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人物]赵小兰的婚姻与家庭
作者:肖 刚

《人民文摘》 2006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美联邦劳工部部长赵小兰,8岁从台湾随父母移民到美国,从一个英文字不识,到在很短时间内进入美国主流社会,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华裔联邦部长。赵小兰受的是什么样的教育?她的婚姻状况如何?是何种力量让这样一位女子拥有如此辉煌的成就?
       教育
       母亲50岁读研究生
       赵小兰从小所受的教育是典型的中西合璧的教育方式。赵小兰是赵家的老大,从小就记得父母对她们说过的话:“金钱财产都是身外之物,随时都会失去,只有学问和品德才是一生享用不尽的。”赵小兰从小就立志要读好书,为妹妹们树立榜样。因此当她被哈佛商学院录取的时候,不但对自己建立了信心,也振奋了全家。赵家6个女儿,有4个出自哈佛大学,2个毕业于名校哥伦比亚大学、威廉玛丽学院。
       40年前,赵小兰的父亲赵锡成作为一个半工半读的学生到美国,赤手空拳带着一家人打拼。现在,他不仅是美国福茂航运集团的董事长、一位著名的企业家,更是一位成功的父亲。赵小兰总是说:“父亲早年在中国的故事和他到美之后的奋斗历程,给予我和妹妹们的身教,是最大的力量和鼓励。”而赵小兰的母亲朱木兰,是一位气质高雅、德才兼备的中国传统妇女。当初赵锡成到美国读书所花的费用,大部分都是她辛辛苦苦挣来的。
       谈起对子女的教育,这位成功的母亲说: “我对孩子是严而不苛,规定的事一定要做到,我自己以身作则,比如说晚饭后,她父亲如果在处理公务,我就陪孩子们做功课,大家都不可以看电视,包括我们父母在内。尽管家中有管家,但孩子们必须自己洗衣服、整理房间。除此之外,大小孩子都要分担家务事,客人来时,必须有礼貌地去一一打招呼,为客人奉茶上菜表示尊敬。”
       朱木兰的人生哲学是活到老学到老,因此在她50岁时,还鼓起勇气去做个老学生。
       婚姻
       40岁生日前闪电结婚
       赵小兰自从出了学校大门以后,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为她的事业奔波,偶尔亲友聚会时,大家都会问起她的婚姻,她多半以开玩笑的口吻说:“没有人要我呀!”因此赵小兰这位女强人虽仰慕者众多,但始终没有结果,直到她39岁时,她的上司、好友伊丽莎白·多尔夫人不止一次地提醒她说:“小兰,我是39岁结婚的,你最好向我看齐,这是建议,也是命令。”1993年2月6日,赵小兰赶在40岁生日前两个月与肯塔基州参议员麦康诺闪电结婚。
       麦康诺与赵小兰同是共和党内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们理念一致,情投意合。麦康诺是一位性情温和、对太太百般体贴的好先生,他们不但在事业上相得益彰,在生活上,他对赵小兰照顾得也是无微不至。
       当问起赵小兰与麦康诺的恋爱经过时,这位平时不多言的参议员说,他第一次婚姻失败后,20多年来一直过着单身生活。直到赵小兰的挚友张之香介绍他认识赵小兰后,他就被她的谈吐、仪表、气质,尤其是她的精明能干吸引了。他们彼此交谈了很久,观念与看法都很接近。他改变了终身独处的想法,决定除去25年的单身贵族头衔,钟情于这位秀外慧中的东方女孩。
       赵小兰天生丽质,又活跃在美国主流社会,政界、商界的追求者自然不少。据说有一位拥有良田千亩的大企业家,还每周开着私家飞机来华府探望她,另外还有一位华府政要也穷追不舍,但最终麦康诺的温和、关心和体贴打动了赵小兰的心。婚后,赵小兰曾跟家人说:“三个追求者中,我选择了这位最穷的参议员,但跟他在一起我感到最愉快。”
       政坛
       老布什是她的“伯乐”
       赵小兰在美国政坛奋斗的过程中,一直受到前总统老布什及现任总统小布什的赏识与提拔,与布什家族的渊源深厚。
       当问起老布什总统为什么如此器重她时,赵小兰转动着她那双明亮的大眼睛,以感恩的口吻说:“早在1983年我被选为白宫学者时,当时的副总统老布什是白宫评审小组的负责人。应征者都要经过无数次的笔试、口试,考官中有国会议员及政府官员,但最后的决定权仍在负责人副总统手中,因此老总统布什便成了选中我的‘伯乐’。”
       生活
       午饭到食堂解决
       赵小兰的工作日程通常是这样的:星期一到星期五,赵小兰如不出差或不到各地去演讲,早晨8点准时到办公室,她总是先看电子邮件,然后召集一级主管开会,会议时间多半在30分钟到一小时,有问题再找二级主管会商,10点后开始会客,或去白宫参加内阁会议。
       赵小兰的亲和力也是出了名的,她在空闲时,穿起T恤和牛仔裤,跟她的助理们一块去郊外野餐,和大家一起啃着比萨,说说笑笑打成一片。康妮说:“她给我们的感觉是,她不是高高在上,她是我们中的一员。”在劳工部员工的餐厅,她经常去吃午餐,并且常常到员工的桌前,主动和他们攀谈,她是在餐厅吃饭最多的一位劳工部部长。
       (孔令申摘自《智慧与美丽赵小兰》上海远乐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