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西风]书潮
作者:佚名

《译文》 2004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拿大师说事儿
       正为这期书讯的主题犯愁,编辑大人“投诉”了:自从主持这个书讯栏目以来几乎从未介绍过小说,太不平衡了吧?恭敬不如从命。恰好在友人处翻看新到一期《纽约时报书评》,内有一亨利·詹姆斯大幅肖像,一看书名:The Master,嗯,大师的新传记。再定睛一看,竟是在“小说”版上,这就激起了笔者的好奇。
       
       这几年,以文学大师为主人公的严肃小说在英美颇受关注,大有流行之势,前有库切1994年写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彼得堡的大师》,后有迈克尔·坎宁安把弗吉尼亚·伍尔夫牵扯进去的《时时刻刻》,都是其中得大名者。而这本由爱尔兰当红作家科尔姆·托尔本(Colm Toibin)写的《大师》(The Master,Simon & Schuster Trade,2004年6月版),也很有可能成为此类小说的经典之一,因为英美报刊对该书评价之密集,口碑之好,在近年的小说中是不多见的。
       亨利·詹姆斯出生于南北战争爆发前二十年的美国第一代知识分子家庭,长大以后游历欧洲,居住于巴黎、罗马、威尼斯和伦敦。托尔本写的,是人到中年的詹姆斯在十九世纪最后四年的经历。托尔本小心地从詹姆斯的性格中寻找具有戏剧性的元素,用柔和、富有同情的文笔,抓住了亨利·詹姆斯的孤独与渴望,希望与绝望的心理与性格。在托尔本的描述下,这位情感强烈的心理写作大师一次又一次显示出他跟从自己心灵的呼唤,激情的梦想无法与自己脆弱个性相调和。《纽约时报》发表评论说,真正的亨利·詹姆斯性格色彩可能比托尔本所描述的明亮得多,但这样的评论适用于传记作家,而不是用于小说家。托尔本认为许多人在公开场合表现得很智慧,但这常常是为了掩饰其内心的阴暗面。他所做的,就是探索亨利·詹姆斯内心的黑暗。
       
       英国名作家彼得·阿克罗伊德(Peter Ackroyd)最近也写了一本看似传记的小说《伦敦的兰姆姐弟》(Lambs of London,Chatto and Windus,2004年8月版)。阿克罗伊德集小说家、诗人、传记作家于一身,也是当今英美文坛实力派中年作家。这部小说很有意思。我们知道,十九世纪英国散文大家查尔斯·兰姆曾和姐姐玛丽·兰姆一起写过《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这本至今仍被视为经典的莎士比亚戏剧普及读物虽然只署名查尔斯·兰姆,出力更多的却是玛丽。玛丽负责改编故事集中的十四出喜剧和历史剧,查尔斯仅改编六出悲剧。兰姆姐弟俩可能是英国文学史上最具悲剧色彩的姐弟作家。他们的家族应该有精神病遗传史。姐弟二人一起生活了四十多年,相依为命,两人最后一起居住的地方是疯人院。不过,《伦敦的兰姆姐弟》并不是一本小说形式的兰姆生活传记。在小说中,查尔斯·兰姆还在东印度公司当书记员,埋头写他的《伊利亚随笔》,他喜欢在给朋友的书信中编造故事,令朋友们分辨不清真假。玛丽整天在家照顾疯疯癫癫的父母。十七岁的书店小老板威廉·爱兰闯进了他们的生活。有一天,爱兰给玛丽看了一份手稿原件,据说是莎士比亚从未发表的作品,包括一部当年失踪的剧本。不久,学者们、演员们都听到了传言,涌向爱兰的小书店。这批手稿从何而来?是真是假?作者再现了十九世纪伦敦街头的市井风情,将兰姆姐弟与莎士比亚穿插在一起,把谜底留到了最后。
       
