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激浊扬清]对孩子应尽早放手
作者:徐怀谦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06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据《青岛早报》报道,家住福州市的李女士因在电话里听到儿子哭着说想家,想吃妈妈亲手包的馄饨,就花了近3000元打“飞的”,给刚考入青岛一所大学学市场营销专业的儿子送来了一碗热馄饨。报道称,她十九岁的儿子从小学到高中,12年间,从来没有洗过衣服,这些事全部是由家长代劳。
       这样的新闻当然只是个例,但现代家长对孩子不同程度的包办,每天都在发生。
       我女儿的学校在一条胡同内,每天接送孩子上学放学的时候,这条胡同就像患了肠梗阻,人流车流水泄不通,每一辆车都把自己想象成了一条泥鳅,可着劲地往前扎,恨不得让孩子一出学校大门就能钻进轿车门。每每看到这种景象,我就想要是汽车能爬楼就好了,没准这些父母会把车直接开到三楼四楼停到教室门口或者干脆开到孩子身边去。
       那些没车的父母也有事情做,就是替孩子拎包——孩子一出校门或者家长早就迎进去,在第一时间把孩子背的书包接过来,好像那书包真能把孩子压坏似的。常有些漫画画中国孩子课业负担重,一个大书包把孩子的背都压弯了,其实生活中的孩子很少背书包,因为上学来去的路上,书包都由家长背着或拎着,根本轮不到孩子。
       小学生如此,中学生也自立不到哪儿去。最近有篇报道说,沈阳某中学军训时,近百辆轿车拥堵在军训基地大门口,为的是给孩子运送被褥、小食品。有给孩子送饮料的,说在家里,孩子除了这个,别的啥水都不喝;有给孩子送防晒霜的,战士不让进,家长居然跪地请求;还有给孩子送电蚊香、手电筒、小风扇甚至毛绒玩具的。结果呢?由于平常孩子在家娇生惯养,受不了烈日,吃不惯军营伙食,睡不着觉,几天内就有近十个孩子中暑,这些孩子的家长干脆以此为借口把孩子接回了家。
       封建时代我们只听说有父母包办婚姻的,现在的父母则是无所不包。大学生带着保姆上学,女儿出嫁时陪嫁保姆之类的新闻足以令人惊诧(文章开头说的那位李女士也提出要给儿子陪读,却遭到校方拒绝),从去年起,北京、杭州、上海等地的公园内又相继出现了家长代儿女相亲的景观。
       那么换一下立场,从孩子这方面来说,他们是否感恩呢?恰恰相反,他们大部分认为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一部分抱怨父母管得太多,留给自己的自由太少,而只有极少数知道父母不易,心存感恩。这正是包办教育产生的一个悖论:你包办了一切,却没有赢得孩子应有的尊重;你设计了孩子的昨天、今天,却不能包办他的明天;你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可能是跳蚤。
       大多数家长会说,现在家庭经济条件好了,难道我们不该为孩子多做一些事情吗?这里就有一个健康的爱与溺爱之间的区别。最近读《环球时报》上一篇介绍英国贵族学校伊顿公学的文章,其中一段写道:“初入伊顿,学生只是13岁的小男孩,离开伊顿的是18岁的谦谦君子。他们在伊顿的5年完成的是生理、心理、知识、体能、思想和社会责任感的全面成长。伊顿的校规严格,却不痛苦。比如,一年级学生入学,有10%~20%是没有集体生活经验的家中宝贝,校方的第一个措施是,家长前三周一律不准探望,要把娇生惯养的公子哥‘扳’过来!在不准你留恋父母温情的同时,学校给你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集体的温暖。”这说明了什么?说明贵族教育并不能和娇生惯养划等号,两者恰恰是排斥的关系。这得益于西方长期形成的健全的教育理念。卢梭早在《爱弥尔》中就说:“人们只想到怎样保护他们的孩子,这是不够的。应该教他成人后怎样保护他自己,教他经受得住命运的打击,教他不要把豪华和贫困放在眼里,教他在必要的时候,在冰岛的冰天雪地里或者马耳他岛的岩石上也能够生活。”用这个标准来衡量,我们今天教育出来的孩子有几个能达标?
       我不是提倡斯巴达式的教育,也不鼓励我们的孩子去学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更不是要他们接受什么狼性教育。这是两个概念。他们应该有他们自己的人生,成功也好,失败也罢,都要自己去闯去打拚去体验,家长只需为他们把握住向善、利公的大方向就够了。对孩子尽早放手,做父母的才能尽快放心。
       [李东辉荐自《市场报》2005年11月9日/丁 聪图《“小皇帝”的暑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