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纪事]郁知非沉浮录
作者:陈 磊

《人民文摘》 2007年 第08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被誉为“足坛大亨”、“F1教父”的郁知非在“上海社保案”的涡流中轰然倒下。检视他的足迹,人们发现,这位出没于上海滩灯红酒绿名利场中的风云人物,去掉其背后的权力之手,竟是如此弱不禁风。
       插队青年
       早年的郁知非十分普通,生于1952年的他,是上海市卢湾区人,“文革”爆发时,刚刚初中一年级。和当时的大多数同龄人一样,他加入了红卫兵的行列,到全国各地“大串联”,包括去北京见毛主席。
       1969年,年仅17岁的他从大上海千里迢迢来到黑龙江虎林县迎春镇,到生产建设兵团的八五四农场插队当兵。
       那时,郁知非给人的印象是“聪明、头脑灵活”,有着“超越同龄人的成熟”,但是,干活方面不够踏实。一位和他一起插队的知青回忆,在当时政治氛围极浓的环境中,郁知非曾被上面调查过是否加入过“牛、马、羊”小集团——“具体说呢,牛、马、羊就是对领导拍马、对下面吹牛、上面追查下来要像一只绵羊。”
       调查最后不了了之,但农场就此给郁知非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多年后,一同插队的知青聚会,邀请郁知非,他从来不去,也不再和这些当年的知青战友来往。
       不过在郁知非口中,“这10年(指下乡插队)对我的一生影响很大,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我感谢这段日子,我对东北怀有很深的感情!”
       此外,插队给郁知非带来的另一个影响就是,农场的马受惊,压伤了他的腿,他得以回到上海休养,脱离了农场生活。
       知名厂长
       回上海后,郁知非一边收废品,一边利用空余时间学习大专的课程。
       此后,街道成立安置剩余劳动力和回沪知青的街道工厂,郁知非得以进入黄浦区集体事业局下属的三灵电机厂工作,开始了他的事业之旅。
       从工人干起,郁知非先后做过仓库保管员、销售科长等,一步步升任厂长。那时,他给人的印象依然是“脑子活络,主意蛮多”,“在市场营销上很有一套”。
       三灵电机厂最初生产电子琴、空调用的风扇等电子产品,工人只有108个,固定资产仅有3万元,生产流动资金几乎为零。
       1984年,在郁知非等人的主导下,三灵厂成功跻身国家轻工业部确定的74家“国家洗衣机生产专业厂”之一,获得洗衣机“生产许可证”,开始转型生产“申花”牌洗衣机。
       在当时产品供不应求的环境下,三灵厂办得风生水起:1986年,与上海家电批发公司联合建立申花洗衣机全国总经销处;1988年9月,与上海久事公司、上海交电家电商业(集团)公司成立上海申花电器联合公司;1988年企业被评为国家二级企业,当年产值达到1.3亿元,创利1133万元,向市场提供双、套桶洗衣机30万台,成为上海黄浦区集体企业中的第一大厂。
       由此,郁知非也囊括了一个企业家所能拥有的所有名誉,上海市劳模、十佳个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等。
       结缘足球
       也是在这一时期,郁知非结识了他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人脉关系。公开报道显示,1987年起任黄浦区区长的陈良宇多次带领国外嘉宾去三灵电机厂参观、考察。
       也是这层关系,让企业家郁知非开始结缘足球。
       上海的市足球代表队最初叫上海足球队,赞助商一直不太稳定,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赞助商为上海金星,因此冠名“上海金星”,后来由生产凤凰自行车的上海自行车三厂赞助,因此冠名“上海凤凰”。
       1991年,广东顺德的神州热水器厂以20万元人民币将球队的冠名权买走,这刺激了上海市的有关领导。他们找到当时任三灵厂党支部书记兼总经理的郁知非:“你看看,同样是做热水器的,人家有这种意识,你就没有?”