       说到莎士比亚,最近还有一本新小说与他略有些关系。在莎士比亚研究界,有些人一直对莎士比亚戏剧的真正作者争论不休,其中有一派的观点说,莎士比亚戏剧的真正作者是莎士比亚同时代与他齐名的剧作家克里斯托弗·马洛。一般认为,1593年二十九岁的马洛在伦敦一家酒吧和别人动起手而被刺死。但传说他没死,而是隐姓埋名跑到意大利,莎士比亚的戏剧就是他那个时期写的。不过我这里要介绍的小说比这种传说更离奇:那就是女作家路易丝·威尔什刚刚出版的《贴木尔必须死》(Tamburlaine Must Die ,Canongate Books2004年8月版)。这部只有一百来页的中篇小说带领读者来到十六世纪末阴森森的伦敦。为了抵御瘟疫和战争,全城戒备森严,外来的陌生人是不受欢迎的,间谍们搜寻着每一个可能是潜伏敌人的外来者。临死前三天,马洛收到了令他烦恼的便条,签名者是贴木尔——他最早发表的剧作《贴木尔大帝》中富有争议而道德堕落的主人公。他必须争分夺秒调查清楚谁是“贴木尔”,并且要在自己死以前把他杀死。作者生动地描绘了1953年时的伦敦:破旧的酒吧;拥挤喧嚣的街道,积满灰尘的书店。
       笔者写到这里,突然又看到介绍说,英国大作家戴维·洛奇也写了一本以亨利·詹姆斯为主人公的小说《作家,作家》(Author,Author, Viking Books2004年10月版),将于今年十月问世。这部小说把詹姆斯人生分成三个阶段:学徒时期;他感到无法让自己文学生涯更进一步的中期;从第一次写剧本惨败的阴影走出来,《鸽翼》、《大使》相继走红的后期。具体内容,且待小说出版时再说周详吧。
       
       2004年6月6日--2004年8月01日
        夏天本来是美国图书销售的高峰。在暑假开始之前,各大报纸往往会开辟夏日阅读指南之类的版面。今年夏天,当然属于比尔·克林顿。在本次九个星期的排行榜上,他的《我的生活》从7月11日窜上第一名之后,就占据了七月份的榜首位置。不过这段时期排行榜前十名的图书基本上还是过去榜单的延续,真正一鸣惊人的图书并不多,也没有出现一出版即人人争睹的小说。总的来看,这两个月的美国书市比较平淡。也许,就像碰到超级大片很多影片纷纷调整档期一样,出版社也在躲避克林顿的锋芒。
       1. 《给你的全家穿上灯芯绒》
       Dress Your Family in Corduroy and Denim
       by David Sedaris
       Little, Brown 2004年6月版
       
       戴维·赛达里斯和姐姐们在雪地里戏雪;他和家人外出度假;他参加哥哥的婚礼;他给姐姐拖地板;他为迷路的旅行者指路;他吃汉堡包;他去验血糖……这些再寻常不过的事情,有什么稀奇?可是,赛达里斯就靠写这类鸡毛蒜皮的散文集《给你的全家穿上灯芯绒》,6月20日第一次上榜就登上了冠军宝座。美国国家公共电台评论员赛达里斯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冒出来的当今美国红得发紫的幽默作家,宣称自己从不用电脑,从不上网(这点倒是和王安忆一样)。书名和封面就透着一种古里古怪的幽默感。这本书带有自传的色彩,他掀开寻常的平淡生活一角,展示出表面之下的滑稽与荒唐。他回忆童年时的一个万圣节他把讨来的糖果丢了;回忆他游历《安妮日记》里安妮·弗兰克当年藏身的旧房子,恨不得自己也尝尝躲在阁楼里生活的味道;还有一天深夜淹死一只老鼠,还有他学法语、闯入裸体主义者的世界里度假的滋味儿。“有时候我担心自己从没有真正长大成人。”他说。在他的世界里充满着隐晦的欲望与动机,家人总是相互原谅,而争吵则是家里表达爱的最高形式……这本书文字浅显,每篇文章篇幅不长,能够上榜七周始终名列前茅,足以见得这位幽默作家对美国人民的吸引力。
       
