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社会]老兵回家
作者:孙春龙 陈安庆

《人民文摘》 2008年 第1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在整整70年之后,中国远征军战士李锡全的远征终于结束了。
       10月12日,89岁的李锡全在一群热心人士的帮助下,颤巍巍地走过冰冷的中缅边境四号界碑,踏上中国的土地。
       那一刻,所有随行的人员都发现,这位清瘦的老人,已是泪流满面。
       网上发帖找到老兵家人
       这条回家的路,李锡全走了近70年。
       4月中旬,我们在缅甸密支那的华侨新村采访时,遇到了李锡全。李锡全称,他自从当兵打仗以后,就和家里失去了联系。
       李锡全兄弟六人,他最小。1938年,他和四哥、五哥一起参加了国民革命军,弟兄三人共赴云南战场。
       他的老家在湖南省桃源县白洋河鹅道咀,他依然清楚地记得父亲的名字叫李尧臣,“离家几十年了,我是快入土的人,想回家,但现在没希望了。”
       采访结束后,我们撰写了《腾冲远征》一文,文章开头讲述了中国远征老兵李锡全流落异国他乡的相关情况。同时,我们查询了相关资料,但发现在桃源县已没有鹅道咀这个地名。
       5月8日,《流落缅甸九旬中国抗战老兵寻找湖南家人》的帖子被多处转发。第二天,湖南一位名叫“桃源热线”的网友向我们打来电话,称鹅道咀就是现在的桃源县青林乡大洋村二队,“我毕业于青林中学,对鹅道咀曾有耳闻。”
       网友“桃源热线”随之在“青林中学的校友群”里发布消息,请求网友帮助寻找李锡全的后代。当天下午3时许,网友们便找到了李锡全的侄儿李谷伯。
       随后,李谷伯向记者打来电话,经比对相关细节后,确认李谷伯就是李锡全的亲侄子,“我爷爷去世的时候,还在念叨六叔(李锡全)呢。”
       据介绍,抗日战争结束后,李锡全的四哥死在了新疆,五哥则在云南安家,在上个世纪80年代还和家里有过联系,唯独李锡全一直没有消息。
       “我们还以为他早就过世了。”李谷伯说,“家里现在都很好,住的地方也宽敞,希望他老人家能回来安享晚年。”
       寻找赞助一波三折
       李锡全的老家找到之后的当天晚上,我们立即将这一好消息转告李锡全。意外的是,李锡全在听到这个消息后更加伤心了,“他年龄大了,而且他的经济状况不好,凭他自己的能力,根本不可能回得了家。”李锡全的家境在缅甸这个贫困的国家里,只能算是底层,这位老人靠卖柴禾为生。
       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了,就在我们抵达灾区采访的第二天,接到了李锡全从缅甸打来的电话,说中国地震了,他还能不能回到祖国?言语中的急切和担忧让人心碎。
       9月初,湖南卫视、《潇湘晨报》等媒体再次对此事进行了关注,湖南华中电力建设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夏伟表示,愿意全力帮助李锡全老人回家。随后,《潇湘晨报》对李锡全回家一事连续进行了多次报道,并派人专程前往缅甸密支那接老人回家。
       一路礼遇
       10月20日,在多方的努力之下,在路上颠簸了一个多星期的李锡全,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老家——桃源县青林乡大洋村。
       为了迎接李锡全,桃源县青林乡政府组织相关人员,平整了通往李锡全老家的道路,并对沿途两侧进行了一次彻底清理。村民们给李锡全准备了盛大的欢迎仪式,青林乡的乡亲们杀鸡宰羊,来迎接这位在异乡停留了70年的老兵。
       在众人搀扶下,老人走下车,真正踏到了家乡的土地。在大红鞭炮和礼花的绚烂绽放中,村里人聚集起来,仔细打量这个在他们看起来仍然有点陌生的老人。
       89岁的陈正顺是大洋村唯一健在的李锡全老人的儿时伙伴,两位老人虽然耳朵都不灵便,但两人一见面便紧紧握住了对方的手,久久没有松开。
       入境抵达云南省腾冲县后,李锡全来到了国殇墓园,那里,埋葬的全是他逝去的战友。在墓园里,李锡全见到了前来拜谒的中国远征军战士黄有强。
       在这块曾经被战友的鲜血染红的土地上,两位老人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我是53军的。”黄有强介绍说。“我是 54军的。”李锡全答。
       一个士兵,代表一个军。91岁的黄有强,也是在2008年7月,在一帮热心网友的帮助下,才打听到了自己湖南老家的消息。但因为经济原因,他回家的路至今难以成行。
       10月19日下午6时,李锡全乘坐的火车抵达长沙。刚下火车,鲜花就如潮水般向老人涌来。
       在长沙火车站,民众自发组织打出这样的横幅:“欢迎抗日英雄李锡全回家,人民感谢你!”“热烈欢迎中国远征军英雄李锡全荣归故里!”
       数百迎接老人的民众齐呼着李锡全的名字。那天的情景,让记者傅天明难以忘记,“随行队伍要赶往老英雄下榻的宾馆时,当地许多出租车司机得知,大家是为迎接远征军老兵回乡,都不愿意收车费。”
       10月20日上午,众多热心人士在长沙为李锡全老人举办了一次见面会。
       在见面会上,参加过国际维和部队的国防科技大学英语教员李洪乾向李锡全老人敬了一个军礼,“每一位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那段历史。”
       每一次面对如此礼遇,这位中国远征军战士都会潸然泪下。
       他们是民族的英雄
       位于云南腾冲的滇缅抗战博物馆馆长段生馗说,在云南保山,至今还有上百名远征军老兵,还有相当一部分没有找到家,“其实有些人已经找到家了,但因为经济原因,没有办法回家。”
       一次亲身的经历让段生馗至今难忘,“五六年前,腾冲大街上有一个捡破烂的,大家都说他是远征军老兵,我有些不信,去了解了,还真是,而且还是一名空降兵。”
       经常前往东南亚做生意的云南德福投资公司总经理高飞说,在缅甸,还有不少中国远征军的老兵,一个偶遇曾让他感慨良多,“在腊戍,我曾碰到一位远征军老兵,他还一直保留着他们连队的联络图,说是他的连长在战场上死掉了,临死时把联络图交给他保管,他说他一定要交给组织。”
       “毫无疑问,这些人都是民族的英雄,都为中华民族的兴亡流过血,我们都应该尊重他们、认可他们,让他们有归属感、荣誉感。”
       (摘自《瞭望东方周刊》2008.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