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情感]慈父曹禺
作者:万 方

《人民文摘》 2007年 第1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带我看戏
       儿时记忆最深刻的是,爸爸(曹禺)妈妈经常夜里很晚才回来。我就知道他们看戏去了。
       他们总是很兴奋,等我大了才知道,如果你看了一出好戏,就会非常兴奋、激动——那是从舞台带回来的。五六岁的时候,爸爸带我去人艺看戏——《雷雨》。我完全不明白讲什么,只记得第三幕的时候电闪雷鸣,我就吓哭了。爸爸赶快把我抱出去,怕影响别人。到我再大一点,他就带我到后台,去看闪电霹雳怎么做的,那个大阳铁板一晃,就是闪电;在芭蕉扇上缀了好多小珠子,摇呀摇,那声音就跟真的雨声一样。那时虽然并不懂得戏剧的内容,但是那种舞台的神奇和美丽,就慢慢渗入心里了。
       那时也看了一些洋戏,如莫里哀的《太太学堂》,还有传统戏《芦花记》,讲的是一个后妈虐待孩子,把芦花当棉花做棉袄,孩子冻得要命。当日我哭得特别伤心,父亲也不哄我。大概他觉得,小姑娘可以受到戏剧的感染,心里可能觉得很好吧。
       痛苦的晚年
       父亲的童年是黯淡的,容易感觉到哀伤。十岁的时候,有人在城墙上吹号,他就会流眼泪。他的内心太丰富了,又不能让外人了解。
       父亲是一个很和善的人,他骨子里非常感性,对所有的人都很真诚。他是纯粹的艺术家的性格。他不强求孩子做什么,也不要求孩子苦读书。他只是去爱孩子。
       虽然很小就知道父亲是很优秀的剧作家,但我从来不觉得自己和别人有任何不同,这可能和父亲的一种灌输有关。我是和中央戏剧学院宿舍里的小伙伴一起长大的。小学的同学,有许多是胡同里的孩子。我们一起跳皮筋,皮筋一头拴在海棠树上,一头拴在柱子上。父亲的书房窗子开着,一扭头就可以看到他。孩子的喧闹有时影响到他,但他从来没有生气。
       父亲是一个天才,可是到了晚年他非常痛苦。这个痛苦就是写不出东西来了。他们这一代知识分子,一直被告知是要不得的,是要被改造的,从他们的思想、情感,甚至到身体。
       “文革”之前,父亲代表中国作家参加了亚非作家会议。回来后“文革”就开始了,他被当成“臭老九”,抓到了牛棚里,送到北京郊区的一个农场去劳动。他睡在大通铺上。每个礼拜六我看着他头上戴着白毛巾,推着自行车走进家门。他曾经在首都剧场传达室看门,有日本外宾来了,他们因为看过父亲的剧,很惊讶,居然一个著名的剧作家在看大门。后来就安排在史家胡同的北京人艺宿舍,那就没有人可以看见了。那时父亲对街上那些扫大街的呀,送煤球的呀,是真心地羡慕。他觉得要是自己不识字,就可以每天安稳地回家,过安全的日子了。
       晚年的时候他一直看托尔斯泰书信,他说,托尔斯泰那么老了还出走,我也要走的。他一直有神经官能症,要吃安眠药才能入睡,吃了安眠药,放松了之后,他躺下来,放松了,想得更多,他的脑子像一个陀螺。他就说,小方子,你来呀。他就不停地跟我讲,他因为写不出东西来,心里有多么难受。他加倍地体味人生,反复地咀嚼痛苦,这对创作是好的,但对一个活着的人,是很不容易的。
       “你还真的行”
       父亲在世的时候就说过,他的这些女儿里面,我最像他。大概我是家里惟一写作的人。我长得很像父亲。现在年龄越来越大,就发现自己有些地方和父亲越来越像,但我知道我和他是永远都不能比的,因为他23岁就写出了《雷雨》。浑然天成的结构,精巧的匠心,他琢磨了五年才写出来,让我真正感到了戏剧的魅力。
       我18岁在沈阳军区当兵,一共当了八年。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的政委很佩服我父亲,一听我是曹禺的女儿,就收了我,做创作员。等“文革”结束后,每个人才能够写自己想写的小说。一开始就写自己熟悉的,甚至就写自己的情感经历,我也是这样,小说里会有自己的影子。我起步比较晚,等真正开始创作,已经差不多30岁了。
       好像是1986年吧,我得了金鸡编剧奖。我和父亲一起改《日出》。我们一起讨论,陈白露应该是什么一种境遇或者状况;一些搞研究理论的人,总是要问他,当时写这些东西的时候是怎么想的。我父亲说,我现在说不清,即使回到当年的时候,我也说不清楚。
       父亲从来不讲什么理论,他把每一个人物、活生生的人,都分析得清清楚楚,他对陈白露、翠喜这些女性注入无限的同情。对所谓人性的一种探讨和关注,就这样点滴积累起来。他对下层的人有着一种关怀,或者是悲天悯人。
       在创作上,我曾经很不自信,我写东西从来不给他看,也不跟他讲,都是发表了才给他看。父亲对我总是以鼓励为主。90年代初,我写《杀人》的时候,父亲因为肾功能衰弱住院,已经十分虚弱。我很欣慰的是他看了这个小说,说:“小方子,你的小说我看了,你行,你还真的行。”就那么几句,我就知道,他觉得我可以吃作家这碗饭了。
       (吴 莉摘自《畅销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