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人物]枪手赵承熙的精神世界
作者:李 昕

《人民文摘》 2007年 第07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4月16日之前,赵承熙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极少开口,孤僻独行。
       但在那个凛冽的春日,这个23岁的韩裔男孩用两个小时和32条生命,让全世界知道了他的存在、愤怒与抑郁。
       同龄人眼中的异类
       赵承熙出生在韩国首都首尔。其父亲曾经在沙特做工,回到韩国之后在父母安排下成婚,很快便有了一儿一女。这个四口之家生活并不宽裕,居住在一个租来的地下室里。1992年,他们作出一个重大的决定——举家迁往美国,开始崭新的生活。
       八岁移居到美国的赵承熙,仿佛和别的韩国小孩一样勤奋而听话,在小学时因为数学和英文写作成绩突出,被老师树为典范。但他又仿佛和其他人不同——太安静了。除非万不得已,他总是闭口不语,显得很羞涩。赵承熙的妈妈在和亲戚通信中怀疑小孩患有孤独症,但又想不到什么办法来引导他,只能寄希望于每周的教堂聚会。
       从小学到中学,赵承熙变得越来越沉默,也越来越成为同龄人眼中的异类。中学课堂上,老师点名时他总是低头不语。每每被迫开口,他浓重的口音和羞涩的姿态常常引得同学哄堂大笑,成为被模仿和奚落的对象。
       2003年,赵承熙考上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一所离家不远的名校。他主修英文,住在学校内一套六人三间的公寓楼中。很快,他从同学里“脱颖而出”——不是因为优异,而是孤僻古怪,甚至到让人恐惧的地步。
       课堂上,赵承熙总是戴着墨镜和帽子,不发一语;签到单上不写名字,只画一个问号。在诗歌课上,赵承熙的作业充满暴力和色情。他还在课堂上钻到女同学桌子底下,拍摄她们的腿。在创作课上,他撰写的剧本字里行间满是愤怒的漫骂和骇人的行为。
       “我们为他的作品撰写评语时候都格外小心,害怕他被触怒。”赵承熙的同学回忆到,“我还设想过如果他手持枪支来到课堂,我该怎么做。”
       赵承熙没有任何朋友,极少与人交流。他告诉同屋,自己有一个名叫“Jelly”的女友,是个超级模特,居住在外太空,乘坐飞船来去。
       在孤僻和扭曲的世界中越走越远
       学院院长和老师向学生部门和学校警方报告了赵的古怪,但因为这个学生没有对任何人构成实质威胁,警方的调查并无下文。如果校方因精神问题对学生贸然采取行动,而证据并不充分,很可能被认为歧视,有被诉法院的危险。
       赵承熙就读的三年内,任课老师均未被告知他精神有问题,也毫不知晓警方曾经对他展开调查,学生曾经屡屡投诉。老师只在执教过程中各自发现其异常后向学校反映,而学生则尽量避免跟他接触,纷纷转到其他课堂。学院院长对其进行单独辅导时,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甚至和助教编出一个暗号。一旦院长说出一个已故诗人的名字,表示赵可能有危险举动,助教就会立刻报警。
       2005年底,赵承熙因尾随两名女同学,被迫接受精神诊断。弗吉尼亚州地方法院特别法庭判定赵承熙“因精神问题对本人构成直接威胁”,要求他接受门诊治疗,但赵并未执行。
       赵承熙在孤僻和扭曲的世界中越走越远。截至“4.16”惨案发生之前,他给周围的人带来了不解和恐惧,但没有严重违规的行为,没有触动学校、社区和社会的警戒线。美国教育和社会安全管理系统尚未决定应当如何对待赵承熙时,这个23岁的年轻人已经为自己设计好行动,一步一步,有条不紊。
       2007年2月,赵承熙在网上购买了一支手枪。3月,他在枪支专卖店中再购进一支二手枪。美国枪支买卖合法,弗吉尼亚州又是枪支管理最松散的地区之一。赵承熙提供了所需的所有证件——绿卡、驾照、水电费发票,以及一个没有任何犯罪记录的档案。除了每人每月购买一支枪的限制,弗州的法律对他购买凶器没有设下任何红灯。
       拿到枪支后,赵承熙购买了十多本介绍枪支使用的杂志,还去射击场练习。他租了一辆车,去附近的旅馆住过一夜。在射击场的停车场里,有人看到他在车中给自己录像。
       经过几个月的准备,赵承熙选择了一个寒冷的清晨。
       4月16日早上7点5分,他来到一栋学校宿舍楼,开枪杀死两名学生。在警察怀疑并追踪一名被害女生的男友时,赵承熙回到宿舍,整理好一个事前准备的,有照片、录像和文字的包裹,走到当地邮局,寄给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然后他来到学校另一端的教学楼,用铁链锁住楼下大门,上到二楼,在教室和走廊开枪打死30名师生。他一共发射170多枚子弹,大部分被害者身中三枚以上的子弹。死者中有70多岁的纳粹大屠杀幸存者,有来自海外的访问学者,有华裔少年,还有刚刚迈入校园的新生。
       上午9点50分左右,当警察冲入教学楼时,赵承熙开枪自尽。
       美国东部时间10点,世界被这个美国历史上最大校园凶杀案震惊。
       至今,赵承熙的杀人动机仍然是个谜。人们在提出校园应当加强安全管理和学生心理健康咨询的同时,也意识到校方的种种无奈。“(美国的高校中)越来越多的学生进校时已经有一定程度的精神疾病。但诸如美国残疾人法案等法律禁止有任何歧视残疾的行为,其中包括精神疾病。”俄克拉荷马中部大学教授罗杰·韦伯在4月23日参议院听证会上说,“要在维护学生个人权利和保护学校安全之间取得平衡,是个十分复杂困难的任务。”
       (李 姝摘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