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回首]生命最终时刻的蒋经国
作者:黄章晋

《人民文摘》 2008年 第0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在台北去世。
       蒋经国生命最后几年是在紧迫地与时间赛跑,他要完成的任务太多:国民党的本土化、政治上的民主化、两岸关系的解冻……他在奋力冲刺中死去,输给了时间,但却赢得了历史。
       民主时代的独夫
       20年后的今天,在台湾,蒋经国不曾因时间的流逝而被人淡忘,反而声誉日隆。每次民调,对台湾民主、经济、民生等各方面贡献最大的领导人,都是蒋经国。很难找到第二个独裁者获得如此评价。
       蒋介石、蒋经国父子恰好体现出第一代独裁者和第二代独裁者的典型特征。
       老蒋保持的是传统帝王领袖作风和派头:从不轻易与人握手,非自家厨师的饮食不吃,在公众面前,处处要显示出不凡的领袖气势与风度。
       蒋经国则完全是一套亲民领袖的作风。可以与任何人握手,永远满面笑容,永远与民同乐,低调、朴素,吃穿随意,让人认为他是人民一分子。
       早年在苏俄极端艰苦环境的磨砺,使蒋经国拥有超人的吃苦精神。蒋经国在年逾六旬接班后,外出视察,饿了直接向小饭馆买个盒饭就吃,这绝非一般政治人物可以做到。即便对蒋氏父子恨之入骨的李敖亦做过统计,1978年到1981年,蒋经国下乡197次,“与民同乐”155天。为视察一条建设中的公路,他竟进山21次。
       蒋经国的“十大建设”被认为对台湾起飞居功至伟,这种宏大规划亦为后来者模仿。有俞国华的十四大建设,郝柏村的六年国建,民进党执政后游锡的新十大建设。
       蒋经国主政时代,台湾全社会在经济、民生等诸多方面持续取得长足进步,对社会的强力控制也在逐渐减弱,但全社会不满之情反而日益滋生。
       一个不幸的独裁者
       尽管蒋经国曾声称,流着蒋家血的人不再会成为台湾政治领袖人物。但是,他对二儿子蒋孝武的培养路数,一开始就基本是对蒋介石培养他路数的复制。
       江南命案彻底打碎了蒋经国可能的政治安排。美国公民江南横死美国,联邦调查局迅速侦破此案,并对新闻界披露:此系台湾情治人员所为,蒋孝武难逃干系。全世界舆论立即指向蒋经国父子。
       自1971年开始被国际社会纷纷抛弃的国民党政府,此时已无法承受捂盖子的代价,蒋经国迅速抛出了“情报局长”汪希苓等人,并承认情治部门涉入此案,但舆论依旧不依不饶,于是,蒋孝武被外放新加坡。
       江南命案后的国际谴责,令蒋经国不能不有所思。他专门询问英语翻译马英九,“戒严”一词在英语世界的含义以及观感,马英九答:“戒严”的英文意义是“军事管制”、“没有法律”。蒋经国连说:“我们没有这样啊!”
       蒋经国的不幸在于,如果不行宪政,即使比今天台湾的任何政客更亲民,更公正廉明,他想做个守成的独裁者都不可能。蒋孝武被千夫所指的接班无望,南越覆亡和数任韩国独裁者横死的下场,迫使蒋经国在最后的时光为身后之世做出重大举动。
       与时间赛跑
       糖尿病的长期折磨和几十年的苦辛,早早摧垮了蒋经国的健康。处理完江南命案后,蒋经国先是视网膜脱落,接着下肢麻痹,蒋经国已来日无多。蒋经国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开始了。
       蒋的任务有四个:民主化、本土化、民生以及与大陆“发展工作关系”。
       1986年3月,蒋经国下令成立“政治革新小组”研究政治体制改革问题。
       9月,蒋经国表示将要解除实行38年的戒严令,并开放党禁,开放报禁。此言一出,令岛内民运人士迫不及待地于9月28日集会,民主进步党成立。反对党公然成立这还了得?情治部门立即呈上反动分子名单,蒋经国未批,他淡淡地说道:“使用权力容易,难就难在晓得什么时候不去用它。”
       10月10日,蒋经国在“双十节”发表要对历史、对10亿同胞、对全体华侨负责的讲话后,指示修订“人民团体组织法”、“选举罢免法”、“国家安全法”,开启台湾民主宪政之门。
       国民党要人则纷纷质疑,“国策顾问”沈昌焕说:“这样可能会使我们的党将来失去政权!”
       “世上没有永远的执政党。”蒋经国说。
       1987年7月15日,世界上实施时间最长的戒严令宣布解除,台湾人民真正拥有了自由组党、结社、办报办刊的权利。
       1987年12月25日,蒋经国坐轮椅参加行宪纪念日大会,此时他已不能说话。会场秩序一片混乱,台下的民进党代表头缠布条,高举横幅大声抗议、喧哗。蒋经国也许是第一次见识到“民主”。19天后,蒋经国病逝。
       蒋经国未能完成与时间的赛跑,他的前三个任务由继任者完成,第四个任务在今日已变成严峻的台海危机,但他赢得了历史。
       (摘自《先锋国家历史》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