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灯下翻书]不可孤立看待遴才方式
作者:李恩柱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05年 第10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科举制度在清朝末年被取消了。为什么实行了一千多年的人才选拔方式,在那个时候寿终正寝了?我们得到的回答大体是:科举制度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这个回答十分正确但过于概括。其实,任何一件事,兴盛和衰落都是合理的,科举制消退,原因在于时代越来越开放,而这种选拔制度本身却弊端丛生,与时代越来越隔膜。
       获得人才,自己占据优势,是每个统治者的愿望,客观上也会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金诤先生在《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中说,周代已经由“乡老”(族长)等选拔本乡土的贤能之士,经过地方长官的层层上贡,直达中央。这时选择的人才武功是很重要的,与后世重用文才不同。春秋时期,各封建领主为争夺土地和人口而战争不已。为了加强实力、争取人才,一些原来不是贵族的下层人士得到破格任用,通过举荐、考核而选拔登进人才的情况越来越多。后来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都是与大局势有关的。
       不过,那些选拔人才的方式,当局者的随意性很大,常常着眼于当前利益。科举制则是常态社会发展的先进选人制度,突破了门阀的拘囿,一切以知识为标准,使统治层知识化,同时增加了民众与上层的亲和力。然而,这种选拔制度的确立,需要一位睿智统治者的出现。任何时代,能够发展、完善一项制度的人都是那些见识深广,体察社会的人。金诤先生坚定地认为“科举不始于隋,隋君臣之嫉贤妒能”,也正是分析隋文帝、隋炀帝父子及隋朝社会现实得出的结论。从严格意义上讲,以考试为主的科举制度产生于唐代,到北宋,弥封、誊录、回避等科举立法全面完备,清除了举荐制残余,一切以考试为准,科举制度成熟定型,而文官治国体制也正是在北宋彻底地、稳定地建立起来。科举制度最重要的特点在于:一,“投牒自应”,读书人不论其出身、地位、财产如何,均可自行报名参加考试,不必由官吏举荐;二,考试定期举行,不必等候皇帝下达诏令;三,严格考试,录取与否完全决定于考场文章优劣。隋代选官制度则并不具备上述三个特点,参加选官考试的士人仍然必须先得到州县等地方官员的举荐,制度上并投有给予他们“投牒自应”的权利。隋代分科选举共三次(开皇十八年,大业三年、大业五年)都是由皇帝临时下诏举行,并无定期举行的制度。
       科举由盛至衰,到清末已经毫无优势可言,消亡了。好多书籍谈到科举的弊端,往往提到《聊斋志异》的作者如何贡献大,又如何仕途无情,被科举制度挡在大门之外。其实我一直觉得这个例子作为否定科举的论据太过轻飘。每一项制度,都有纰漏,某些事后证明出类拔萃的人才也可能不被当时的制度认可,就是现在恐怕也不能避免。倒是金诤先生书中所举的事例,使人不得不思。据说,清末科举废八股改策论后,有考官出题比较中西史事,题曰《项羽拿破仑论》,八股士子们皆不知拿破仑为何物,有文章云:“夫以项羽拔山盖世之雄,安有一破轮而不能拿哉!”底下说:“夫车轮已破,其量必轻,一匹夫亦能拿之,安用项羽?以项羽而拿破轮,是大材小用,其力难施,其效不著,非知人善任之举也!”科举对人思想的束缚于此倒是十分明白了。清王朝一连串的失败,与人才取向大有关系。假如没有一片连成一片的屈辱史,科举仍旧会如日中天。
       对诸多遴选人才的方式方法,从其本身着眼看不出什么,非与局势连接起来才会弄清它的真正面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与外界接触越繁,制定的政策越具有先进性,竞争力越强大。察举制如此,科举制也如此。
        [罗耀明荐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7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