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看点]港大目标 不仅是中国第一
作者:曾繁旭

《人民文摘》 2005年 第1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24岁,徐立之离开香港,在美国匹兹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后,任教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52岁,他从多伦多回到香港,出任香港大学校长。董建华称他为“全球基因学权威”,媒体认为他是“诺贝尔奖热门人选”。
       徐立之的到来,其实暗合了一种转变——香港教育从英国传统向美国模式转变。
       目标不仅是中国第一
       2005年,徐立之被评为香港“最佳大学校长”。
       谈及香港大学朝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徐立之有一种简单的直率。对于目标的解释,他非常平和。
       “香港第一,没什么;中国第一,意义就大多了,但我们追求的目标还应该更远一些,这就是我们奋斗的方向。距离并不是很远,但条件还不充分。”在徐立之看来,香港还没有世界一流大学的原因,同样在于机制,“在美国,学者做研究都是自己找经费,如果一个大学请你,肯定会问你能带多少钱来。耶鲁大学的教授一年7万美元,这是他的底薪,还有额外的加薪、补助,10倍都可以。怎么拿到这10倍的补助呢?那就看你能拿多少钱回来。但在香港就不是这样的制度,基本是学校来分配。是不是香港没有好的老师呢?我看也不是,制度上受限制。就比如一支足球队,每个球员都很优秀,但是没有踢球的机会。”
       被刷掉的内地状元
       说起香港大学在内地的招生,徐立之显得很兴奋,“港大很受欢迎,去年我们在内地招生250名,报名就有1700、1800名。”记者知道有10多个内地状元都被刷下来了,问徐校长为什么。“我们要考察他们各方面的能力。我们检查的是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提倡的是通识教育。
       “港大是本港第一个和国外有交流的大学,所以每年有700~800名学生可以到外国去学习,也就是20%的学生有机会到海外去。大陆的学生也看中这一点,所以清华、复旦很多学生愿意到港大来。”“政府有规定,在不影响香港本地招生数量的情况下,内地招生不超过10%。港大一年能收的学生是2700多,不超过3000,这是政府给我们的名额,按人头给我们经费。10%的名额中,有4%是政府给的,每人20万的经费,而另外6%是不给钱的,只能自己想办法。”
       “社会对学生的需要,不再是专科上的需要。怎样去培训一个优异的学生,一直是我们辩论的中心问题。”
       从研究转向行政
       看徐立之的早年,很少有人能预见他后来在学术上的发展,尤其没法想象到他能当上校长。
       家里环境不太好,他是大儿子,念书的时候必须在外面兼职,给小学生补习。进入大学的时候所有课程只有一个A,就是生物。“其他就很差,要背的东西不行,记性很差。”“我大学是在香港大学新亚书院,读研究生的时候搬到中文大学现在的校址,研究生没有宿舍,住在学校外面,条件很简陋,干脆回到实验室住。整天整夜做实验。对前途不怎么清楚,但也并不迷惘。
       “研究生毕业想出国,打了50份履历寄给不同的学校。有3所学校收我,但是没有奖学金,那怎么念书呢?刚好有一个国外的访问学者,介绍说一个教授招生。就这么去了。”多少有些误打误撞的徐立之,后来就成为了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国际创新基金会院士,并于2000年至2002年担任人类基因组织(HUGO)会长一职。曾获加拿大勋章、安大略省勋章、加拿大国会Killam奖。在基因研究领域,他的一些突破被认为是将来诺贝尔奖的一个热门方向。
       回到香港之后,他逐渐远离了研究工作,专心于行政了。“一个科学家一生有一个创新就不错了,不可能常常创新的。但有时会有一些新的发现,比如我们发现SARS,比如发现糖尿病的基因,基因的技术就是创新,很多诺贝尔奖的获得就是有新的技术贡献出来。这样算,我的贡献已经很多了,但我只是比别人做得快一些而已。”记者问道:“都说您是很平民的校长,公众形象以外的您,是怎样一个人?”徐立之答道:“科学家都是看他做的事情的,不是看他这个人的,只要他把事情做好了就行了。我是一个很乐观的人,不会让失败来影响自己。”
       (李 楠摘自《南方人物周刊》)