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负暄琐话]对于指责的指责
作者:鲁 人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05年 第10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丛飞是一名深圳的歌手,然而,笔者知道他,不是因为他的歌,而是因为他的病,因为他病后发生的事。
       十年来,丛飞资助了近180名贫困地区的孩子,为了帮助他们完成学业,他拚命工作,使得身体透支,造成病情急剧恶化,到他不得不去医院检查时,已成绝症。而他为了资助贫困学生,不但用光了自己所有的收入,还背负了沉重的债务,使自己的医疗费都成了极大的困难。
       在丛飞的情况被媒体披露之后,得到社会热情的帮助,但他资助过的一些学生的表现却实在值得我们深思。
       记者电话采访了一位曾接受资助,现已大学毕业在深圳工作的受助者。她一再强调资助是丛飞自愿的,而“任何人做事情都是有所图的,有人图名,有人图利,至于他图什么,我不说你也应该能猜到”。记者问她,面对丛飞的恩情,她是否准备回报?她又辩解:“你要我怎么帮他?我现在每月不过三四千元钱,弟弟妹妹又正在读书。”记者退而求其次,问她是否准备看望病中的丛飞?她推脱的理由是“我现在很忙,真的没时间”。随后关机不再应答。据说还有一位受助者给丛飞去电话,要求丛飞将网上涉及他的内容删除,理由是他现在是大学教师,这事要让学生知道会很没面子。他希望永远不再提起这段往事。
       初读报道,觉得这些受助者缺乏做人起码的德行。但沉静后想来,又觉得一切实在是当下的社会状况的折射。媒体上不是常见,在众多围观者冷漠的目光中,落水者溺水而亡;抢劫者扬长而去……也有救助者或被嘲讽为傻瓜或被诬陷为肇事者或落下终身伤痛而孤苦无助……
       今年“感动中国”的评选,山东那位为母亲捐肾的青年入选,而天津那位以耄耋之躯坚持一二十年,靠蹬三轮车,挣得数十万之巨,全部用来资助贫困大学生的白芳礼老人却在感动之外。为母亲捐肾的壮举可能古今中外稀之又稀,但终究只是对生他养他的至亲的回报,属于情感层面。而一位生活异常简朴的老人在漫长的时间里,为了那些与他毫不相干的孩子们风里雨里的辛劳,才是崇高的奉献。也许主办者考虑的是使中国感动的多个方面,但此奉献不及彼回报,社会的价值取向不能不让人困惑。
       对于资助,我们则过度关注于资助者的善良,却忽略了受助者的尊严,让受助者感激涕零的特写代替了他们内心的自尊。而且,确实有一些捐献者,不是因为善良,而是另有所图。他们在媒体面前的作秀,对受助者其实是深深的污辱和伤害,至少受助者使他们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如此,受助者凭什么还要对他们感恩戴德呢?
       这一切现象,都让我们的指责总嫌底气欠足。
       丛飞的善良源于他曾承受的善良,于是,他怀着一颗近乎宗教的感恩之心去帮助别人。这份感恩心也源于他具有的良好德行。犹太人不认为施舍是“积德行善”,而把它当作“公共义务”。他们认为“使人羞愧的施舍,还不如不施舍”。因此,资助者常常不愿留下姓名,因为,他们认为这样既可以不使资助者显得财大气粗,高人一等,又不伤害受助者的自尊心,使他们丧失进取心,而安于成为永远的受助对象。这是能使社会安宁的德行。
       社会需要指责,但在指责的时候我们需要具有指责的资格,这种资格该是良好的德行。
        [翟明荐自《今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