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回首]康有为多色彩的海外流亡生活
作者:史鸿轩

《人民文摘》 2006年 第07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清政府四处通缉维新派人士,维新派领袖康有为不得不流亡海外躲避灾难,前后共在国外漂泊了16年。在此期间,他“身旅外洋”而“心忧中土”,经常饱含热泪,回望神州,时刻为祖国的命运担忧。
       在亲朋好友家串门
       1898年10月27日,康有为乘英国客轮“重庆”号逃抵日本。
       在日本期间,除了参加政治活动外,康有为也经常到一些亲朋好友家串串门,在与朋友们的交往过程中,他诙谐幽默的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有一次他应邀参加华侨梁渭家的婚礼,在闹洞房时,兴致勃勃的康有为即兴作出一首有趣的诗句,写出“司月二大旦牛住了”几个大字,并邀请闹洞房的亲友宾客在每个字上加一笔,组成一句贺词。后来,在康有为的暗示下,新娘在“司月二大”四字上各加一笔,新郎在“旦牛住了”四字上各加一笔。新娘和新郎添加完后,康有为让他们齐声读出。新娘新郎两颊绯红,难于启齿。康有为朗声读道:“同用工夫早生佳子。”引起在场宾客的哄堂大笑。后来,康有为成了另一场婚礼的主角,娶了一位日本妻子。
       与美国华裔喜结连理
       1899年春,康有为离开日本来到加拿大的温哥华。此后,他在加拿大、墨西哥和美国居住了两年。华侨冯俊卿帮他在加拿大购置了房屋,进行了装修,并给房屋取了一个古色古香的名字“廖天室”。此处岛屿众多,周边则是皑皑的雪山。康有为每天游一个小岛,泛舟吟唱,饱览北美的奇异风光,不过他心里仍想着家乡故园。此间,孙中山等多次与康有为接触,就合作之事反复商谈,但由于康有为坚持保皇,谈判没有成功。
       康有为在美国的生活更为多姿多彩了。一次他在北美华侨中进行演讲时,年仅17岁的华裔姑娘何金兰(又名何旃理)深深为他的才华所倾倒。当时康有为正想找一个通晓英语的女子为伴,以帮助他到各地去访问游说。在朋友的撮合下,49岁的康有为与何金兰结成秦晋之好。婚后两人生有一子一女。后来他们相偕游历欧洲各国,每到一地,都由何金兰做翻译。不幸的是1914年何金兰患猩红热去世,年仅24岁,给康有为留下了无尽的痛苦。康有为在墨西哥住了半年,认真考察了那里的风土人情和人文地理,他对印第安文化尤为感兴趣。通过研究,他大胆推测印第安人可能是中国人的后裔,引起了历史学家的注意。
       1902年,康有为又移居印度北部山城大吉岭。这里离喜马拉雅山不过80公里。他在女儿康同壁的陪同下,骑马攀登喜马拉雅山南麓,在“世界屋脊”上走了九天,体验了一段非凡的探险生活。
       游历欧洲感慨颇多
       比之在世界其他大洲的活动,康有为在欧洲的经历要更丰富一些。他曾七赴法国,八游英国,十一次出入德国,还游历了意大利、荷兰、比利时、西班牙、希腊等国。
       康有为对意大利和瑞典的游历印象最为深刻。1904年6月,康有为到达意大利。在罗马,他参观了雄伟壮观的古代建筑和现代化的工厂。所见所闻使他不由感叹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的先进,但他也看出资本主义的一些弊病:比如街头经常可以看到乞丐,居民贫富差距比较悬殊。
       1904年底,康有为来到瑞典,立刻被这里的风情所吸引。他买下位于斯德哥尔摩东南沿海的一座小岛,并在岛上建起中国式的园林,取名“北海草堂”,直到1907年,他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如今,近百年过去了,康有为在岛上建的“北海草堂”,在波罗的海寒风的侵蚀下早已湮没难寻,但当地华人仍习惯地把该岛称为“康有为岛”。
       投资地产一夜暴富
       1906年春节,康有为访问墨西哥时,当时墨西哥城正筹款修筑有轨电车,康有为利用各地华侨提供的捐款,购置电车轨道经过之处的地产。不久以后,这些地产价格上扬好几倍,让他净赚10多万银元,约合今天的700多万元人民币。
       康有为回国后,曾请著名篆刻家吴昌硕刻过一枚朱文小字印章,别开生面地写道:“维新百日,出亡十六年,三周大地,游遍四洲,经三十一国,行六十万里。”这二十七字生动地概括了他游遍世界的生涯,也刻印出了他在中国人走向世界方面创造的新纪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康有为是中国近代史上到过世界各地最多、接触各国人物最多的一个超级旅行家。
       (牟大裕摘自《科教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