李鬼荐自《北京晚报》2005年11月23日/李二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