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财富]一口锅炒出致富经
作者:张雁彦

《人民文摘》 2008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少年轻狂一书生
       1996年的一天,昔日好友、九阳小家电的老板王旭宁拎着一只豆浆机,来到北京敲开了林志鹏8平方米的家,喊着“林志鹏,你要发财了”,称两个月能卖个几千台!
       在航天部搞科研年收入不到2万元,穷得发慌的林志鹏,听得眼冒金星。
       10天后,北京复兴商业城家电部主任一听说林志鹏想进场卖豆浆机,立即“噌——”地蹿到了10米以外。林志鹏反应不及,站在那儿瞠目结舌,呆若木鸡。他看见对方一边转过身来摆手,一边后退:“这东西,我们不卖,不卖!”林志鹏完全傻掉了。
       原来这类小家电不好卖,各大商场早已百般厌恶。
       林志鹏诚惶诚恐又踌躇满志。他发现人们不买豆浆机的原因,是没有形成喝豆浆的习惯。林志鹏开动脑筋,很快构思出了“卖产品先卖知识,卖知识改变习惯”的“曲线救国”营销理论。
       随后“海陆空组合”齐头并进,大力“造势”,掀起了一次关于豆浆营养的全民推广运动……
       林志鹏开创了九阳豆浆机空前的10万台区域销售量,营业收入3000多万元。
       2002年初,林志鹏调任九阳小家电济南总公司做电磁炉产品经理。
       林志鹏一上任就煽风点火,于2002年夺得了电磁炉领域最后一块蛋糕。他亲自设计打造了一款电磁炉产品,其紫罗兰色打破了普遍的白色外观,并在全国率先设计了“炖汤”“火锅”“炒菜”等功能独立的人性化操作界面,顺理成章地成为当年电磁炉行业的最佳卖点。
       一个人的北京城
       2003年初,雄心勃勃的林志鹏重返北京,四处寻找下一个可以操作的小家电新产品。
       由于名声在外,找林志鹏做产品推广的企业纷至沓来,经销商更是握着他的手信誓旦旦:“林总,您以后干什么,我们就卖什么!”不久,他看好了乐邦集团旗下的新产品微高压锅。
       “民以食为天”,只要是一口有创新性的锅,怎么做也会有不小的市场。于是他用准备经销的乐邦微高压锅,烧了一锅菜请朋友们来尝尝鲜,没吃到一半,林志鹏突然意识到:还不如自己来造一口可以把饭菜做得更好吃的锅:可以煲汤,可以自动烧饭,可以自动炒菜,永不锅,更不会糊锅,为了饭菜口味更好采用非高压烹饪模式,菜进锅人就不用再管,菜做好时可以自动断电保温,做出的菜味道可以和饭店大厨一较高下。可是,这样一口贴近国人生活的全自动锅能造出来吗?
       学控制论专业的林志鹏说,能!林志鹏放弃了乐邦,拼凑了一个“四人董事会”,投资300多万元着手研发他设想中的自动烹饪锅。
       就在林志鹏的“捷赛厨电”宣告成立之日,其中一位董事却神秘消失了。没多久,一位出身传媒的合伙人又突然不明缘由地要求退股走人。
       屋漏偏逢连夜雨,样品出来了,结果让林志鹏万分错愕。号称煮、焖、炒三位一体的全自动烹饪锅居然无法准确测温,测不准温,锅里的东西要么弄不熟,要么就会烧成焦炭,顿时让倾尽家当的林志鹏傻眼了!“房子车子已经卖了,钱已见底。”
       忙着生还是忙着死
       揣着仅有的2万多元流动资金,他来到深圳关外,租间简陋民房过夜。他相信,在当时国内最大的五金IT配件集散地深圳赛格广场里,一定能找到某种精确测温不可或缺的绝缘导管。他每天与市场里的人一起上班下班,别人卖货,他就一间铺子一间铺子地看、找,并把能找到的所有具备测温系统的锅统统买回租来的房子里,拆分研究,大大小小的锅凌乱地堆了一屋,又把所有能找到的导管安在自己带去的锅里测试,无一例外——失败。
       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失败过多少次,林志鹏已记不清。
       连床上也堆了锅,晚上就抱着锅发呆,挖空心思地想,想技术,想该坚持还是放弃,一边想一边就抱着锅睡去。
       就在他快要支撑不住时,一个早晨,在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店里,他极其偶然地发现了一种耐高温抗高电压且导热性能很好的聚合物。拿回去一试,成功了。
       失败是成功的影子
       但是林志鹏的第一代自动烹饪锅,在商场里摆了一个月,没卖出一口。当年的营销推广手段用尽了,钱哗哗流出去,不管用。
       之后一个月,看不到希望的员工从60多人剧减到不足10个人,包括几个追随多年的老交情也不告而辞。
       他在家里闭门反思了半个月。
       第二个月,体验营销现场演示,顾客尝着做出来的菜的种种美味之后,终于买走了第一口锅。消息传来,公司仅有的几个人,像小孩一样欢呼雀跃。
       家庭主妇们一传十,十传百,林志鹏发明的这口锅越来越好卖,公司渐渐有了生机。
       人性的真诚和善良
       2007年春天,故友陈锐生一个电话打来,雪中送炭,要向林志鹏投入巨资。至此大难不死的林志鹏,终于缓过气来。
       顺德的生产基地建起来,开始生产第二代产品。
       好几家企业欲出巨资购买林志鹏的公司或投资控股。但林志鹏说:“一年前要是有人能给我200万,我都快叫他爹了。可现在,再多的钱我也不答应。”
       欧洲人和日本人发明的榨汁机、面包机、烤箱、电饭煲大行其道,风靡全球,而中国人只有贴牌加工的份儿。如今林志鹏好不容易有了一个改变中国人乃至全球人做饭方式的革命性产品,他怎会半路放弃?
       后来,林志鹏将每口锅1200元的零售价降至小家电通常的400~800元,在北京半年卖了10万口。不少人动员他上央视广告,却被他拒绝了。这个曾经企图只手遮天的中年男人,不想再次被淹没在自己的骄傲、轻狂之中。
       (摘自《商界》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