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西风]书潮
作者:柏 栎

《译文》 2006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民以食为天
       如今各类图书奖五花八门,但读者或许想不到还有专门颁给餐饮作品的奖项,那就是号称饮食界的诺贝尔奖——詹姆斯·贝尔德美食大奖(James Beard Award)。该奖拥有独立的基金会和雄厚的财力,至今已成功运行20年,其宗旨为“表彰、保存、培育美国的烹饪传统和饮食多样性,提高国民的餐饮品味。”这方面它确实不遗余力,出版两种月刊,提供烹饪教学,每年把25万美元颁给各类获奖者,其中图书奖就有“年度图书奖”、“摄影奖”、“酒类奖”等琳琅满目的14种。且让我们来看看今年的获奖图书。
       一举拿下“年度图书奖”和“食品写作奖”的是著名摄影师彼得·孟则和作家费斯·德鲁修夫妇合著的《饥饿星球:世界吃什么?》(Hungry Planet: What the World Eats)。他们为了研究不同文化家庭的饮食差异,走访了全球24个国家,30个家庭,每个家庭采访一周,总共记录下600顿饭的详细菜单和消费指标。要是以为他们只不过按个快门就完事,那可就低估了这本书的人文价值。作者认为,饮食是由某些基本不可控制的因素决定的,如贫穷、战争、以及飞速发展的全球化,而文化能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改变传统饮食,打造世界食品的加工厂。在全球化的经济下,一种食品是由它的商标而不是生物成分来界定。此外,作者还提出食品造成的肥胖症等疾病正席卷发达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则受到营养不良的困扰。他们采访到一个德国的五口之家,特别爱吃肉桂面包、巧克力羊角面包和牛柳卷,每周花在餐饮上的银子高达500美元。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乍得湖难民营一位带着五个孩子的母亲,每周只吃不足2美元的饭菜。贫富差距对很多人而言只是一种概念,在家人围坐的图片背后,是亲身体验才能感触到的震撼。一头是成袋的谷物、土豆和过熟的香蕉,一头是苏打饮料和外卖匹萨,加上介绍当地人民饮食习惯的小贴士,这本书开辟出了营养学和政治学的交叉学科。
       相信外国人不善于(或是懒于)在一日三餐上下功夫的人,在读过获得“单项奖”的詹妮甫·麦克拉根的《骨头的食谱、历史和知识》(Bones: Recipes, History, and Lore)后,大概会扭转观念。此书并不专写骨头,而是针对骨头上的肉,全书分为牛肉和小牛肉篇、猪肉篇、羊肉篇、鱼肉篇等六章,每章都慢条斯理地罗列种种令人食指大动的菜谱,活色生香的程度一如此书的封面:三根腌制好的骨髓像工艺蜡烛似地呈品字形摆放在餐盘上,上面还竖着把亮晶晶的银叉。作者告诉我们,连肉带骨地烹饪,无论是烤、烘、蒸、炖都比把肉剥下来单独做来得好吃,后者就像去皮去骨的鸡胸肉一样淡而无味。麦克拉根说,这根本上是个观念问题,是否“善待”骨头,是否愿意在餐饮上花费时间,决定了你是选择蛋白质打包的快餐还是真正的食品。慢工出细活,时间是最好的调味品。和一般的烹饪书不同的是,此书还点缀了不少民间传说、文学选段和历史知识,说明从古到今,骨头在不同文化中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骨头的食谱、历史和知识》说,为了美食,就要稍微牺牲一点健康。而封面同样逗人食欲的《生活调味品》(Spices of Life: Simple and Delicious Recipes for Great Health)就唱反调说饮食是为了健康。