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风情]卢浮宫的秘密
作者:柏 子

《人民文摘》 2006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2005年4月6日,星期三,下午两点。卢浮宫国家大展厅里,人头攒动。位于德农宫一翼的国家大展厅,经历4年整修后,终于对外开放了。在这间800平方米的大厅里,每天吸引2万多观光客的《蒙娜丽莎》,是明珠里最耀眼的一颗。
       人们从世界各地涌进这里,就像一滴水汇入了大海,马上消失在6万平方米的展览大厅。他们拿着导游图四处游走,直到日头偏西,腿都走酸了,还有大片大片展览连瞟都没来得及瞟。
       然而,展览大厅只是卢浮宫展示给世人的一个零头。在众多宫室的后面,还有10万平方米的房间只向工作人员开放。
       一块巨大的中空干酪
       想要探查卢浮宫肚腹深处的秘密,需要特别通行证,严格遵守其中的游戏规则,必要时连真实身份都要加以隐瞒。因此,初次走进卢浮宫深处的感觉,除去兴奋,总会感到相当沉闷。
       有人把卢浮宫比喻成一块巨大的“格律耶尔干酪”(这种干酪以中空多孔著名),“到处都是看着挺漂亮却推不开的假窗户,还有表面看不出来而确实存在的地下室”。事实上,仅仅卢浮宫的3个主要展厅:德农宫、絮里宫和黎塞留宫,已经足够让第一次参观的客人头晕脑胀。
       一个普通人需要血管向全身输送营养,卢浮宫也像一具能够呼吸的生命,在它的体内,难以计数的管道——电缆、电线、输水管道——像人体内的五脏六腑一样,盘根错节,纵横交叉,绵延数百公里。1500名工作人员神秘地隐藏在卢浮宫深深的宫墙后面,穿行于办公室、科研室、收藏品仓库之间。四通八达的走廊、隧道、顶楼……众多房间和通道像迷宫一样,意想不到的秘密通道到处都是,甚至通向一处不为人知的小小花园。关于这个早在千年之前已经初具规模的庞大建筑,外人能够知道的,简直就是九牛一毛。
       神秘气氛笼罩其中
       夜幕降临,最后一批参观者恋恋不舍地走出卢浮宫。大门关上了,历史学家、文物修复专家、清洁工也都收拾好东西下班回家了。此时,还有46名消防队员坚守在宫殿里。
       他们每两周轮换一次,宿舍位于黎塞留宫的一层,晚上就住在这里。每个礼拜一的早晨,消防队员开始例行巡查,仔细查看每一根立柱,每一平方米屋顶,每一扇排烟的气窗。每个队员的后背上,都有一个应急背包。展厅空间非常宽阔,巡视时大家又都是分散行动,所以每个人都必须具有应付意外的独立作战能力。去年,消防队员一共出勤1200次。
       玛尔特·迪罗是卢浮宫的一名警卫,她介绍说,如今一共有950人负责卢浮宫的警卫工作,其中女性占到63%。大多数警卫沉默寡言,玛尔特却爱说爱笑。她特别喜欢聊自己的工作,告诉别人发生在参观者身上的轶事趣闻、卢浮宫深处“没头没尾,永远延续”的野史、或是工作人员习惯的消遣。
       卢浮宫的穹顶之下,充满着神秘的气氛。大理石雕像修复室主任让·比阿尔在这里已经工作了18年之久,每当他从古代埃及文物展厅穿过,总会有一种特别的感觉:“我总能感到,这里存在着一种特殊的东西,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奇异的味道。”也许,电影《卢浮魅影》的导演,就是从这里获取他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