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人物]马东:主持自己的生活秀
作者:赵 静 江耀进

《人民文摘》 2006年 第1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很长一段时间,马东在媒体面前都不愿意提到父亲马季的名字。但在近期播出的《文化访谈录》中,刚刚接手“掌门”的马东“隆重”请出了自己的父亲。
       为什么?马东淡淡回答:我已走出了这种情结。
       曾经,马东笼罩在父亲的“光环”下。一提起他,人们总在他的名字前面冠之以一个修饰语——“马季的儿子”。
       马季的儿子怎么了?马东对此好像并不在意,他依旧工作,依旧努力,2001年从一家地方台进入央视做主持人,最近从央视栏目制片人的竞聘中胜出,成为《文化访谈录》的制片人兼主持人,同时还担任着《挑战主持人》的制片人和主持人工作,开始了他人生的另一个阶段。
       做主持人?你在骂我?
       什么是选择?什么又是机缘?对马东来说,也许进入电视主持这个行当,既是一种选择,又充满了机缘。
       上世纪80年代,像所有的年轻人一样,马东怀揣着梦想漂洋过海,开始打量外面的世界。那时,马东刚满18岁,去往澳大利亚留学,而且鬼使神差学起了计算机专业。可是,那是别人的世界,不是自己所要寻找的彼岸,孤独、无助和梦幻像是飘浮的阴翳,纠缠着他,使他过早地体味到了什么是漂泊,什么是艰难。
       十年后,像是从头再来,他从海外回国,一头扎进了北京电影学院学习。在校期间,马东开始了新的选择,一边学着做节目策划,一边客串做主持人。身边的朋友看到他的“表演”后,竟抓住马东的手臂,一口咬定他能做主持人。“简直是胡说!”当时,马东以为这位朋友在嘲讽他,立刻反唇相讥,“你在骂我吧,你才能做主持人呢!”
       回忆起当时的情形,马东笑着说:“在我的感觉中,主持人应该是俊男美女,光彩照人。那时我比现在还胖30斤,那副模样也能上镜,简直是开玩笑!”
       也许这就是机缘,一次偶然的机会,时任湖南电视台台长的曾凡安来京,无意间说起他们正在策划一档谈话栏目,马东突然兴致大发,自动请缨到湖南电视台,从节目筹划一直到节目制作和主持,马东自始至终参与其中。
       在湖南电视台一干就是两年,节目有了一些影响,马东开始有了名气。2001年,马东结束了在湖南的工作,回到北京。“为什么要回到北京,想想,一方面父母年岁大了,身边该有人照顾;另一方面,北京是文化中心,有中央电视台这样的国家台,比地方台舞台更大。”
       可是一切并非那样顺利,中央电视台毕竟人才济济,星光灿烂。马东刚刚在《挑战主持人》露面,外界就有一种猜测,似乎马东进入中央电视台,是沾了父亲的光。听到这些议论,马东虽然不很在意,但内心里总有一块阴影。“你别无选择,要让别人尊重你,必须靠实力说话,越解释越说明你无能。”马东说。
       就这样,凭着多年的生活阅历,以及策划、主持经验,马东担纲《挑战主持人》栏目主持人后,没过多久便渐露锋芒。
       主持人不能当“肉喇叭”
       在常人看来,主持人既是一个光鲜的职业,又是一个“出尽风头”的职业。“其实并非如此,”马东说,“作为电视主持人,要有耐力和定力,更要有挨骂的思想准备和良好心态。”这一点,马东在他所主持的《挑战主持人》中有很深的感受。
       “最重要的是,一个好的主持人必须具备综合素质。主持人不能当‘肉喇叭’!”马东所说的“肉喇叭”,是那种徒有其表、缺乏内涵的主持人。
       谈到《挑战主持人》那些参赛选手,马东透露道,那些选手刚来的时候,几乎个个意气风发,以为自己学了主持专业理论后,就能当好主持人,“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选手们经过栏目组一番魔鬼训练后,没过两天就像霜打的茄子,身上的傲气荡然无存,脸上的神气也烟消云散,原来,主持人如此难当。那些选手做完节目后,不管被淘汰还是挑战成功,跑到后台,常常哭声一片。一个星期的“挑战”,这些“选手”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马东说,看着一张张稚嫩的脸,有时他也于心不忍。
       尽管如此,这种不近人情的方式还是锻炼出一批有潜质的选手。《挑战主持人》已变成了一个优秀主持人的训练营和“摇篮”。谈到这里,马东一脸的骄傲,他说,“每晚你们只要拿起遥控器,随便换台,在各家电视台的主持人中总能看到从《挑战主持人》走出去的选手。”
       未来,坚持自己的生活
       所有说到马东的介绍都不可能不说到他的父亲马季。压力是无形的,尽管不是同一个职业,但父亲的名声仍然会罩着些影子过来。“这是没办法的事,我无法想象父亲不是马季的情况是怎样的,这没法假设。至于他的影响,当然会有,任何一个父母都会对孩子有影响,我受到的影响不比别人少,也不比别人多。”马东说,父亲也关注他的节目,不过不是期期都看,赶上了就打开电视瞅一眼,看完了也不作过多评论。“也许,他觉得自己的孩子已成人了,应该走自己的路。”看得出,马东对父亲的敬佩之情还是溢于言表。
       马东说他对以后的生活没想过太多,毕竟现在是最重要的。终点谁也看不到,莫若紧紧把握或者努力享受现在,“生活,生活,不过就是生下来,再活下去,生活其实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任何生活中重大而困难的事情在马东看来都有顺其自然的轨迹可循。“再过十年,二十年,我想应该还会在做电视,因为我真的是太喜欢电视行业了。”
       马东的话实在得不能再实在了,即使是描述未来,也用的是习惯性的大白话。毕竟这是他自己的语言,也是他自己的方式。(贾 阳综合自《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