尼娜·西蒙斯的这本书摘取了“健康奖”,早在台湾学习中国厨艺时,她就对食疗法很感兴趣,认为一种延续了数千年的文化若是说什么食品有益健康,那肯定没错,而也只有中国才有如此讲究而自成体系的饮食文明。书里的160份菜单囊括家常汤、各种炖菜、色拉、菜园自种果蔬,以及西方人很少享用的面条、米饭和其它谷类,能够治疗小毛小病的配方。西蒙斯推荐的菜谱“烧”贯中西,川式青豆里透着浓浓的中国味,而“索菲姨妈鸡汤”则是美国的传统菜。每一份菜谱的备注栏里都写满各种成分的健康因素,比如杏仁富含单一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胆固醇,其高维他命E的含量能预防心脏疾病。此书的最大好处就是实用,很多烹饪书就像时尚杂志,五光十色但读后不明究理,《生活调味品》就不同,它简洁明了,还附赠一堆健康指南,也许正是因为作者亲自下厨的缘故吧。
       写作《威士忌世界完全手册》(Whiskey: The Definitive World Guide)的迈克尔·杰克森击败了另两位写香槟和葡萄酒的作者,捧走了最后一项“酒类奖”的桂冠。酒文化源远流长,仅仅威士忌这一种就长达1600多年,期间的讲究足以装扮一个威士忌专家:蒸馏区的地方气候和地理形貌,使用何种谷类,发酵之前如何加工,酒桶使用何种橡木,威士忌的保存年代等等,这些问题都会在这本书中得到解答。此书的大量篇幅都贡献给了世界各地的蒸馏工艺,知识性之强能让一名威士忌狂热者为之目眩,所以最好的办法无过于亲自品尝:买两瓶不同产地的威士忌倒入蒸馏酒杯,拿着《如何嗅与尝》一章来按图索骥,同时放一段轻音乐,陶醉在酒神的怀抱里。
       在秋季书市兴隆之前,这两个月(7.23~9.24)的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可谓光景惨淡,几度上榜、位次靠前的新书大多和政治相关,不是布什政府,就是民主党派、9.11和伊战。好在笔者对美国读者的“政治热情”已经见惯不惊,从剩余的候选书目中挑出来一本与政治无关的生活书,以及两本虽然排名靠后,但颇值一读的作品,或是指导读书写作的良师益友,或是可供茶余饭后的绝佳谈资。
       1.《我觉得脖子不舒服》
       I Feel Bad About My Neck: And Other Thoughts on Being a Woman
       By Nora Ephron
       Alfred A. Knopf,2006年8月
       此书凭它137页精装的小身量连续三周高踞榜首,开价高达20美元,再加上一个虽长但不惹眼的名字,不仅让人好奇它怎生吸引读者的钱包。说起作者诺拉·依弗朗,可是大名鼎鼎的剧作家和导演,剧本出自她手的就有《西雅图夜未眠》、《电子情书》、《西尔克伍德》(Silkwood)等一堆耳熟能详的佳片。
       依弗朗擅长走轻松路线的爱情故事,但她本人一生经历坎坷,两度离婚。但在最近,现年65岁的依弗朗发现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背叛者,那就是日渐衰老的躯体。她列举了身体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她怎样不择手段地努力挽回她的青春。显然,这是一本关于女人如何变老的书。变老这个问题,罗素早有精辟观点:生命就像一条河,最后无声无息地融入海洋。依弗朗看来并不打算臣服于这种自然过程,她自承热衷各种美容美发项目,还会在身上抹遍浴油,“使我如丝绸般光滑。” 她毫不掩饰对某些美化说法的不满:“为什么大家都写书说老比少好?”
