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人物]家庭生活中的马英九
作者:荩 芸

《人民文摘》 2006年 第0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不愿把家人扯进政治
       从台北穿过两个隧道往木栅方向,可以看到座落在半山坡上的马英九的家,门口站着个警卫,一路从部长、市长做到党主席,他都住在这一般人眼中的“老公寓”里。马英九极度保护家人,非常不希望政治入侵他的家庭,他三十几岁就在蒋经国身边历练,见识过官场的种种复杂关系,也因此深谙洁身自爱的重要性。
       马英九的妻子周美青除了选举时帮他拉票,其他时间都谨守本份,闭口不谈马英九工作上的是非;周美青很珍惜自己在财经专业上的成就,不让自己的专业形象减分,许多朋友都对她的表现相当赞赏。
       马英九担任“法务部长”期间,雷厉风行查贿选的行动虽然大快人心,也得罪了不少权势之人,尽管民意调查中,马英九的施政满意度高达88%,但他依旧被调离“法务部”,转任“行政院”政务委员,他感慨万千。当时,大女儿马唯中安慰他:“爸,想开点,其实你已经很幸运了。”
       马英九的两个女儿都长得瘦瘦高高,身高有1.72米,“她们的身材比例比我好,这是得到了我太太的遗传,我的比例还不够好。”谈起两个女儿,马英九哈哈大笑地说。马家成员还是“爱乐一族”,马英九会弹吉他,一双女儿练过钢琴、小提琴和中提琴。马唯中从北一女(全称是“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级中学”)毕业后,赴哈佛大学就读,这件事给马英九很大的安慰,他惭愧地说,他在女儿身上下的功夫,远不如父亲在自己身上下的功夫,而小女儿马元中赴美读书时,马英九也因忙于市政而无暇送行,私下感到无比内疚。
       聊天话题很“枯燥”
       平常在家里,马英九给家人的感觉是一点都不帅气,甚至还有点糊里糊涂。他每次跟家人聊天,总是会很“枯燥”地引用工作中听见或看见的例子。例如他在“法务部”担任部长的时候,他总是跟女儿提到毒品的份量、监狱里的生活等。而他在“陆委会”时,话题则变成了上海与台北的距离,或是大陆生活的情况等。同样的话题,他总是一提再提。“女儿要我说点笑话或是玩些脑筋急转弯的题目时,我几乎没答对过。”
       马英九对于生活琐事,的确迷糊到了极点。钥匙放在门上忘了取下来,或是下雨时你走在他右边,但他的伞却总是打在左边。晚上回家时经过面包店,马英九会买一些家人喜欢的甜点面包回去。当他知道两个女儿喜欢吃甜食时,每次出国总是买一堆巧克力,却不知道女儿早已经吃腻了。
       有一年北一女校庆,邀请马英九到学校演说,让他空前的紧张,因为刚好女儿也是台下的听众,而北一女的学生对于演讲的内容相当挑剔,“若演讲不好,会让女儿丢脸”,当时他一直忐忑不安。
       结果演讲那天,台下听众反应热烈,马英九也觉得自己应该说的不错。当天晚上,女儿一回家,第一句话就说:“爸,我为你感到骄傲!”就这么一句话,让身为父亲的马英九快乐了一整天。
       马英九赴美访问,在哈佛演讲,演讲结束后,他急着要看看久未谋面的女儿马唯中,幕僚称赞他演讲很棒,他没心情地笑着说:“演讲不重要,女儿最重要!”流露出爱女心切的神态,而马唯中见了父亲,只见她脸上堆着优雅腼腆的笑容,不太跟马英九撒娇,旁人看了直觉得父女两人真像,因为马英九虽然非常想念女儿,却也不轻易显露个人的情感。
       热爱跑步和游泳
       马英九每天晚上10点左右回到家,批公文需要两个小时,批到眼睛都快睁不开。“做完120次仰卧起坐后,再冲个冷水澡,我的精神又来了,可以和公文再奋斗至少半小时。”马英九强调这是运动带给他的好处。
       马英九感觉自己现在还挺年轻的,他开玩笑地说:“每天照镜子时,觉得6块肌肉中有2块是赘肉。”马英九对自己吃的午饭中所含的热量非常在意,工作日他吃的是仅含有600卡路里热量的快餐,马英九说,这是小学三年级女生所需的热量,不会造成身体负担。
       马英九热爱跑步,他说:因为在剧烈运动后,个性会变得比较开朗,跑步时,到了某一定时间,大脑就会分泌一种脑内啡,让人产生愉快的感觉。因此,马英九极力主张运动是解决忧郁症、缓解紧张、情绪低潮的最佳方法。近两年,马英九尤其迷恋海湾游泳,甚至比跑步的时间还多。因为游泳比跑步温和,不太会带来运动伤害。“越是四平八稳的运动,就越没有刺激。”马英九还自己发展出一套理论,“最爽的是跑完10公里,再游一公里,这两个结合起来,感觉最爽。因为游泳有使身体变凉的效果,就像在按摩一样,是缓解压力的最佳方法。”
       马英九还非常喜欢喝牛奶,几乎是把牛奶当作汤喝。“别人常笑我,这么老了,还没断奶,甚至连出国坐飞机时,别人点酒,我都要点牛奶,空姐个个都十分惊讶。”
       工作上有板有眼
       马英九给外人的感觉总是温文儒雅,这和他的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马英九的父亲马鹤凌既是马英九的启蒙者,也是他仕途上的一面镜子,被形容为“马英九的影武者”,父子二人的行事准则是“16个字”:“认清环境、了解自我、慎选目标、力行计划”;处理事务,又有“有原则不乱,有计划不忙,有预算不穷”的“三有三不”经。
       马鹤凌从小就要求马英九熟读《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左传》、《论语》等经史百家,还要求他写一手不输名家的好毛笔字;马英九眼中的父亲,举手投足尽是儒生风范,恪守中国传统道德,却非食古不化,对新思想、新事物仍是宽宏大度地接纳。因此,当连战还有能力和意愿担任国民党主席时,马鹤凌基于心里那份传统礼教思想,出来浇儿子一盆冷水,马英九对此了然于胸,一句怨言也没有。
       马英九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丝不苟、有板有眼。他在“法务部”的同事曾这样的形容:“马部长是一位追求完美的人。小至中英文信函的用语、格式,大至‘法务部’的说帖、白皮书,只要有错误,必会要求马上改动,即使时间非常紧迫。否则别想走出‘法务部’的大门。”到了市政府,马英九依然如此。对马英九来说,他是对历史负责,任何从他手上出去的公文,存盘之后,就成了历史的一部分,所以想到后世的评价,他不得不小心翼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