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回首]没有童年的天才
作者:流 沙

《人民文摘》 2006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假如莫扎特自己能够选择人生,那么,他会不会继续选择三岁就开始演奏,五岁开始作曲?然后在父亲的管教下,牺牲太多的嬉戏时间,去为他人演奏?
        我想不会,这样太苦。
        但对于莫扎特来说,自从父亲发现他的音乐天才之后,他再就没有了自己,没有了童年。
        父亲列奥波德有着世俗的虚荣,对于儿子,他竭尽全力。除了对莫扎特灌输大量复杂而高深的音乐理论,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和学习外,父亲还要求莫扎特学习拉丁文、法文、意大利文、英文以及文学和历史。一个五岁的孩子,遭受的是成人也难以承受的学习压力。
        一七六二年,莫扎特才六岁。父亲开始带领他在世界各地演出,列奥波德很明白,六岁的孩子去演出,这本身是一个奇迹。他们到过慕尼黑、法兰克福、维也纳、巴黎、伦敦、罗马、阿姆斯特丹等等城市。
        在奥地利国都维也纳,他们被皇帝请进王宫进行表演。这让莫扎特父亲引以为傲。
        功利或者虚荣,让列奥波德对儿子更加苛刻,许多要求,在现在看来,都是一种折磨。列奥波德要求儿子无论旅途多么劳累,必须随时随刻拿出小提琴就能演。而在许多场合,小莫扎特正在熟睡,却被父亲唤醒,让他即兴演出。为了炫耀儿子的天才,列奥波德总是想起许多莫名其妙的问题来考儿子,甚至让观众哼出几个音符,让莫扎特据此现场即兴作曲,即兴演出。或者用布将钢琴的键全部蒙上,而要求莫扎特弹奏时不能影响音色……
        莫扎特是观众心目的天才,而这样的天才却充满悲剧的成分。莫扎特被迫迎合着观众的爱好,俯伏于父亲的淫威之下。而这样充满刁难和极耗心力的演奏会,常常会持续四五个小时之久。
        这是怎样的一种苦难?莫扎特是悲苦的,这种悲苦要求他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态,否则,他会很快地倒下。
        莫扎特的天才被神化了,而莫扎特心中的悲苦无人知晓。莫扎特说:“别人以为我的艺术的得来是全不费功夫的,那是错误的。我确切地告诉你,亲爱的朋友,没有人会像我一样花这么多的时间和思考来从事作曲;没有一位名家的作品我不是辛勤地研究了许多次。”
        成年后的莫扎特与权贵格格不入,十几年东奔西跑演出其实早就注定莫扎特无法融入世俗社会。莫扎特处于贫穷、饥饿之中。在维也纳寒冷的冬天,有朋友看到莫扎特和妻子在屋里跳舞,而真正的原因却是,莫扎特没有钱买煤取暖,只能依靠跳舞熬过漫漫的寒冬。
        莫扎特在三十五岁那年,因为贫穷,早已透支的生命之树开始凋零,在那一年,有一个人请他谱一曲,那人走后,莫扎特说:“这首曲子还是为自己写吧……”写到一半,他心力耗竭,已无法握笔。
        大师一辈子为他人赋曲,这也是第一次为自己写曲,写的却是《安魂曲》。
       (冯国伟摘自《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