       此书由15篇小文组成,大多是依弗朗以小见大地发掘生活中的细枝末节的成果。较受欢迎的是关于钱包一文。她发现肮脏的鼓鼓钱包里总是装着无数并不需要的东西,而真要找起来却又找不着。女士们应该“明白她们的钱包反映了她们持家疏忽大意,组织能力一塌糊涂,没本事丢掉任何东西。”从依弗朗大大咧咧的文风里,读者们可以发现一个饱经世事的女人——而非戴着神秘面纱的娱乐圈大牌——在跟大家絮絮叨叨地拉家常,诉说她对生活的真知灼见,也许正是这种真诚赢得了读者的喜爱。
       畅销指数:★★★★★
       悦读指数:★★★☆☆
       2.《像作家一样阅读》
       Reading Like a Writer: A Guide for People Who Love Books and for Those Who Want to Write Them
       By Francine Prose
       HarperCollins,2006年8月
       “写作的诀窍是阅读,仔细、用心、缓慢的阅读。”同样是名家所作,此书的畅销程度就远不如《我觉得脖子不舒服》,至截稿为止在榜上仅仅昙花一现,位次还不高,但这是一本挑选读者的书,它欢迎那些敏锐且善于求索的心灵。普如斯人如其名(Prose在英文中是“散体文”),她拥有14部小说,其中《蓝天使》曾荣获文艺界的NBA,即美国国家图书奖(National Book Award),评论和散文也很出名,其人在哈佛等名牌大学执教文学和写作二十多年,无论各方面都是写作读书指津的不二人选。
       在写作班和写作学位出现之前,作者们是如何学习写作的?通过阅读前人和同代人的作品,法朗西斯·普如斯如是说。很多宝贵之物藏在细节之中,而我们忙碌的生活常常忽视了这些浮光掠影。要知道伟大的作家如何创造他们的奇迹,你就应该学会倾听这些大师。在这本书中,作者邀请你坐到身边来,为你分析名著中的技巧和诀窍。她阅读了最好的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福楼拜、卡夫卡、奥斯汀、狄更斯、伍尔芙、契诃夫,发现那些作品之所以永垂不朽的秘密。她和你一起欣赏菲利普·罗斯气势磅礴的长句和伊萨克·巴别尔令人敛声屏气的描写,她被乔治·艾略特《米德尔马契》中出色的人物深深打动,又从约翰·勒卡雷那里学到如何通过对话推动情节发展……她提醒读者,一定要放慢速度,逐字品尝,注意文学的取材。说起来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但又有多少种书可以同时充当阅读和写作的参谋?《出版人周刊》说,每个作家都应该把普如斯的书放在书架上,与福斯特《小说面面观》并置。
       畅销指数:★☆☆☆☆
       悦读指数:★★★★☆
       3.《美丽外表》
       La Bella Figura: A Field Guide to the Italian Mind
       By Beppe Severgnini
       Broadway,2006年8月
       译者有意保留了书名中大多数美国人都看得懂的意大利文,也保留下一片浓浓的异域风情。作为难得登上时报畅销书榜的外国书,意大利专栏作家塞维尔尼尼自有一番不俗呈现。他一路从米兰、托斯卡纳漫游到南部的西西里和撒丁岛,既导游地理,又导游心灵,用他不温不火的眼光观察沙滩、餐馆、机场、办公室等等最能容纳意大利人性格的地方,但落笔不可谓不犀利。比如别的国家的红灯只有停车一种概念,而意大利的红灯却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谁也说不准。这种红灯心理是意大利人的写照之一,他淡然写道:“循规蹈矩真无聊,我们三思而后行。要看某项法律条款是否适合我们的具体情况。”这种口气,在历来崇尚“自由”的美国人眼中恐怕也是大逆不道,但根据塞维尔尼尼的说法,在意大利,遵守一种规定是对智商的侮辱。意大利就在这种心照不宣的友好气氛下颠仆而行,处处有矛盾,但处处畅行无阻。往好处说,意大利人这种性格无疑是官僚作风的一大克星,因为哪怕最谦卑的人都深怀强烈的自尊和挺直的脊梁骨。作者最后不无幽默地写道,只有一条规定不可违背,那就是上午十点后绝不可再点卡布奇诺咖啡。
       塞维尔尼尼用机智轻松的笔调描绘他心目中的祖国和人民时,也不忘要提供坚实的证据,这让读者再次瞠目结舌:三分之一的意大利人是通过亲戚找到工作的;只有五分之一最近十年内搬过家——这是欧洲人平均数值的一半;远程办公名存实亡,只有0.2%的工作人员参与,因其剥夺了意大利人享受公众乐趣的机会。此书畅销的原因也很明白,它如此好读好看。
       畅销指数:★★★☆☆
       悦读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