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百姓]京城“拼车”族
作者:李云虹

《人民文摘》 2008年 第1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随着奥运期间京城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措施的实施,京城“拼车”一族的队伍骤增,习惯了开车的人们开始共用一辆汽车,顺道一起上下班。
       因奥改“拼”
       早在北京开始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前,家住在回龙观社区的韩先生就开始了寻“拼友”的历程。在韩先生看来,“找个志同道合的‘拼友’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马上就到而立之年的韩先生,在北京市海淀区上地的一家IT公司上班,“每天早晨8点半开车,从家走,此时,路上有些拥堵,大约半个来小时到单位。”
       韩先生提前一个月就开始为自己寻“拼友”。在“58同城网”上,韩先生将自己的寻“友”信息录入进网络之内。
       本人住回龙观,单号车,早上8:30出发至上地,下午5:30~6:00返回。北京现代伊兰特,新车。寻找同路线双号车朋友。联系手机××××××。
       不久,他就接到了第一个电话,电话那头的小伙子“大约二十来岁”,打来电话就问,是不是“拼车”。韩先生赶忙回答“是啊”,小伙子听后,便“自报家门”,原来他自己并没有汽车,询问能不能每天搭个顺风车,支付点油费。结果,被韩先生拒绝了。
       类似这样的电话,韩先生一天之内,也能接到3~4个。
       “我寻找‘拼友’,不是因为汽油价格上涨,而是因为奥运会的限行,我打算找个双号车的‘拼友’,能每天顺道一起上下班。”韩先生说。
       实际上,在限行的新闻出来后,韩先生也曾考虑过乘坐轨道交通上下班。但亲身体验过一把后,他还是望而却步了。
       “好家伙!那人山人海的架势,太可怕了!”习惯了自驾车出行的韩先生,还是第一次见识到上下班时段地铁13号线的拥挤状况。在他看来,“被挤得一身臭汗,特别影响自己的心情!”
       韩先生就盼着能早日找到志同道合的“拼友”。在帖子发出去后的几天内,他接二连三地接到电话,但都没有太适合的。韩先生只希望“拼友”能“安静些”。
       过了几天,韩先生终于找到了在他看来“志同道合”的“拼友”了。家住在回龙观龙腾苑的王小姐,在上地大厦的一家公司上班,而上地大厦,是韩先生每日上班的必经地,王小姐有辆红色QQ型双号车。双方相约在回龙观的一家快餐店见了面,“商量好了出行路线,并签订了一份由韩先生从网络上拷贝下来的一式两份的拼车协议。”
       “当时,我说签一份拼车协议,王小姐二话没说,很爽快地签订协议,我们一人一份。”这份协议意味着,韩先生和王小姐加入了“拼车”一族。
       在限行日期到来后的一天早上7点50分,韩先生就开着他的银灰色伊兰特来到龙腾苑大门口,等待王小姐。“我们约好每天8点到小区门口见,第一天我特意提早了一点。”韩先生说。
       两天后,他们的车内又多了一名“拼友”——无车的谭小姐。据韩先生介绍,“谭小姐是王小姐的同事,最近才在龙腾苑租的房子,她只是象征性地给点汽油费。”
       一周后,韩先生表示,“几日来的‘拼车’很顺利”。现在,“拼友”们已脱去最初稍显尴尬的外衣,“这会儿,早上,大家在路上也能聊会儿天,还算比较轻松。”
       每日“拼友”
       在很多网站上都有“拼车”的板块,张小姐,就是这些板块的主要光顾者之一。
       家住在通州的张小姐,同朋友合租了一套两居室。
       张小姐的公司上班要打卡,“公司对考勤要求特别严,超过5分钟就算迟到”。更让张小姐不敢贸然迟到的原因是,“迟到一次,公司就会扣10元钱,一个月超过5次,工资的20%就泡汤了”,她本人就曾品尝过迟到的苦果。
       张小姐每天9点准时赶到单位。“每天如此周而复始”,张小姐感到“精疲力竭”。偶然间,在论坛上,她发现有人发帖子,寻求“拼友”。在网络上一搜索,她竟然找到了“拼车”一族。
       张小姐颇为顺利地在网络上找到了一个“拼友”。那人家住张小姐小区的隔壁,“当时,他在帖子上写着,有辆红色的凯越,上下班的时间和我差不多,而且单位也在中关村。”张小姐回忆道,“随后,我联系到了车主,并且约好第二天早上7点30分在小区大门口见。”
       凯越车的车主姓赵,赵先生“也就25岁左右”,刚一见面,双方“还有点不好意思”,一上车,赵先生就打开了空调,比起她每天挤地铁,张小姐坐着“那叫一个舒服”。
       在车上,“拼友”间谈起了“拼车”的费用。“当时,赵先生告诉我们,他之所以想到拼车,是因为汽油太贵了,他每天来回车子至少得走80公里,光汽油钱就得40多块钱。我当时考虑了一下,自己坐车2元,但也不能太多,超过10元,有点负担不起。结果,我们商量着,掏10元钱,算作车费。”
       第一天,张小姐8点15分就到单位了,时间比平日缩短了不少,而且一路上都坐着,“很惬意”。在她看来,“拼车”的日子还得继续。
       热门“拼车”
       目前,在国内居住人口众多的社区论坛,凡是和“拼车”有关的帖子都受到网民的追捧,特别是一些途经繁华地段或是热门线路的“拼车”帖子,回帖页数都在3页以上。有的车主为增加自己“拼车”成功的砝码,还自定规则,包括不抽烟、不喝酒、遵守交通规则、时间观念强、每晚电话进行再确认等。而有的车主则对应征的“另一半”提出要求,比如性格开朗、幽默风趣,或是白领一族、女士优先等。
       “拼车”使单双号车主相互组合,让习惯了开私家车出行的车主在不降低生活质量的情况下解决了单双号限行后的出行问题。同时,车主和搭车人共担费用,既节约了能源、提高了出行效率,还有利于环保。此外,对于一些年轻人而言,“拼车”还成了一种结交朋友的方式。
       由此可见,“拼车”实现了车主和搭车人的共赢,双方各取所需,有利而无害。当然,也有许多“拼车”族也表现出了对于“拼车”的隐忧。其中,发生交通事故后的赔偿问题,是“拼车”族最关心的话题之一。
       (摘自《法律与生活》2008.8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