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激浊扬清]半壶水和六间办公室
作者:江南尘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06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有人建议,机关打水时,最好打半壶水,避免浪费。确实有这样做的单位,不能不说,这是好主意,我们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节约半壶水,自然是小事一桩,如果乘以13亿这个庞大的人口基数,其价值就不可低估。最可贵的是那种节约精神。这样做,才能防止“地球上最后一滴水,是人的眼泪”那样的可悲结局。
       我们应该节约的和能够节约的地方,实在太多,节约不能只喊口号,要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抓起,真正把节约型社会要求落实到社会各个角落,每个单位,所有家庭,从抓油、水、煤、电,日用吃穿,一律这样思考,这样行动,真正建成节约社会,其意义怎能低估?这是应人人都遵守的。
       就在人们议论“半壶水”的时候,又得知一地级市领导办公用房为六间屋的报道,称之为“豪华办公”。那个规模不大的地级市的书记和市长,每人独占六间办公室,办公室内设高级办公用品,卫生间、会议室、会见室,一应俱全,颇为“气派”;在办公室的一侧墙壁上,虚掩着一道暗门,里面竟是一间装修精致的卧室。虽然没有说到总平米数,至少不会是六个鸽笼子。这也不是孤立的事件,山西柳林县是贫困,那里的县政府就盖起豪华办公楼,16层,60?郾9米,外观很像省委大楼,投资2亿元,而农民年均纯收入才1515元。
       政府办公楼究竟应该多大?首长办公用房到底应该有几间?这里确实需要有一个标准,在一些人的眼里,即使六间,也未必感到气派,还缺餐厅,厨房,娱乐用的卡拉厅,运动用的弹子房之类。不要说,和皇帝比较,差距更大。全国有一个庞大的公务员群体在办公,确实需要有个统一的规范。
       一说到办公地点,往往就会以“官不修衙”作为古训教育今人,自然也会说到隋炀帝修建“迷楼”亡国之类。可是这些过时的老调门,难以训诫今人。现在真是修衙的大好时光,有许多可利用的旗号。“经营城市”就是其一。仔细算账,大多赔本,要么是用大量土地换来的,要么是集资建造的,真正成功的有多少?事后赔钱,也有理由:交学费。
       过去官不修衙,主要是想到“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官员不过是匆匆过客,没有心思修衙。而且修衙也不是提拔任用的“政绩”。如今大不相同,到处是修衙冲动,官员修衙也会列入政绩。况且还有几个重要因素使修衙不断发酵。
       一条是官员不断膨胀,衙门就是不够用,挤来挤去,只好修衙。
       一条是豪华风此起彼伏,到处看一看,唯我寒酸,不想修衙者也要修衙。
       一条是对外开放的需要,经济社会发展,办公条件也要改善,也要“接轨”。
       于是,在一些城市里,政府大楼就成为地方一大景观,地方首长就有最好的办公设施。背后的议论可想而知。遗憾的是,这一切未必传达到官员的耳朵里。
       难怪人们有捡芝麻与扔西瓜的叹息。一面是庄严地节约,一面是堂皇的浪费,这对立的两极所产生的讽刺意义,不言而喻。
       [王德彰荐自《今晚报》2005年10月28日/马士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