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彼岸]洋人,并不那么潇洒
作者:盛立中

《人民文摘》 2006年 第0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墨西哥湾地区“卡特里娜”和“丽塔”两场飓风,不但捅开了美国这个全球最大富裕国家深藏其后的那些污浊,而且向世人彰显出美国这样一个富裕社会,解决贫困问题也远不像美国政客们所宣扬的那样顺手。
       丰裕社会的贫困
       现实中,媒体不断在挖掘穷人的新闻价值,从中我们也不难了解到西方国家富裕社会里发生的那些稀奇古怪的故事。“洋人”,也并不总是生活的那么潇洒。我们来看看这个发生在美国富裕社会中、被媒体公认为“颇有娱乐价值”的一出闹剧:
       2005年8月16日,美国某县教育系统以50美元的价格出售一千台二手笔记本电脑的消息传出后,五六千人蜂拥赶至,从凌晨1点半开始就在销售处门口排起长龙。早上7点开门时,大声尖叫、互相推搡的人群如洪水般涌入。一名小女孩的婴儿车被挤碎;一位老人被推倒在人行道上长卧不起;而一名在这个富裕国家被幽默为“相对贫困”的女子为争取这“数十年难遇”的机会,公然放弃去厕所方便的“权利”而就地尿湿了裤子也全然不顾。一名被挤崴了脚的19岁女孩,一瘸一拐地走在马路上,嘴里不停地嘟噜道:“简直是疯了。”这场使人们变的疯狂起来的“穷人秀”最终导致17人受伤,其中的4人被送进医院接受住院治疗。
       他们为什么是穷人
       穷人,在任何国家都是一个问题。不过,在一个富裕社会里,为什么有穷人,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贫穷,则是一个很难理清的问题。吸毒、酗酒、艾滋病;单亲母亲、移民、种族歧视;失业、破产、糜烂和自暴自弃的生活方式等等,这些都会增加与贫困相关的数字。我们今天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西方国家的穷人问题:移民与生育。
       据估算,在美国有高达1200万的非法移民,他们属于自愿跑到这个被称之为富裕社会的国家里做“穷人”。这些人相信“美国式”的神话,跋山涉水冒着莫大的风险来到这个国家。他们自认为在这个貌似“公平”的社会里通过在农场、餐馆和建筑工地打黑工终能圆一个“美国梦”。然而,这其中的多数人不但是现实的“Homeless”(无家可归),最终在美国的近百万乞丐大军中寻找一把交椅的也不在少数。
       在西方国家的家庭理财教材里有一节专门讲述“计划生育”,这个“计划生育”与我们的计划生育相去甚远。西方的“计划生育”讲授的是生孩子如何享受社会福利的“窍门”。“达戈尔”的故事就很能说明一切。2005年,阿肯色州的39岁妇女达戈尔成功生下了她的第16个孩子。当然,这绝对不是达戈尔女士最后的“绝唱”。
       像达戈尔这个包括父母在内的18口之家,如果家庭年收入少于6.5万美元,全家都属于美国的贫困人口。显而易见,达戈尔在18年时间里不停歇地生下的这16个孩子最终只能由社会来买单。现实中,由于单身母亲、多子女等原因而被归入西方标准的贫困一族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有些少数族裔在生育上具有先天的优势,而新移民比老移民更“偏爱”在落地国生孩育子。在西方社会里,如果偷渡是大人犯错的话,生下孩子没人管就是政府的错误了。由此使“富裕社会中的贫困”这一问题更具有了复杂性。
       美国的食品救助
       在美国50%以上的低收入居民可以到政府指定的食品储藏室或汤店领取免费食物。另外,近几年美国政府为了让其近3000万儿童在学校获得一份免费餐食,每年都安排儿童食品专项预算100多个亿。
       然而,美国社会目前聚焦的另一个看点是,包括穷人在内的60%以上的美国人超重,因为美国的饥饿是开着汽车到穷人食堂去。
       为孩子找饭吃并不是什么问题,然而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肥胖与饥饿有着直接关系,“挨饿的人吃的食品中蛋白质含量很高,他们吃饱一顿就可以维持很长时间。”
       关于穷人,总感觉有说不完的话题。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曾说过这样一句被广为引用的名言:“世界大多数是贫困人口,如果你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你就会懂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的原理。”舒尔茨在其《穷人的经济学》一书中写道:“一个社会的消费者中穷人太多、富人太富,迟早要出问题。”《工作的穷人》一书作者大卫·史普勒认为,作为一种文化,美国对产生贫穷的原因并不是很清楚,所以也就缺乏对症的解决手段。
       (张林立摘自《观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