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书摘]中情局卧底废了台湾核武功
作者:张 略

《人民文摘》 2008年 第0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纽约时报》记者蒂姆·韦纳在最近出版了一部700页的《灰烬的遗产:中情局历史》的新书中说到,在中情局数不清的失败和失误历史中,有一项行动却是“大功告成”,这就是中情局成功收买台湾科学家张宪义,阻止了台湾试图发展核武器的秘密计划,并改变了两岸的军事生态。
       “张宪义事件”是台湾军史上的一件特大事件,其影响不仅在国防上和两岸军力平衡上,更在于政治上和心理上。
       张宪义于1963年至1967年就读陆军理工学院(后改名中正理工学院),毕业后任职中山科学院筹备处。1969年赴美留学,获田纳西大学核工程博士,1976年返台,加入台湾核能研究所核能工程组,1984年升任上校副所长。
       美国很早就怀疑台湾秘密研究核武器,蒋介石父子虽然在公开场合“严正”表明台湾绝不发展核武器,但实际上却秘密研究,向海外(如南非)买核燃料。中情局驻台特工的最主要任务之一即监视台湾秘密研发核武器。美国政府曾多次向台北抱怨听到台湾研发核武器的风声,台湾当局皆矢口否认,而美方又提不出证据。
       1988年1月12日,张宪义举家逃往美国,他把掌握的台湾研制核武器的内幕和盘托出,并称当局准备在射程为1000公里的“天弓”导弹上安装核弹头。随后,张宪义在美国国会秘密听证会上作证。
       被张宪义揭开的台湾研制核武内幕,不仅震惊了美国总统里根,也让国际社会一片哗然。大陆对此作出了强烈反应,而美国也以取消对台“军事保护”作为威胁,逼迫台湾当局立即终止其核武计划。
       当时,美国“在台协会”主席丁大卫亲自登门,要求台湾彻底拆除与发展核武器有关的设施。而里根指示丁大卫,必须在一周内让台湾签字,“不然你不必回来”。
       1988年1月18日美国强行拆除台湾价值18.5亿美元的重水反应堆,下令停运送往台湾的所有重水,同时搬回台湾核反应堆里的重水,清点核燃料棒数量并全部装船运走。至此,台当局“最接近成功”的核武器计划破产,而且台湾在理论上丧失了自行研发核武器的能力。
       “张宪义事件”对于台当局以及蒋经国本人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据称,1988年1月13日,也就是蒋经国在获知此事后的当日,心脏病突发死亡。
       张宪义在何时何地被中情局吸收,有两种说法:一是就读中正理工学院时;二是在田纳西大学留学时。中情局不久前解密数万页密档,但未包括张宪义数据,未来亦不太可能全解密,因为“地下间谍”一直是中情局最机密的业务之一。
       张宪义全家抵美后,最早住在弗吉尼亚州泰森角附近,被台湾媒体发现后即搬走,两年前的消息是已定居埃达荷州,但一直拒绝接受采访,中情局亦要求他勿接受访问。1998年蒋经国去世十周年前夕,张宪义曾写信表示,台湾停止研发核武器,乃是美台双赢的结果。
       《纽约时报》记者蒂姆·韦纳跑了二十多年情报新闻并得过普利策奖。他的新书《灰烬的遗产:中情局历史》,专门叙述中情局失败纪录,很难得地获得书评界的一致好评。
       (摘自《灰烬的遗产:中情局历史》中国艺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