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财富]企业家下班干什么
作者:清 教

《人民文摘》 2007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在博客上做了个调查,现在我们企业的总裁下班以后干什么,和什么人在一起?他们在干些什么?结果答案五花八门,而且引起很大的争鸣,一时间激扬文字,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结果是这样的:
       1.下班以后总和政府官员在一起的,多是寻租或遇到了很大的麻烦需要政府出面;
       2.下班以后总光临茶楼、桑拿房,与银行领导在一起的,多是玩资本的空手道,需要拉银行的贷款解困;
       3.下班以后总与公检法、军人、江湖兄弟在一起的,多是企业或个人已经铤而走险,一些麻烦需要“摆平”;
       4.下班以后,只有与国内外同行在一起交流,总往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上跑的人,那才真正成为行业的领先者。
       当然这个所谓的测验代表不了什么本质的东西,但也从侧面揭示了一些我们做企业、做领导的境界与层次。其实,我一直认为一个总裁的业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企业挑选合适的做事者,也就是选对人;二是把握好企业的航向,把企业带到哪里,怎么走才能健康长寿;三是监控、评价好前两者,原则上对所用之人做好激励与监管,对企业的战略做出科学、清醒、理智、明确地把握和判断。
       一句话:在正确的时间,选择合适的人,做正确的事,把正确的事做对。如果以上面的标准来界定或者评判总裁的业绩,我想可能就不会不清晰了。当然,作为盈利的组织,企业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平衡,企业利润的可持续增长,也是非常关键的。
       我认为老板下班之后与政府官员、银行领导、公检法和同行兄弟等在一起的说法“过时”了,那是八九十年代的主流。我不否认目前这种情况对一般的老板可能普遍存在,但真正一代有前途的优秀企业老板大都不是这样,据我所认识或了解的老板,如海信周厚健、海尔杨绵绵、浪潮孙丕恕、创维黄宏生、华为任正非、远大张跃、蒙牛牛根生、阿里巴巴马云以及其他虽不知名但极有素养的老板等,他们下班后的时间很少和政府官员和行长在一起,他们最怕的就是那种应酬,也不需要这种应酬。
       因为好企业是地方政府的聚宝盆,不会因为不与他们吃饭而冷落为难企业;好企业是银行的“财神”(摇钱树),多贷款是给他们送利息;好企业我们当有自己一企之规,不需要与江湖兄弟出面摆平是非,不需要看同行动态行事……
       好企业的老板需要的是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练内功、想长远,下班后(大多也没有下班的概念)他们请下属吃饭交流感情沟通思想,他们思考企业的发展大业,他们召集各种战略文化体系等研讨会议(白天大都忙于日常管理事务),他们读点书、看点报,上一会儿网,主要是新闻财经、博客更新等。多半晚十一二点回家,和家人说一会儿话,看一会儿电视(新闻、百家讲坛、社会热点、广告等)。当然不同时期企业家下班后的日程是不一样的,但有一样是肯定的,那些本应该放在经营和管理上的宝贵时间和精力,而改放在所谓极浪费时间的公关上是极其可笑的,也是不值得的。
       实际上老板阶层是一个非常辛苦的人群,他们不仅在工作时间和精力的付出上要大于平常人,而且精神世界要比常人孤独得多,所承受的劳苦风险、人身安全、精神压力等要比常人大得多。不可否认的确有部分老板小富即安,放弃当年的创业精神,也不否认有一部分老板靠权力靠钻政策的空子而暴富,但应该看到在进入21世纪后,越来越多的后起老板修养越来越高,事业心越来越强,所领导的企业越来越规范,希望社会给他们足够的宽容、足够的耐心、充分的信任,相信这个群体通过大浪淘沙优胜劣汰会越来越优秀,会越来越有责任感和事业心。
       有人会问我你下班后干什么?我创业时没有上下班,现在虽然退居管理二线,但沟通、规划、研发品牌建设及董事长日常工作一点也不少,周六周日下午踢足球,最近几个月下了班忙于博客,晚上一般写博客到十一二点钟。
       我们这个社会正是存在诸多这样那样的偏见,所以很多人才误读了所有的企业或者企业家,在我与诸多企业领导者的沟通与接触中,绝大部分也是务实的、理性的、健康的。我清晰地记得《中国企业家》杂志在上个世纪末时留言给我们这个时代:“真正的企业家都是自愿为社会所驱使的驴子”。
       (垂 林摘自《商界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