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负暄琐话]偿还
作者:莫幼群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06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我是一个文人,和许多文人一样,我有时也会想:如果我能生活在19世纪末期的俄罗斯就好了。无数次地从小说和影视作品中看到那时俄罗斯文人的生活场景,真的是一种金子般奢华的生活:金碧辉煌的舞会大厅,晶莹剔透的巨大溜冰场,香鬓云影,觥筹交错,高谈阔论——大可谈国家大事,中可谈文学艺术,小可谈身边红颜。可再深想下去,就变得不美妙起来:因为,支撑这金子般奢华生活的,是千百万农奴弯曲的脊背,所有那些个脏活、累活、屈辱活,让农奴们去干吧。
       如果说那时的俄罗斯文人是最快活的,那么此后文人们的命运就急转直下,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仿佛进入了“炼狱”。从阿赫玛托娃、帕斯捷尔纳克到左琴科、索尔仁尼琴,我们可以举出一长串名字。前一阵子大家都在谈前苏联犹太诗人曼德尔施塔姆,他的一些诗句,如“铁中的诗歌铁一般地/在分娩的裂口中泪流”之类,的确是我读过的最悲怆的文字之一。曼德尔施塔姆才华过人,但一生颠沛流离,命运多舛。1933年他因创作《我们生活着,感受不到脚下的国家……》一诗而被逮捕、被流放,刑期结束后没过几天安稳日子,就再一次被逮捕、被流放。1938年他在转送拘留地时,病死于海参崴某拘留所的医院板棚内,终年47岁,尸体葬于何处至今不明。
       当一个社会积累了太多的不公正、太多的罪孽之后,总要有人来偿还。曼德尔施塔姆们可能未必有机会“分享”前辈文人奢华生活的荣耀,却无端地替他们背负了沉重的罪责。
       1865年4月14日,56岁的林肯遇刺身亡。1864年11月他第二次当选美国总统时,为解放黑奴而进行的南北战争刚刚结束,国家还远远没有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过来,因此林肯在就职演说中这样说道:“我们深情地期望和虔诚地祈祷这场巨大的战争灾祸能很快地过去。然而,如果上帝有意让它继续下去,直到奴隶们250年来的无偿苦役所积聚的财富全部毁灭,直到皮鞭下淌出的每一滴血都已用剑下流出的每一滴血偿清——就像3000年前人们所说的那样,那我们还得说,‘耶和华的典章真实,全然公义。’”林肯这位美利坚合众国的总统,在废奴战争终于胜利之际,最后一个加入了总数60多万的阵亡将士行列,来偿还他深恶痛绝的奴隶制所欠下的血债。其实,对于奴隶制,林肯是最不应该为其背负罪责的人,而不幸却偏偏降临到他身上。从就职演说来看,他似乎早就已经预感到自己的不幸,他似乎要用一位白人总统的鲜血来告诉芸芸众生:“两清了!”
       当毕生致力于和平与进步事业的瑞典首相帕尔梅被恐怖组织暗害时,他是在替别的什么人和别的什么事还债;当同样以追求和平为己任的以色列总理拉宾被极端分子射杀时,他也是在替别的什么人和别的什么事还债。虽然以往的种种不公正、种种罪孽再轮也轮不到他们来偿还,但这些伟大人物的灵魂深处会响起一个声音:“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出来混,迟早要还”,从表面上说,这句江湖名言是不错的。但在许多情况下,“还者”非“混者”——历史常常会开这样沉重的玩笑。
       [邓卉卉荐自《新安晚报》2005年10月31日/卡赞尼夫斯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