       于是,1992年,郁知非同样以20万元的价格将球队冠名权购回,但作为一家和足球并无关联的电器生产厂家,郁知非起初对足球并不热心。1993年,冠名权又被另外一家叫“爱可发”的胶卷厂买走。
       是年底,正在美国开会的郁知非被急召回国。其时,全国正在搞足球改革,已经升任上海市领导的陈良宇希望上海能够先行一步,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有点经验的郁知非。
       权力阴影
       申花足球队诞生之日起就带有强烈的行政撮合色彩,郁知非麾下的申花俱乐部成为上海政坛一颗棋子也就不足为奇了。
       1994年11月24日,申花俱乐部邀请各界总结第一年职业联赛的得失。时任上海市委副书记的陈良宇引用了毛主席在三湾改编上说的“党支部要建立在连队上”的话:“你们球衣上印有上海两字,就要对上海人民负责,不能光讲钱。荣誉是第一的,但荣誉是钱买不来的。球队在管理上必须严,要成立党支部,要有精神支柱!”
       第二年年初,申花俱乐部向全国公开招聘了领队之后,立即成立了党支部。此后,球队党支部的作用被反复宣扬。
       不仅如此,陈良宇还将自己刚大学毕业不久的儿子陈维力托付给郁知非,出任申花俱乐部的副总经理。
       有媒体报道,“陈维力在队里的时候,是郁知非与其父亲联系的桥梁,其父亲很多对球队的指示,都是通过陈维力传达。”
       借此,郁知非进一步密切了自己和上海核心权力圈的关系。
       也是在那一年,上海市给予申花集团的支持也达到了顶峰:在上海市黄金地段批给他们一块地皮,申花房地产公司将其建成为闻名上海的高尚住宅区——“巴洛克宫廷”(又名“申花苑”),当时的价格是每平方米1万多元人民币,可谓是不折不扣的天价。在此后几年的职业联赛中,申花由于战绩不佳,再未得到如此风光的待遇。
       可悲命运
       申花自1995年夺得甲A联赛冠军之后,开始陷入一个怪圈——连续6年,虽经多位外籍教练调教,但始终与甲A冠军无缘。
       自认为俱乐部经营没问题的郁知非认为,只要给时间,他一定能卷土重来。但一切都为时已晚——成绩,往往也意味着政绩。
       在黯然离开申花后,郁知非在家休息了一段时间,英国利物浦大学体育MBA邀请他去作讲座,身份是“中国职业足球在位时间最长的经理人”,而中国足协主席阎世铎也曾邀请他协助筹备中超。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2002年2月,上海国际赛车场有限公司成立,5月,在离开申花半年后,郁知非在上海久事公司董事长兼“上赛场”董事长张桂娟邀请下,以副总经理的身份再次被推上舞台的前端。
       郁知非充分利用了自己以前在媒体圈的资源,频频出现在各种新闻发布场合,让国人逐渐知道了F1与F4之间的区别。
       “F1给了我更大的天地让我去做,以前我做厂长的时候为了几百万的利润从早忙到晚,现在一切都是资本运营,一个理念就能挣到过去的几倍、几十倍。”郁知非兴奋地说。
       他再次施展他商业运作的才能:先是斥巨资买下F1赛事2003年的电视转播权,再免费赠予中央电视台,以培育尚处在起步阶段的中国F1市场;在看到威廉姆斯和乔丹两支F1车队的车身广告有空缺时,他便以“资源置换”方式将上海赛车场的LOGO打上去,没有花一分钱。
       郁知非还梦想打造自己的F1车队,他将这个时间设定为5年,因为自己“10年后就退休了,如果5年后还没有实现的话,那之后实现的机会就太少。”
       可惜的是,郁知非的梦想还没有实现,2006年“上海社保案”发,9月,原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被免职、立案检查,10月,郁知非“协助调查”,一个影子富豪的政治经济学之旅戛然而止。
       (郝 彰摘自《南方人物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