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财富]贝塔斯曼的中国泥淖
作者:杨 樱 张 逢

《人民文摘》 2008年 第1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过去13年里,它让中国的读书人硬生生地记住了这个拗口的名字;拥有了150万中国会员,创建了中国最大的图书俱乐部;年营收达到1.5亿元人民币,并几乎把旗下所有业务都见缝插针地搬到了中国。
       而13年后,其图书业务却在中国彻底消失。
       强势入局和不安的伏笔
       1995年,世界四大传媒巨头之一 ——德国贝塔斯曼正式进入中国。当时的中国,只有“新华书店”尊贵地盘踞在醒目的路口。
       1997年,中国第一个合资书友会在上海声势浩大地建立,风行全球的贝塔斯曼“书友会”模式顺势涌进中国:读者缴纳会费入会,就可以优惠价格购买“书友会”提供的图书。独特的会员制图书销售方式、精美的印刷邮册、大比例的买书折扣、邮购……紧接着,呼叫中心成立,员工们忙碌的热线接听、来信回复……无不令当时的中国读者充满新奇感。
       然而,贝塔斯曼在兴致勃勃迎接中国机遇的同时,却低估了同样必须重视的中国风险。
       最初迎面而来,并困扰贝塔斯曼中国13年的,是政府稳若磐石的政策:禁止外资独资在华开展图书出版业务。在工商局磨蹭了很久的其旗下直接集团中国区CEO艾科,最后也只能注册一个与国内出版公司合作的“上海贝塔斯曼文化实业有限公司”。
       没有出版权,必须与人合作,这就意味着受制于人,而远在天边的全球总部,也将难以为这个特殊的海外公司制定切实的规划。这是一个伏笔,若隐若现地潜伏在贝塔斯曼中国的血管里。
       不久,紧随贝塔斯曼中国起步的中国网上书店如蛰伏的猛兽,蓄势待发。1997年,当当网开始运营,两年后,金山卓越也大力挺进。
       “我们暂时不打算在中国赚钱,我们准备在这里一年亏1亿元,至少亏5年,等到在中国培养了足够数量的‘书友会’会员并且中国出版市场对外开放时,我们将在这个国家再造一个贝塔斯曼。”这是10年前艾科树立的宏伟目标。
       “双轮战术”和尴尬的拐点
       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迅猛发展,2000年贝塔斯曼决定调整战略,开始大力加强“贝塔斯曼在线”的经营力度。
       通过与二十余个物流供应商确立长期合作关系,贝塔斯曼在中国67个城市建立了快递业务。而在上海自主的配送网络中,贝塔斯曼每天要运送1000至1200个邮包,还要保证图书包装整洁。
       但努力是一回事,成功却是另外一回事。拐点,出现在2002年。
       按照贝塔斯曼入会协议,如果会员在一个季度内没有买书,就会向会员发出“警告”,并将向其推荐一本书友会精心挑选的图书,如果会员坚持不为“推荐”的图书付费,将被取消会员身份。但是,这种强制“购买”的方式,被“以和为贵”的中国人斥责为“不太友善”。
       虽然贝塔斯曼后来取消了这一方式,却也影响到了“书友会”的发展。接下来,一场来自贝塔斯曼内部的人事风暴,又将其布局中国的棋阵全部打乱。
       2002年7月,主张新经济的CEO与贝塔斯曼创始家族矛盾激化,愤而辞职。贝塔斯曼中国区高层随之变动,艾科也在这年底黯然辞职,而他的接任者,却是一位曾管理法国贝塔斯曼“书友会”和500家直营店多年的德国人——克里斯蒂安·温格尔。
       随后,贝塔斯曼决定将其经营重心重新导向“书友会”,将“贝塔斯曼在线”的业务并入“书友会”之中,从而避开与本土网络书店的直面竞争。在及时调整策略、将重心转移回“书友会”之后,2003至2004年,贝塔斯曼中国的营业额大幅回升,一度超过1.5亿元。
       然而,辉煌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不可思议的矛盾——贝塔斯曼中国依旧无一分钱盈利。
       150万名会员是贝塔斯曼的巨大骄傲,同时,也是其巨大的成本负担。为了维护“书友会”,贝塔斯曼前后投入了4000万美元。每月,每位会员的信箱都将收到精美书单,每月仅这一项就要耗资300万元人民币。为了扩大影响,贝塔斯曼还长期在大众期刊上刊登广告,2007年,它的老合作伙伴《读者》每期广告就要价18.5万元。
       无力的最后一搏
       克里斯蒂安上任不久后,便把目光转移到经营直营店的战略上来,力图将在法国成功的直营店经验照搬到中国。
       2003年12月,贝塔斯曼与北京21世纪图书连锁公司合作,成立中国首家中外合资的全国性连锁书店,试图利用后者20余家大型直营图书连锁超市,突破中国限制外资从事图书零售的环节。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去书店买书、看书早已成为人们不变的生活习惯。高书价、低房租也成为书店遍地开花的有利条件。
       而在中国,书价一般是国外的1/4,门店的租金则与国外大中城市差不多,“当当网所有货品都是库存式管理,北京的库房在西南五环之外,每天每平方米才三毛钱。而贝塔斯曼在北京的直营店,每天每平方米支出15~20元。”从2005年开始,贝塔斯曼在中国的销售额开始缩水至几千万元,到了2006年,盈利更是几乎没有,其直营店高昂的成本支出,更是无时不刻不在折磨着它。
       贝塔斯曼试图作最后的拯救。2006年年中,无力支付高昂租金的贝塔斯曼接连关闭北京、杭州十多家连锁书店,转而以“店中店”的方式,与在31个城市有83家大型卖场的家乐福合作。但家乐福本身也自营与贝塔斯曼相似种类的图书,结果可想而知。
       2007年,一向以“出手果断结账快”著称的贝塔斯曼,开始变得犹豫,“本来一个月结账的,要拖上半年以上。”结账慢,说明资金周转不灵;拖欠款,则拿不到出版社的新书、好书——38家已进入恶性循环的21世纪连锁书店成了压垮这个庞然大物的最后一根稻草。
       2008年6月13日,贝塔斯曼宣布开始在中国的倒计时,最后时刻,定在7月31日。
       “……如果办理预付卡的会员希望退款,可以拨打呼叫中心的电话,通过现金支票的方式邮寄给会员。”
       这是贝塔斯曼留给中国的告别信,言辞无奈而悲伤。
       (摘自《商界》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