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都市]新租房时代,“七十二家房客”旧梦重温
作者:卢 波等

《人民文摘》 2006年 第0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在中国最大的两个城市上海和北京,常年租房的人口都突破了300万。爱上别人的“家”,已经成为新来者的第一选择。
       大学门外第一课
       今年,北京有17.5万应届大学毕业生走出校门,其中的大多数要留在北京工作或等待工作的机会,还有大约同等数量的外地应届毕业生来到了北京,他们的第一件事是“落脚”。
       据“我爱我家”市场研究中心估算,在北京和上海,房租支出大概占到刚毕业大学生收入的二分之一;转正后收入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比例。
       新加入租房行列的孟敏心急火燎地找了十天,终于崩溃了。孟敏说,并不是她太挑剔,实在是假信息太多。房主说精装修,实际就是七八年前的精装修,现在是年久失修;说是某个楼盘某小区,实际上到了那儿转半天,问了保安才知道是在某某楼盘背后一个小破房;小区里的租房贴条上写着“中介勿扰”的主儿就是中介,口口声声说不收中介费,但要收“看房费”。
       最让她这样的“月光族”(每月收入都花光)忧虑的是,开始租房需要“押一付三”,四个月的租金是笔不小的开支。孟敏的生活方式不得不因房租而改变,以前她和朋友吃饭,她从来是很大方地挥手结账,说我来我来。现在却必须在朋友面前实话实说,上月的信用卡刚刚还完,甚至开始唠叨,要反省为什么这么大的人一直存不了钱?
       可是找房的这十天,却让她有了一番感触——北京这样的精神家园、上海那样的物质圣殿,对任何人都有吸引力,如果只有吸引没有排斥,这两个地方就该连一只脚也插不进了。代替过去的户口和粮本,充当城市化排斥力的就是房价。为房租花掉的那四分之一月薪,就是北京的第一道门槛,如果一个月挣的钱还不够在城区租一套房,那就几乎没有融入北京的可能。
       据市场提供的分析数据表明,新进入大都市3到4年的居民,选择租房的占到90%以上,在中国最大的两个城市上海和北京,常年租房的人口都突破了300万。爱上别人的家,已经成为新来者的第一选择。
       市中心的房子
       好地段、大房子,是上海女孩挂在嘴边的追求。为了满足女友的要求,到上海发展不过两年的外地青年胡斐用尽全力,在内环线边上买了套房,胡斐因而自称“且介亭主人”。他用的是鲁迅的旧典,当年,鲁迅在租界边上租了房子,租界两字各取一边,命名为“且介亭”。“且介亭”的现实含义在于一个沪上广为流传的说法——内环线内住着说英语的,内、外环之间住着说普通话的,外环线外住着说上海话的。
       这个说法可信吗?美联物业区域总监黎志贤女士告诉记者,在上海中心城区拥有两套以上住房的人,确实以港澳台人士和外籍人士居多。港澳台投资者比较喜欢在上海中心的徐汇、静安区购房,因为这些区域的物业比上海其他区域高很多,挡住了一批想购房的人,但相对国外的房价还是便宜很多。
       在香港,相当于上海闵行、莘庄那样的地段每平米也要3万元,而在上海3万元能买非常好的地段,港沪的服务业已经相差无几,所以说上海的房价对港澳台、外籍人士相当有吸引力。
       所以上海市中心的房子,客户以香港、台湾人士、老外居多,本地人很少。内地的投资客,现在会退得比较远,一般会退到普陀区,那里的房价大概1.1万、1.2万元左右。如果在徐汇、静安买,最起码要两万。上海本地人真正买来住,完全没必要,除非是用来投资。租住在这里的一般都是老外。“租金起步价是1000美元,一间房哦。”
       为什么会在内环线内形成讲英语的大社区?黎女士说,这是因为人们在海外居住,会遵从一定的习惯。比如在香港,境外人士就很喜欢群居。有一栋楼有日本人,就会有其他日本人到这里买房子,结果一个社区都是日本人。有台湾人,就一群台湾人过来了。上海也是这样,像国际丽都城,就有很多台湾人和香港人;静安风景,就有很多新加坡人,因为静安风景的开发商到新加坡做过推广。海外人士不懂一些地方观念,他们只关注地铁交通、出租车是不是方便、周边有没有合适的餐饮服务。
       黄浦区就一直火不起来,即便是很高档的房子。因为黄埔是老区,很多老房子还在。你去看看就知道,晚上6点以后,会有很多老人乘凉,不穿上衣啊。哪怕它的房子很好。这些叔叔伯伯也不是坏人,但是外国人他们不知道,他们会觉得很害怕,感觉不安全。
       港澳台、外籍人士的进入,使得以自住为目的的本土购房者失去了竞争力,能拥有一间“且介亭”,已经是相当不错的选择。
       从消费到投资
       全球化时代的商人可能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上班,也可以在远离故园数万里的地方买下住宅。今天的住房早已不是只满足居住需求的基本消费品,尤其是在国际大都市,它的住房会成为令全球投资者垂涎的投资产品。房子不是普通商品,房价远远不是供需关系能够说明白的。
       黎女士说,她接触的客人,很少有把钱直接存进银行生利息的。利息才多少啊,就算3%,还要交利息税。可是如果有50万,付首付买房子,在上海的中等地段买个两室两厅的,每月租金3000元,最少了吧。50万存银行利息一个月多少啊,不过1100元。哪个划算啊?而且一定年限之后,房价涨了,还有房子可以卖掉。
       股票呢,一般月收入在两万人民币左右的,他们很少买股票。股票风险比较大,你晓得什么时候抛保证赚吗,况且你抛得掉吗?除非有很大的资金。其他期货之类,大多数非专业人士都不会做。“那么,你仔细算一下,什么东西能比房子赚钱?”
       上海的楼市,已然不再是一个消费品供应问题,呈现出复杂的面相。“比如,今年年底中国金融业将全面开放,它对上海楼市将意味着什么?”
       “七十二家房客”旧梦重温
       一个晴朗的傍晚,50出头的“老上海”贾新廷在自己办公室的阳台上,对记者讲起他的道理来:“中国的老百姓,对未来的考虑,以前是靠儿靠女,现在知道只有一个孩子,儿女不一定靠得上。靠退休金?老百姓的日常开销国家也是给你的,但是有个三长两短的,就显得有点困难。老百姓的想法就是做个小房东。外国也是这样,香港的老太,自己住一个,另一个每月收租,电影里面《七十二家房客》,多厉害!”
       老贾有些记混了,《七十二家房客》讲的其实就是老上海的故事。
       老贾躺在阳台躺椅上,遥望小河对面的家,那是他的第一套房。老贾谦虚地说,“爱人说买房,一个偶然的机会就去买房子了,后来看到房子涨价了就很开心。”
       老贾说,我们跟外地来上海打拼的人不能比,他们动不动身家几个亿。我这是典型的上海人的想法:有个住房,有个依靠,也有个平平安安的生活节奏。
       有人盼望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就有人希望手里的房子寸土寸金涨个不停。房子,作为普通中国人拥有的第一份不动产,超越了衣食住行基本消费的领域,无孔不入地渗入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改变了当代中国的社会图景。
       (陈 彬摘自《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