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彼岸]奥巴马:从街头混混到总统候选人
作者:周光凡

《人民文摘》 2008年 第07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曾吹嘘自己的父亲是非洲王子
       奥巴马在成长过程中曾遭遇两种认同危机,一个是种族认同,一个是信仰认同。奥巴马10岁的时候回到美国,上的是比较好的学校,白人孩子占绝大多数,只有3个黑人小孩,奥巴马是其中之一。因为自己的肤色与学校里的大多数同学不一样,奥巴马产生了严重的身份认同危机。
       为了给自己寻找自信,奥巴马吹嘘说自己的父亲是非洲的王子。据奥巴马在夏威夷畔纳荷中学就读时的一位同学回忆:“他是善于交际的活跃分子,积极向上。经常跟我们说他爸爸是一位非洲国家的王子,是一位让他为之自豪的成功领导人。”而当他的生父有一天终于从非洲重新访问美国,并应邀来奥巴马的学校演讲的时候,奥巴马就坐在听演讲的同学中间,他把头埋得很深,觉得非常没有面子。奥巴马爸爸的演讲很成功,老师完全被折服了,对奥巴马说:“你有一位很了不起的父亲。”同学们也并未因奥巴马撒谎而嘲笑他,大家不仅对奥巴马父亲的演讲报以热烈的掌声,过后还对奥巴马说,你父亲很酷。但是这些鼓励并不能解除奥巴马心中的肤色自卑。
       在《我父亲的梦想》一书中,奥巴马还提到,自己十几岁在夏威夷时,内心时常在挣扎。他当时是一名狂热的篮球运动员,但在球队里他感觉自己是个“外乡人”,因为他“总是要和一群白人运动员打球,遵守他们的球规。如果哪个裁判或教练想往你脸上吐口水,他完全可以这么做,因为他拥有那个权利而你只能承受”。但是,奥巴马当年的同学中没有人体会过这个黑人兄弟内心的挣扎,奥巴马当年的密友凯利·弗鲁士马回忆说:“当时我们这些各种肤色的人在一起相处很融洽。我很难想象巴里(奥巴马的昵称)会有这种感觉,因为他看起来总是很开心,一直笑脸迎人。”
       曾是吸毒的街头混混
       在奥巴马奋起反抗心中的自卑感和堕落的冲动之前,他经历过一段街头混混的生涯。
       奥巴马在自己的传记里对自己曾一度酗酒吸毒的经历毫不讳言。他在自传《我父亲的梦想》中回忆说:“我在十几岁的时候是个瘾君子。当时,我与任何一个绝望的黑人青年一样,不知道生命的意义何在。”他曾在夏威夷海滩和印度尼西亚街头游荡逃学,“过了一段荒唐的日子,做了很多愚蠢的事”。“中学时候的我是每一个老师的噩梦,没人知道该拿我怎么办。”
       奥巴马高中时代的多名玩伴披露,在夏威夷读高中时,他不仅终日逃学并吸毒成瘾,还以其放荡不羁的性格和英俊外貌获得了不少女生的好感,并在17岁时与一名美丽的女生坠入爱河。但奥巴马仍经常背着女友拈花惹草,令女友伤透了心。1979年毕业前夕的一个高中舞会上,他竟干脆将已经交往了一年的女友甩掉,闪电般地与一名只有15岁的金发白人女孩开始交往。舞会结束后,兴奋到极点的奥巴马立即和这名尚未成年的女孩前往酒店开房!不久后,这位美少女也和奥巴马的前女友一样遭到抛弃。
       奥巴马的“街头混混”生活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经过内心的挣扎,奥巴马正式认同自己是一名黑人(非洲裔美国人)。他决心痛改前非,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国际关系。
       大学毕业后,曾有两年时间就职于高薪的华尔街咨询公司,他迅速放弃了这条人生道路,敲定了以公职为志向的生涯规划,决定到芝加哥贫困的黑人社区从事社区服务。1985年,芝加哥一家民权组织雇用奥巴马为社区组织者,年薪只有1.3万美元,他在这个职位上一呆就是3年。在这3年时间里,他做的是改善社区的道路、照明、房屋修缮、劳资关系协调等具体而微小的事情。奥巴马复兴社区的能力是他后来竞选的主要号召力,也是选民信任这位47岁年轻人的依据之一。
       拥有肯尼迪式的魅力
       2008年1月,总统大选激战正酣,在美国政坛举足轻重的爱德华·肯尼迪宣布支持奥巴马角逐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现年76岁的爱德华在美国政坛颇具影响力,是肯尼迪家族的领军人物。
       爱德华对奥巴马赞誉有加:“有了奥巴马,我们就可以告别充斥着歪曲和误读的旧式政治,告别种族对立、性别对立、族群对立,乃至异性恋和同性恋的对立。”
       奥巴马与前总统约翰·肯尼迪的确有几分神似。奥巴马和肯尼迪都曾是哈佛大学毕业,都是参议员出身,都因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精彩发言而一夜走红,也都写过很畅销的书。
       在亲和力上奥巴马也与肯尼迪十分相似。在参议院期间,肯尼迪奔走各地,触摸民心,并在就任总统后不久便推出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政策主张。他长期旗帜鲜明地为穷人争取权益,努力推动促进社会公平的法案。
       另外,在精神和信仰层面,奥巴马与肯尼迪的相似之处是一种开创未来的历史感。正如雨果·孟斯特堡所言:“将美国人与他的同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既不是种族,也不是传统,更不是过去的历史,而是他们共同创造的未来。”
       换言之,许多人尤其是黑人与年轻人对奥巴马的支持,也同样饱含着对未来的一种憧憬,像奥巴马一样,他们也相信:梦想可以超越种族和肤色。而梦想,也许就起飞自当下的选择中。
       (摘自《奥巴马:我的梦》
       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