       畅销指数:★★★★★
       悦读指数:★★★★★
       2. 《乔神父:拯救我灵魂的人》
       Father Joe:The Man Who Saved My Soul
       by Tony Hendra
       Random House2004年5月版
       英国幽默讽刺作家、名演员托尼·亨德拉新过去三十年来一直活跃于英美文化圈,办杂志,拍电影,为各种杂志撰稿。他的自传《乔神父:拯救我灵魂的人》一改他以往作品幽默的色彩,真心诚意地回顾自己的人生。他是怎么认识乔神父的呢?“我当时十四岁,和一个已婚女子有染。”亨德拉开头即写道。1955年他还是个中学生,跟着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本·布托接受宗教教育。亨德拉常去布托家,和他的年轻妻子丽莉好上了。一天两人正在接吻的时候,本闯了进来。本带着他坐火车、渡轮来到怀特岛上的一所本笃会修道院。迎接他们的是一个慈眉善目的神父约瑟夫·瓦瑞洛(乔是约瑟夫的昵称)。乔神父在听了他讲述的事情后,平淡地说:“你没有做什么真正的错事,亲爱的托尼。我想你已经忏悔了很多。”在以后的忏悔中,乔神父从不用“罪恶”“错误”这样的字眼,他相信:上帝在每个人心中,“人惟一的罪过是自私。”在接下来的四十年中,不管生活和事业如何变化,托尼总是从乔神父那里获得精神力量。从五十年代他被乔神父的魅力所折服,渴望当一个修道士,到六十年代他在剑桥大学读书时看了喜剧电影,决定用笑声而不是祈祷改变世界,到七十年代他创办《国家讽刺》杂志,在到他遭遇的婚姻、事业上的惨痛失败……但是,是乔神父陪伴他一路走来,将他从堕落中拯救了出来。这本书,反映了从五十年代起那个动荡年代走过来的那一代西方人的精神救赎。该书上榜八次,始终稳定居于中游。
       
       畅销指数:★★★
       悦读指数:★★★
       3.《深海潜水者》
       Shadow Divers: The True Adventure of Two Americans Who Risked Everything to Solve One of the Last Mysteries of World War II
       by Robert Kurson
       Random House 2004年6月版
       1991年,两个美国潜水爱好者查特顿和科勒在一个当地渔夫的提示下,在离新泽西海岸六十海里的海底,发现一艘德国二战时期的潜艇U-boat。这艘潜艇躺在水下二百三十英尺的海底,这个深度太危险,即使是技术非常熟练的专业级潜水员也只能逗留几分钟。潜艇里面可能有六十名左右的船员遗体。历史学家、专家和军方都不知知道这艘潜艇的线索。一艘德军潜艇在离美国本土这么近的海域沉没,难道不令人奇怪吗?两人很快意识到,他们必须解开这个谜。
       在接下来的六年时间里,他们组建了一个研究、潜水小组,全力投入辨别这艘潜艇和遇难者身份的工作中。他们成了二战史的专家,到各地旅行调查,自学德语,和U-boat专家交朋友,到德国搜索线索,纠正了历史书上的种种错误说法,期间还进行了几次有史以来最危险的潜水。
       六年中,他们失去了三个伙伴,自己的婚姻破裂,他们的导师也因酗酒而死。但每一次挫折让他们更坚定。两人都意识到,这一探索的过程对他们来说已经不再是辨认一艘潜艇这么简单的事情了,这是一个发现他们自我的使命。1997年,在所有的线索似乎都断了的情况下,两人做好了死亡的准备决定冒险。《绅士》杂志编辑罗伯特·科森撰写的纪实作品,建立在大量采访、研究的基础上,完全真实可靠,异常精彩。
       畅销指数:★★★
       悦读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